首頁 > 0-1歲 > 嬰兒教育 > 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情緒

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情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情緒是一種心理狀態及心理體驗,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包括剛出生的寶寶。家長應該如何從嬰兒時期開始,培養寶寶的良好的情緒呢?我們一起看看下文吧。

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情緒

我們先提出一個概念——情緒到底是什麼?應該怎樣來解釋情緒?情緒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是一種心理感受或體驗。我們經常分不清情緒與情感的差別。事實上,情感是一種心理反應或心理認知,與情緒從較大分類角度上屬於同一領域。但情緒較自然並能感覺到,卻並不一定認知,所以情緒更原始、根本,而情感則包含更多社會性、理性的因素。

專家說:情緒性智力,主要是指孩子情緒的調控水平和情緒的特質,並把它形象地比喻爲紅色智力。從寶寶出生開始,情緒性智力就存在着,半歲到兩歲半是發展的高峯期。寶寶的情緒可以表現爲喜悅、興趣、憤怒、恐懼、焦慮、憂鬱等等,這些情緒表現有積極情緒、中間情緒和消極情緒之分。伴隨着發展,這些情緒在每一個孩子身上不斷組合,最終形成特質的情緒。

嬰幼兒的情緒發展順序:

——滿月前後:出現社會性微笑(愉快和滿足)。

——3~4個月:出現憤怒、悲傷。

——5~7個月:出現恐懼、驚訝。

此月齡段,嬰兒積極情緒的表達很自然地受到家長鼓勵並因此更爲經常的出現。同時,他們也會通過吸吮和迴避方式調節消極情緒。在理解他人的情緒方面,寶寶可以對快樂、憤怒、傷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區分。

——7~12個月:出現依戀,同時憤怒、恐懼和悲傷等消極的情緒更經常出現。

嬰兒會通過滾動、撕咬或遠離令人不安的刺激物等方式對情緒進行自我調節,他們能更好地再認他人的基本情緒,甚至在不確定的情境中藉助他人的表情做出判斷(在發展心理學中,這叫社會參照)。

以上所提到的情緒稱爲初級情緒,研究者大多認爲這些情緒可能是由生物因素所決定的,因爲對於所有正常的嬰兒而言,各種情緒都在大致相同的月段齡出現,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現以及人們對他們的理解也大致相同。

——18個月:出現驕傲、內疚、不安、同情。

——24個月:次級(複雜)情緒全部發展出來。

在發展心理學中,次級情緒是比初級情緒更復雜的情緒,伴隨着認知發展而發展,是帶有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情緒,並會在一段程度上損害或提升孩子對自我的認識。

此階段的嬰兒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控制刺激源的方式調節情緒,也能夠開始顯示出些許掩飾真實感受的能力。在情緒理解方面,完全可以同孩子談論情緒了。

情緒智力高的優勢:

情緒智力高的孩子有更好的社會適應性,所以將來會更從容、更成功、更有幸福感。他們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他們能夠和其他孩子及成人建立更好的關係。

2.他們是好的聽衆,更善解人意、更寬容、更能夠理解並控制自己的情緒。

3.他們更放鬆、更合作、更善於處理衝突。

4.他們較少有攻擊性,不太沖動,既能處理恐懼、焦慮和傷心的情緒,也能表達高興和幸福的感覺。

5.他們更負責任,在學校的成績也更好。

6.他們有較好的自尊,健康的好奇心,而且更能集中注意力。

 家長應該怎麼做?

表達對孩子的愛:父母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如親吻、擁抱、傾聽、和孩子說話、對他笑、表揚孩子、和孩子一起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容易體會到父母的愛,特別是對眼神的解讀。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並且從父母的言行中學習到表達愛的方式,就會知道如何對別人表達感情了。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感覺:如果一個孩子因爲害怕上幼兒園而大哭,而家長平和地安慰孩子說:“今天是你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我知道你有點兒害怕,其實很多別的小朋友也會害怕的,過幾天就會好起來了。”那麼孩子就會知道這種害怕的感覺是正常的。每個人在情緒不安的時候都希望得到理解和接受,而不只是建議或者批評。我們成人往往會忽視孩子的感覺,忽視了,就更談不上幫助了。

鼓勵孩子積極的情緒表達:如果孩子對別人微笑,對小朋友友好,對奶奶有禮貌,父母就應該表揚他。

與孩子一起談論情緒:當家長感到生氣、傷心或高興的時候,應該直接告訴孩子,並告訴他們原因。比如我今天很高興,因爲我得到了一件禮物;我的朋友很傷心,因爲他媽媽病了;我想出去散步,但天下雨了,我很失望等等。家長總試圖將自己的消極情緒隱藏好,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這些情緒最終會以錯誤的方式流露出來,所以我們最好坦誠地與孩子談論情緒。

幫助孩子控制情緒:如果孩子的消極情緒引發了有害或無禮的行爲,我們要幫助孩子進行控制。孩子看到別人收到一件本來自己想要的禮物,難免會嫉妒。家長不要阻止這種情緒,應該承認它。但如果孩子要摔掉禮物,這是要限制的。如果孩子很生氣,家長承認他在生氣,同時要儘量使他冷靜下來。

可以教孩子在接受自己感覺的同時,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情緒表達得比較適當,使行爲不傷害自己和他人。可以通過討論故事裏主人公的行爲來學習表達和控制情緒;引導孩子用送小禮物的方式表達愛,以說出來的方式表達生氣;或者嘗試着在發脾氣時,出去走走直到平靜下來。這些做法,都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形成習慣。

和孩子一起玩兒情緒遊戲:

給情緒命名——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每種感覺的名稱,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從雜誌或報紙上剪一些不同表情的人臉,讓孩子猜猜此人有什麼感覺,然後可以編一個故事,講講這人爲什麼有這種情緒。

想象遊戲——比如問孩子,如果一頭獅子闖進房子裏,你會有什麼感覺?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想象中的情景。

照鏡子——對更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站在一面大鏡子面前,家長變化不同表情,鼓勵寶寶模仿。

假裝是動物——學小貓、小狗叫,學烏龜爬行。隨着音樂跳舞。

角色扮演——讓孩子假裝成另一個人,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別人的感覺。比如扮演被欺負的或欺負別人的孩子。

講故事——講故事可以成爲每天晚上和孩子的一項常規活動。對3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故事中的主人翁,討論他們的感覺以及他們爲什麼會有那種感覺。

父母和孩子一樣,擁有同樣的權利。他們的感覺也應該得到尊重,他們有同樣的權利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父母可以對孩子生氣但不應該傷害他們。

父母需要放鬆的時間,需要和孩子一起玩。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他們什麼時候高興,什麼時候不高興。

父母不應該總是壓抑自己,取悅孩子。

要想成爲好的父母,就應該關注自己的需要,需要時間去看自己的朋友,需要打扮和消遣,需要獨處或自己放鬆。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如果父母犯了錯誤或發了脾氣,沒有必要內疚。同時,父母特別應該接受的事實是孩子不可能完美,天下也沒有完美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智力發展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部分,在早期人格和社會性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緒健康的孩子友好、自信、有創造性。家長應該知道孩子的感覺並懂得如何對待這些感覺,家長在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情緒智力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嬰兒健康
嬰兒營養
嬰兒教育
嬰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