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春季小兒謹防呼吸道疾病嬰兒疾病

春季小兒謹防呼吸道疾病嬰兒疾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冬春交際之時,六至八成的嬰幼兒肺炎是病毒性肺炎,不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春季小兒謹防呼吸道疾病嬰兒疾病

近日廣州氣溫回升,記者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瞭解到,隨着天氣回暖,門診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小患者也逐日增多。預防上,家長要注意早晚溫差,及時替孩子加減衣物。治療上,此季節六至八成肺炎都是病毒性,不需使用抗生素。

門診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

“前兩週最冷時每天只有三四度,但那時小病人並不是特別多。反而是隨着天氣回暖,門診呼吸道疾病患者多了起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主任何麗雅介紹,忽冷忽熱的天氣,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加上兒童免疫功能不健全,如果受寒或在人羣集中的地方暴露時間較長,就有可能患上扁桃體炎、流感、感冒、鼻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小兒上呼吸道疾病90%都由病毒感染引起,廣州這兩天氣溫在10℃~20℃,最有利於病毒繁殖。

鑑於近日H7N9疫情,對於有流感樣症狀、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偏低的小患者,醫生會考慮是病毒感染,建議做流感檢查,假如孩子有禽類接觸史,就要做H7N9咽拭子檢測。何麗雅提醒,最近一段時間家長應留意早晚溫差,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家居勤通風,孩子和照看者都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常鍛鍊、多喝水,營養均衡,少到人多擁擠的場所,避免和呼吸道病毒感染者親密接觸。

逾六成小兒肺炎是病毒性

何麗雅介紹,當入侵人體的病菌定植在肺部,就有可能引起肺炎,然而肺炎早期與普通感冒的症狀有交叉,如發熱、咳嗽流涕、全身不適、口舌發乾、不願進食、煩躁不安等,家長很難單憑症狀判斷,要讓醫生進行從體徵上進行評估,必要時進行血常規、胸片、咽拭子等輔助檢查。假如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及時,或者孩子本身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出現感染的病菌從上呼吸道蔓延到下呼吸道、從普通感冒發展到肺炎的情況

臨牀觀察發現,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90%的小兒肺炎是通過門診治癒,不一定都要打針,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也要經過檢查區分。值得注意的是,冬春交際之時,六至八成的嬰幼兒肺炎是病毒性肺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治療大概需要7~14天,從發病算起4周左右可以完全康復。而假如血常規檢查顯示是細菌性肺炎,則可能要用到抗生素。

警惕三種常見呼吸道疾病

1.扁桃體炎:

小兒鼻咽扁桃體6個月前即已發育,齶扁桃體1歲後逐漸增大,4~10歲達發育高峯,因此,10歲以下兒童扁桃體炎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那些本來扁桃腺肥大的孩子更容易發生扁桃體炎。所以有的孩子一旦感冒發燒,扁桃腺就腫大,主要症狀是咽痛、發熱及咽部不適感等,還可能引起耳、鼻以及心、腎、關節等局部或全身的併發症。

2.過敏性鼻炎:

臨牀上很像“傷風”,但是有一些區別於傷風的特點,如起病急驟、鼻腔發癢、噴嚏頻繁、鼻涕呈清水樣,沒有發熱,咳嗽較少;多數由過敏因素如蟎蟲、灰塵、動物皮毛、低溫等刺激引起。如果脫離過敏源,數分鐘及1~2小時內症狀即消失。

3.中耳炎:

口腔與耳朵之間有一條咽鼓管相通,由於小兒的咽鼓管比較短且平,再加上小兒抵抗力差,鼻腔或口腔內的細菌、病毒很容易沿着咽鼓管進入耳腔引發炎症。

急性中耳炎是2~8歲小孩的常見病,最容易發生在長時間感冒後,表現爲耳痛、流膿。較小的兒童不會訴說耳痛、耳鳴等症狀,常表現爲搔耳、揉搓耳、搖頭、哭鬧不安,常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若不及時治療,鼓膜因炎症反應可能會穿孔,如果穿孔不癒合,就會形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影響孩子的聽力。

治療以局部用藥爲主。感冒後滴鼻可以使小兒的鼻腔通暢,病菌不容易長時間逗留,通過咽鼓管引發中耳炎症的機會就大大降低。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