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早產兒“死而復生”的奇蹟背後,是媽媽袋鼠式的愛…

早產兒“死而復生”的奇蹟背後,是媽媽袋鼠式的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是一個神奇的護理方式——袋鼠式護理。你可能不能理解,爲什麼國外的爸爸媽媽會把早產的寶寶用一種比較特殊的姿勢抱着!

這是一個神奇的護理方式——袋鼠式護理。

早產兒“死而復生”的奇蹟背後,是媽媽袋鼠式的愛…

你可能不能理解,爲什麼國外的爸爸媽媽會把早產的寶寶用一種比較特殊的姿勢抱着!

早產兒“死而復生”的奇蹟背後,是媽媽袋鼠式的愛… 第2張

“袋鼠式護理”又名皮膚接觸護理,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主要針對早產兒的護理方式。它主要是讓寶寶赤裸,抱直俯臥在媽媽胸懷,與媽媽的皮膚直接接觸,再以棉被或大毛巾覆蓋。

動物擁有最本能、最天然的育兒方法,值得人類借鑑。袋鼠式護理便是仿照袋鼠照顧幼兒的方式,專門針對早產寶寶設計的。

早產兒“死而復生”的奇蹟背後,是媽媽袋鼠式的愛… 第3張

這種方式在國外已經被證實能給早產寶寶帶來很多好處,有時甚至會有奇蹟出現。

2010年,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悉尼市母親凱特·奧格早產一對龍鳳胎,雖然女嬰艾米莉僥倖存活了下來,但男嬰傑米卻因搶救無效死亡。悲痛的母親凱特將夭折的早產男嬰抱在懷中“道別”,她不停地和沒有呼吸的嬰兒說話。不可思議的是,兩小時後,被醫生宣告死亡的死嬰傑米竟奇蹟般地“復活”了,如今小杰米也在健康地長大。

早產兒“死而復生”的奇蹟背後,是媽媽袋鼠式的愛… 第4張

早產兒“死而復生”的奇蹟背後,是媽媽袋鼠式的愛… 第5張

“袋鼠式護理”的概念由哥倫比亞的雷及馬丁尼醫師於1983年首度提出。當時的哥倫比亞經濟條件不如現在,醫療資源極度缺乏,因此有人就希望藉由母親的體溫代替保溫箱,維持早產兒的體溫穩定。沒想到,媽媽的懷抱讓早產兒不僅是體溫得以維持,還改善了許多問題。

袋鼠式護理之所以能幫助早產寶寶,主要是因爲在進行此照護方式時,寶寶可以聽着媽媽的說話及心跳聲,伴隨着呼吸時的緩慢韻律性搖晃,他會感覺處在類似子宮的環境;而媽媽的懷抱會給寶寶帶來慢慢的安全感,讓他在更安心的環境下生長。

袋鼠式護理可以穩定寶寶心跳速率及呼吸、穩定血氧濃度,與父母親的皮膚接觸給予溫暖,使寶寶更有安全感,減少哭泣並降低氧氣和能量的消耗,延長睡眠時間,並加速體重的增長。

袋鼠式護理除了能促進親子建立親密的關係,減少雙親的壓力和焦慮,還可以提供母親直接哺育母乳的機會,更能縮短寶寶住院的天數。

什麼時候開始做袋鼠式護理?

既然袋鼠式護理有這麼多的好處,那什麼是不是寶寶越早做越好呢?

當早產兒的病況及生命徵象穩定,體重到達1500g,父母經過與醫護人員充分的溝通後有進行的意願,那麼即可進行袋鼠式護理。

一、環境部分

1、隱密且獨立的空間:因爲母(父)親須有身體上的曝露(讓早產兒皮膚貼皮膚,貼在父母親的胸口),若無法做到,至少要有屏風或圍簾的使用,以確保隱密性。

2、維持室溫25~27℃的恆定:避開有通風口的地方,避免早產兒體溫散失過快。

3、準備一張舒適有靠背及扶手的椅子和腳凳:父母親在進行袋鼠式護理時肢體能有支託。

4、注意保暖:可準備包覆在早產兒身體外的毛毯或被蓋。

5、必要時需準備監護儀:做好早產兒生命徵象的持續監測。

二、父母親要做好準備

1、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父母親的情緒是會影響到早產兒的。

2、穿着前開式、寬鬆、透氣、吸汗的衣物。

3、保持最佳狀態:提前沐浴,並上完廁所、喝完水,避免自己的需求打斷早產兒的睡眠時間。

4、生病時先暫停進行。若有感冒、發燒或腸胃不適等感染症狀則須暫停,以免傳染給早產兒。

三、早產兒部分

1、先更換尿布。

2、將尿布包裹的區域儘可能的減少:露出較多的皮膚與父母親接觸。

3、做好早產兒的保暖工作:可以穿上小襪子或戴上小帽子,以減少體溫的散失。

四、袋鼠式護理的實施

母(父)親先微躺在沙發上(約60度),調整舒服坐姿,將上衣敞開,調整到最舒服、最合適抱寶寶的姿勢,讓寶寶以直立或60度角趴睡於母(父)親胸前肌膚,用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頸部和背部,另一隻手支託寶寶的臀部,寶寶的頭要輕輕的轉向一側,開始先做30分鐘,若寶寶生命體徵穩定可延長至1小時,護理人員需隨時前來查看寶寶的狀況。

寫在後面

新生兒初到人間,身體肌膚需要父母的撫愛,躺在父母的懷中會感到溫暖安定,這是寶寶的正常心理需求,父母應儘量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這也是培養親子關係的好方式。

懷抱小寶寶時,寶寶的頭部位置最好在家長的左邊——

因爲人的心臟位置在左邊,小寶寶在母親的子宮裏聽慣了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和每分鐘的心率,出生後母親懷抱他時,讓他的頭偎依在母親左邊近心臟的位置,當他再次聆聽熟悉的心跳聲時,就會產生一種親切感。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