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只要用心,你能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

只要用心,你能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走路是要學的”,看起來好簡單的道理,但大家往往不是這麼想。在骨子裏,好些人會這麼想:“孩子長到一定時候,自然就會走了。走路還用學嗎?”

“走路是要學的”,看起來好簡單的道理,但大家往往不是這麼想。

在骨子裏,好些人會這麼想:“孩子長到一定時候,自然就會走了。走路還用學嗎?”

在20年前,西方兒科和心理學界也這樣認爲:嬰兒應該在特定的時間自然發育出一些能力,比如說:擡頭、翻身、坐起、爬行、扶着東西站起來、走路。否則就算是“不正常”。就像咱們中國的一句民間老話:“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

根據這樣的假設,兒科學界給寶寶們製作了好多“兒童發育測試”。這些測試裏列出了翻身、爬行、站立、走路的參考時間範圍。

只要用心,你能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

如果你是20年前的一位家長,帶着寶寶去參加這樣的成長測試,並且結果是不達標,醫生可能會告訴家長:“你的孩子發育遲緩,需要做一些特殊的訓練啦。”

最近是不是就有醫生和你這麼說?或者你自己也會擔心寶寶的發育比別的孩子慢?

其實大多數時間,這些擔心根本沒必要。2003年一位美國理學家,克倫 ? 阿道夫(女),在一篇論文裏得出這樣的結論:“走路是嬰兒習得的”。阿道夫現在是紐約大學心理學系的系主任,並且因爲在兒童運動發育方面的研究成就獲得了不少心理學界的獎項。而這篇論文就是她學術生涯裏最重要的一篇論文。

1998年,阿道夫全程觀察了28個寶寶從爬到走的整個發育過程。在這28個寶寶裏,不僅從爬到走所用的時間有長有短,就連很多曾經被心理學界很重視的發展細節也各不相同。比如說,有些寶寶匍匐爬行的時間比其他孩子長;有的寶寶很早就學會了膝蓋爬行;而有的寶寶甚至學會了只用手腳着地的熊爬或蜘蛛爬;有的寶寶則很早學會扶着傢俱站起來側着身子走。。。

除了身臨現場觀察和記錄這28個寶寶的學步全過程,阿道夫還蒐集了全球各地區不同種族寶寶學走路的相關數據。她發現那些從小被限制了行動的寶寶,要比那些從小就“做練習”的寶寶更晚學會走路。

比如說最早學會走路的是非洲寶寶。在烏干達,寶寶們7個月就能不扶任何東西自己站起來,9個月就可以獨立走路了。除了黑人本身的運動基因優勢(黑人出生早,運動能力發育早,性成熟早),烏干達還一直保持着一種傳統:媽媽或奶奶會每天給寶寶做一種特殊的按摩。這種按摩可以鍛鍊寶寶們的運動神經和肌肉組織,讓他們更早學會走路。

只要用心,你能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 第2張

在非洲,印度的傳統“學走路”按摩和練習

而相反在巴拉掛,茂密的原始森林深處,父母爲了讓孩子們在危機四伏的叢林裏保住小命,會嚴格限制他們的運動。那裏的孩子們要23個月才能學會走路。這篇論文裏還提到,河北和山東幾十年前使用的傳統沙袋育兒法也會限制寶寶的運動,讓他們的走路時間變得有點遲。

也就是說,人類寶寶並不會像馬駒、牛犢那樣,生下來就能走路。生活環境的不同,會影響人類寶寶學走路的時間和學習進度。

阿道夫的論文給了兒科醫學界三個重要的指引:

1. 直立行走並不是寶寶的自然發育,是他們通過後天的運動習得的。兒童運動能力會受環境的影響,可塑性很強。

2. 寶寶的行爲和機體的發育是雙向影響的。就是說:孩子們運動越多,體格和大腦的發育就越快。同樣的,越是體格和大腦發育得好的寶寶,也就越能做出更復雜和意義更重大的肢體動作,比如走路。

3. 我們可以幫寶寶做一些肢體鍛鍊,有助於他們更早的學會走路。

有了阿道夫的這篇論文,那些標準化寶寶發展的各種兒童發育測試,瞬間變成了存粹的參考標準。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現在有一些寶寶是從“匍匐前進”直接升級到走路的模式,完全跳過了膝蓋爬行的過度。要知道在很多兒童發育測試裏,膝蓋爬行是在走路前必須出現的技能。這是社會環境演變給寶寶發育帶來的小變化。在阿道夫的論文裏就提到,我們這一代人學會走路的時間已經比上幾代人早了差不多一個月。或許我們的下一代寶寶會更早學會走路吧。

看到這裏,作爲寶寶的爸爸媽媽,你是不是感覺到,實在沒必要擔心寶寶不符那些已經過時了的兒童發育測試標準。

實際上,父母就是寶寶成長的起跑線。如果寶寶走路太晚,你可千萬別抱怨他發育慢哦,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啦。

早點走起來,早點刺激大腦發育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孩子們的視野很可能會決定他們的智力發育。咱們能想象到,那些還不會走路只能爬行的寶寶,他們視野裏的景物特別的有限。侷限的視覺刺激,會限制大腦的發育。而只要寶寶們站起來,他們就能看到更多更遠的景物,給大腦帶去更多更復雜的刺激。

同樣的道理,學會走路還能把寶寶的手解放出來。他們能在行走中做更多動作,能拿到之前接觸不到的東西。

所以早點學會走路,不僅能讓寶寶獲得直立行走帶來的運動快感,還能讓寶寶的各種感官都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就促進了大腦的發展。並且站起來的寶寶會感到自己更像大人了,也會變得更有自信心。

怎麼幫寶寶學走路

學走路是一件沒有起點的事情,幾乎寶寶生下來就開始了。並且參與到寶寶走路這件事裏的細節因素特別多。比如說:神經系統,骨骼,關節,肌肉,軟組織,甚至包括地球引力和寶寶周圍的物理環境。寶寶學會走路是一個對這些因素逐漸熟悉和掌控的緩慢過程。

在這個長達幾個月的學習過程中,從不由自主的踢腿和翻身開始的大部分肢體運動都在爲走路做準備。所以寶寶翻身,坐起,爬行這些動作做得越好,他們學走路就更順利。

翻身尤其重要,它比走路早幾個月。在從學會翻身到學會走路之間的這段時間裏,寶寶會特別喜歡反覆的翻身。這是他們在主動的鍛鍊前庭平衡系統、肌肉、運動神經,同時也讓感知系統更熟悉周圍的環境,比如:地心引力,不同質地的“地面”,斜坡,障礙物等。

在這個階段,爸媽們可以多給寶寶鼓勵,或者用遊戲的方法引導他們更多的練習翻身。

除了翻身之外,爸媽們還可以專門鍛鍊寶寶的前庭系統。前庭系統在人的內耳裏,大概就在後腦勺靠近耳朵的部位。它是人體感知平衡狀態的一個小器官,對人的運動能力有很大作用。通常運動員和飛行員的前庭系統都很發達。

鍛鍊前庭平衡系統的方法,是給寶寶不同的體位刺激。比如:

1. 反覆地把寶寶豎着抱起來再慢慢平躺的放下;

2. 把寶寶緩緩舉起做“舉高高”的動作;

3. 抱着寶寶在原地慢慢轉圈;

4.自己坐在轉椅上,然後把寶寶放在腿上,再緩緩地讓轉椅轉圈(別超過10圈);

5. 把寶寶抱在面前,輕輕地小幅度的搖晃寶寶。

還有一些幫助寶寶學走路的動作,我相信爸媽們已經不由自主的在做了:豎着抱起寶寶;讓寶寶的腳着地,讓她反覆做站起、蹲下的動作。

不要拔苗助長,學步車還是算了吧

學走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使再努力縮短,能提前1-2個月已經很不錯了。千萬不要急功近利,不然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些隱性的傷害。除了上面介紹的方法,還有很多方法沒必要嘗試,比如說刻意的大幅度的搖晃寶寶(有些人會這麼建議)。

用學步車雖說能幫爸媽們省很多事,但它很可能讓寶寶學得更慢。學步車的支撐會讓寶寶“假裝”會走了,但走路所必須的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的發育水平可能還沒達到。所以一離開學步車你就能發現,寶寶不是真的學會了走路。有相關的研究顯示,用學步車的寶寶很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的學會獨立行走。

其次,學步車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比如說學步車會擋住腰部以下的視覺範圍,讓寶寶看不到腳下的危險,很容易因爲樓梯,門檻這裏的障礙物掀翻學步車,大頭朝下的摔個痛苦的底朝天。如果只摔傷了皮肉,哭一會兒做幾個噩夢也就算了,但要是震到寶寶的腦袋。。。所以還是算了吧!

另外,學步車也減少了大人們手拉手教寶寶學走路的機會,畢竟是少了很多親情回憶。

總結上面的分享:

1. 寶寶的發育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不一樣。有些特別早,有些稍稍晚一點。但不必擔心,無論早晚都是正常的。

2. 只要爸媽們多一點用心,寶寶的運動能力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寶寶能更早的學會走路。

3. 不能爲了省事,把教走路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學步車。它不會對你的寶寶負責任,不僅會延長寶寶的學步時間,還會給寶寶帶去不必要的危險。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