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孩子打人、搶東西,都是些什麼敏感期?

孩子打人、搶東西,都是些什麼敏感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秩序敏感期”的概念雖傳播了幾十年,卻總在被誤解:部分家長把孩子合理的秩序要求誤解爲無理取鬧;另一部分則把孩子的不良習慣誤當成秩序敏感期,哪怕頻頻衝撞公共秩序。所以,今天再來說說什麼是真正的“秩序”?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所有物的要求。孩子最先掌握什麼是“我”或“我的”,再分辨什麼是“你的”或“他的”。

二是順序性。既包括“靜態”的順序,如物品的擺放,也包括“動態”的順序,如行動的先後。

第三方面則是生活習慣。這是在前兩者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日常行爲的順序。

孩子打人、搶東西,都是些什麼敏感期?

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如果秩序出現了顛倒或改變,孩子容易喪失安全感,而感到無所適從。

作爲家長,不光要懂得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更要懂得“秩序”的建立。如果“秩序”建立的好,寶寶會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受益終生。反之,如果把一些“不良行爲”定格在寶寶的“秩序”裏,某一天發現不妥了,再去推翻,便是對孩子極大的傷害!

所以,家長的努力,應該從秩序敏感期之前就開始。

雖然孩子在兩三歲集中表現“秩序敏感力”,而事實上,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建立自己的“秩序”。寶寶很小就會觀察周圍的環境,觀察父母的行爲舉止,觀察父母如何對待自己,所有這些“影像”,一點一點鐫刻在寶寶的腦海裏,形成了一套程序。到了兩歲左右,孩子有了行爲能力,表達能力,他就會執行大腦裏刻錄好的那一套程序。

孩子打人、搶東西,都是些什麼敏感期? 第2張

良好的秩序讓孩子受用終生。

比如,飯前要洗手。孩子目睹爸爸媽媽如此行動,也一直被如此要求,便漸漸形成了習慣,構成了孩子的行爲“秩序”。

睡前講故事,這也是父母和寶寶共同組成的一個習慣,長久堅持,也會形成寶寶的秩序。

整潔的家庭環境,有序的物品擺放,有利於孩子建立自己的環境秩序,當他發現洋娃娃掉在沙發角,會感到異常。

有秩序的環境令寶寶感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努力,幫孩子構建的“秩序”。

如果“良好的秩序”被意外情況打亂,如開篇所述,父母也應該努力幫孩子去“修補”,重新恢復秩序。

有害的行爲應儘早從孩子的“程序”裏刪除。

“有害”行爲分兩種:一種是對孩子自身有危害,比如發起脾氣來用頭撞牆。很多兩三歲的孩子都有這個行爲。做父母的應該即刻制止,給孩子一個擁抱,引導孩子採用安全的情緒釋放:比如讓孩子照鏡子,塗鴉,稍微激烈一點的,可以讓孩子打枕頭。

睡前吃點兒零食或糖果,這讓孩子很容易安靜下來,帶着美好的心情入睡,但一旦形成習慣,成了孩子的“固定秩序”,就很難更改,造成齲齒的危害。

另一種是危害他人的行爲:比如咬人,打人。三歲以前的孩子打人,咬人,是因爲孩子缺乏衝動控制能力,家長要加強監督,如果語言教育不能制止,則寧可讓孩子獨處。

孩子打人、搶東西,都是些什麼敏感期? 第3張

與“公共秩序”衝突的“個人秩序”

“走路走前面,排隊排第一”,這樣的行爲在家庭範圍內,是無傷大雅的小個性,如果到了公衆場合,則不合適宜。哪怕對方是成年人,也沒有義務忍受一個熊孩子的叨擾。

再可愛的孩子,在電梯間唱歌跳舞也讓人難以忍受。

從小教孩子識別“家裏”和“家外”的區別,也是建立正確秩序的重要部分。如果孩子總是 “言行一致”,習慣了在家裏大說大叫,到了公共場所也難切換到“靜音模式”,就不如在家裏也嚴格要求,教孩子小聲說話。

總之,如果孩子的“秩序”衝撞了他人的秩序或公衆秩序,那就是不合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