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孩子接種疫苗,這些知識要知道!

孩子接種疫苗,這些知識要知道!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毒疫苗”風波剛剛平靜下去,今天,我們又迎來了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件是不是讓您對疫苗望而生畏呢,疫苗到底是什麼,接種疫苗到底有哪些作用,接種疫苗到底安不安全,當接種疫苗出現了哪些情況才屬於不良反應呢,面對這種種的問題,您對疫苗是不是更加感到迷惑呢?

孩子接種疫苗,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孩子接種疫苗,這些知識要知道!

1、兒童爲什麼要接種疫苗

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對各種傳染病的抵抗力比較弱,而接種疫苗是目前寶寶抵禦疾病的最有效、最經濟的一種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疾病通過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但是一旦感染就不可能完全治癒。比如小兒麻痹症就是因爲沒有服食小兒麻痹糖丸疫苗的結果,一旦患病就會導致終身殘疾甚至死亡。因此,接種疫苗不但保護寶寶的身體健康、減少遭受打針吃藥的痛苦,也能夠有效減少了家長的精神壓力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2、什麼是計劃內、計劃外疫苗?

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做事情都有隨大流的心理,比如給寶寶打什麼樣的疫苗,往往都要參考周圍的人。但每個寶寶的身體條件不一樣,父母首先應區分開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根據寶寶自身的體質和家庭的情況來進行選擇。

(1) 計劃內疫苗:指的是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製劑以及脊髓灰質炎疫苗等。

(2) 計劃外疫苗:指的是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是一類疫苗的有益補充。這類疫苗能夠預防一些寶寶易感而且危害較大的傳染病,例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預防相應感染引起的肺炎、腦膜炎等傳染病,肺炎疫苗預防相應感染引起的肺炎、中耳炎等疾病,水痘疫苗預防水痘及其併發症如皮膚感染、肺炎和腦炎,輪狀病毒疫苗預防相應感染引起的秋季腹瀉等等。3.計劃內疫苗可預防哪些疾病?

3、適齡兒童可免費接種的疫苗種類擴大到14種。

接種後,預防的傳染病增至15種,包括肺結核、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風疹、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炭疽、鉤端螺旋體病。

4、計劃外疫苗有必要接種嗎?

計劃外疫苗屬於自願接種,但這些疫苗還是很有必要。一類疫苗是基礎疫苗,一些二類疫苗因爲價格較貴,在我國還不具備普及條件,對於一個適宜接種疫苗的兒童來說,所有疫苗的接種都很重要,可以增加其在合適年齡獲得充分免疫保護的機會。有條件的家庭,最好還是給孩子接種計劃外疫苗。

5、進口國產疫苗誰好?

不少家長都認爲國產疫苗不達標,打進口疫苗才保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疫苗,都經過國家長時間實驗,檢驗合格,安全有效。價格上的差異在於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毒株及其培養工藝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產生抗體數量的多少、防疫時間的長短、副反應大小等方面的區別。國內外疫苗在生產過程中都遵循同樣的標準,差別不大。由於菌株不同,有的進口疫苗安全性確實要好一些;但是因病而異,有的進口疫苗並不一定能對上中國的病。因此,在爲孩子選擇疫苗時不要盲目,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和經濟實力,仔細跟兒科大夫諮詢,作出適合寶寶的判斷。

孩子接種疫苗,這些知識要知道! 第2張

以上是西醫方面的介紹,那麼在沒有疫苗的時代,中醫是如何免疫的?

疫苗是一種爲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 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製品。 1796年 ( 清仁宗嘉慶元年 ) 英國人簡納(er)在人痘接種基礎上發明了牛痘接種術,也標誌着歷史上第一劑疫苗發明了。那麼問題來了,在1796年以前,就沒有傳染病嗎?如果那個時候出現了傳染病,又該如何?那個時代,沒有現代醫學,只有古老的中醫,該如何是好?

實際上,英國人簡納發明的疫苗是在中國的人痘接種的基礎上改進發明的。早在唐代就有種痘法了,如董玉山《牛痘新書》中記載“考上世無種痘,諸經自唐開元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直到17世紀中葉,中國的種痘法傳到了國外,才促成英國人簡納的發明。可見,早在古代的中國,其實就有着濃厚的免疫思想,相比之下,簡納的發明比我國唐代的人痘接種晚了1000年。

當然,中醫的免疫思想比唐代還要早。相信最近銀屏火爆的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有這麼一個橋段,允賢的妹妹被瘋狗咬了,結果被談允賢用瘋狗的腦髓塗在傷口上治好了。其實這個劇情並非胡謅,而是出自《肘後備急方》。這種方法其實是世界上最早的疫苗雛形。後來,法國生化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發明了狂犬疫苗,而巴斯德發明狂犬疫苗的方法竟然與《肘後備急方》所說的方法極其相似,巴斯德將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減毒的液體注射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相比之下,巴斯德的發明要比《肘後備急方》晚將近1500年。

中醫藥學認識免疫的歷史悠久,早在《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即有:“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論述,實開創了世界防病醫學的先河。《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學用樸素的語言論述了現代免疫學的主導思想。正氣代表了人體防禦、抵抗病邪的能力,正與邪的鬥爭普遍適用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終結的過程。中醫的正氣學說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免疫學說,從抗病能力這一角度講,正氣與人體免疫力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基本一致。

中醫學認爲正氣是指人體抗禦病邪、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和生理機能。自然界中存在着對人體有害的病源微生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中醫稱之爲“邪氣”。人之所以不發病,是因爲人體對外環境的影響和變化有適應能力,即“正氣”。正氣汲於腎,依賴於腎中精氣所化生,靠後天水谷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充養。

孩子接種疫苗,這些知識要知道! 第3張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如果我們的身體維持在一個陰陽平衡的免疫狀態下,即“陰平陽祕”的狀態,就能健康不病。一旦陰陽失調,就會導致免疫失調。所以,任何免疫病都應該以調整陰陽爲主治療。這種調整屬於整體調節,它往往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中醫藥的免疫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

對正常機體無明顯影響,而對免疫失調機體卻有顯著作用;亢者抑之,陷者舉之,強者折之,弱者濟之。即通過調治陰陽、氣血、臟腑等,來糾正機體過低或過亢的免疫狀態,使之重新恢復和維持免疫穩定; 既可增強正常機體的免疫能力,又可祛除致病因素,同時發揮了扶正祛邪的相反相成作用。

臨牀中我們發現促進免疫功能常用的中藥有:黃芪、人蔘、黨蔘、黃精、白朮、枸杞、冬蟲夏草、當歸、淫羊霍、女貞子、靈芝、茯苓、刺五加、田七、甘草等。調節、抑制免疫中藥有:苦蔘、大黃、黃連、黃柏、黃芩、紫草、生地、玄蔘、麥冬、天冬、土茯苓、鬱金、莪術、忍冬藤、白鮮皮、苦豆根等。對於中醫而言,四君子湯、歸脾湯、六味地黃丸等具有補性的中藥,以毒攻毒治療腫瘤的方法,艾灸按摩足三裏、合谷等穴來養生保健的方法,都具有免疫思想的特性。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