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爸媽們應該怎麼幫助寶寶應對出牙所帶來的不適?

爸媽們應該怎麼幫助寶寶應對出牙所帶來的不適?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寶寶長牙了之後會哭鬧,因爲長牙對他們來說有點難受,那麼他們該吃些什麼呢?爸媽們應該怎麼幫助寶寶應對出牙所帶來的不適?

我家寶寶出牙比較慢,6個月了,還沒有出牙,其他同齡的寶寶4個月就開始出牙了,家裏人難免有點着急,怕會不會是營養不夠啊,還是什麼原因,還沒有出牙。但在7月份的時候,寶寶一下子就冒出四顆牙,上下門牙各長二個。這可讓我們高興得不得了,寶寶終於長牙了,可以自己吃肉肉了。但是伴着長牙,寶寶的的情緒卻變化無常,哭鬧,還出現低熱等現象,這讓我們措手不及。看來我自己得好好科普下寶寶長牙會出現的一些情況,而不至於看着寶寶難受,自己卻無能爲力。

當小孩長出上下門牙後,他又接着長出臼齒,然後長出虎牙。孩子長牙的時間因人而異。如果孩子在1歲左右依然沒有開始長牙,不要擔心,孩子長牙的時間可能由遺傳基因決定,所以長牙較晚並不意味着他的發育出現了什麼問題。

爸媽們應該怎麼幫助寶寶應對出牙所帶來的不適?

1、影響寶寶出牙時間的主要原因?

孩子什麼時候出牙,一方面看媽媽在懷孕期間的補鈣情況(這一因素佔30%,孩子出生時牙槽基本都長好了);另一方面要看遺傳(遺傳的因素至少佔50%以上),這點可以問問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小時候是怎樣出的(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出牙晚,孩子也可能出牙晚);剩下的20%纔是攝入和吸收鈣的情況。所以多數情況下,孩子出牙早一些、晚一些都正常,2歲前後基本都會出20顆牙。媽媽們擔心的重點不應該是出牙早晚的問題(不出牙是絕對不可能的),而是怎樣幫助孩子緩解出牙不適。

2、怎樣幫助孩子應對出牙不適

孩子一出牙媽媽的煩惱就來了——長牙可能導致孩子過度流口水以及喜歡咀嚼硬的物品,此外,還可以伴有輕微過敏、哭鬧、哼唧、嘔吐,甚至發熱(不會高於38度)、咳嗽、腹瀉,總之是不舒服。長過智齒的媽媽都知道,出牙是非常難受的,腫脹、疼痛、正所謂“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而很多父母在孩子發生以上問題的時候都忽視了出牙不適這個關鍵問題,而認爲是孩子免疫力低下導致的發熱、腹瀉、嘔吐。有的新手父母不知道孩子到底怎麼了,是不是吃得不對了,需要不需要打針吃藥……弄得六神無主、驚慌失措、疲憊不堪。

唉,都是出牙鬧的!硬硬的牙齒要突破皮膚黏膜、毛細血管和肌肉組織長出來,一個要長,一個不讓長,抵抗力弱的孩子當然就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症狀。有的孩子白天懶懶的,半夜哭鬧,反應嚴重的還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瀉、咽喉紅腫的症狀(多見於先天不足、抵抗力差的孩子)。也有什麼症狀都沒有的孩子,該吃該喝該玩一點兒沒耽誤,不過這樣的孩子太少見了。

通常,新牙周圍的牙齦變得腫脹而柔軟,你可以試着輕輕地用你的手指摩擦他的牙牀,來減輕他的疼痛。磨牙膠(嬰兒長牙時咬的)可以幫上很大的忙,不過你一定要確保磨牙膠是由結實的橡膠製成的。(被冷凍的磨牙膠會變得很硬,可能造成傷害。)

或是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一些磨牙食物,比如黃瓜條、熟胡蘿蔔條、萵筍條、硬的大塊蘋果、去掉玉米粒的玉米棒(主要是爲了避免孩子誤食玉米粒卡住)、粗糧餅等,不但可以刺激孩子的味覺,磨薄陰擋出牙的口腔黏膜和肌肉組織,幫助快速出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益處。

反應不嚴重的孩子,可以喝些小米粥油,目的是不刺激胃腸黏膜,保護好後天之本——脾胃。吸收好是一切的根本,新手父母們不要本末倒置。弄壞了孩子的胃,孩子吃什麼都不吸收,就等於身體沒有了後備軍,這仗沒法打下去。

同時可以給孩子吃些增強抵抗力的食物;大蒜粥(虛寒體質),香菇粥(內熱體質),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果孩子實在鬧得厲害,南方很多地區有賣肥仔水的,主要成分是從生薑和小茴香等天然辛溫食材中提取的,對孩子出牙不適安全有效,不妨一試。成長本身就是痛苦的,小小的出牙,對新手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次必須經歷的挫折教育。

提示:出牙時孩子正處於口脣敏感期,喜歡又口脣接觸、感知世界,見到什麼都想咬。稍微硬點兒的東西,只要安全衛生(一定要消毒好)都可以給孩子。不過不建議給孩子牙膠,什麼味道都沒有,還會導致孩子味覺錯位。

3、千萬不能在寶寶的牙牀上塗止痛藥。

在牙牀上塗止痛藥不會有什麼作用,因爲它們很快就會從孩子的口中流出。而且,如果你在孩子的牙牀上塗了過多的止痛藥,孩子若將過多的量嚥下去,可能對他有害。如果孩子看上去極度痛苦且發熱超過38度,可能並不是由長牙引起的,這時候需要帶他去看醫生。

4、如何清理孩子的牙齒?當你發現孩子長牙後,用輕柔的嬰兒專用牙刷爲其刷牙。不要讓孩子一邊喝奶一邊入睡,無論是白天小睡還是夜間睡覺,這樣你將會有效避免奶水留在他的牙齒上令他患齲齒。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