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11個月大的寶寶痛苦洗胃,只因爸爸這個動作!

11個月大的寶寶痛苦洗胃,只因爸爸這個動作!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少家長明明都知道“是藥三分毒”,但是還是有不少家長不是弄錯了藥的劑量,就是沒有收好藥,讓孩子吃下超量的藥劑。

不按量來服藥,什麼藥都能吃出病來。過量服用退燒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肝損害。

你家寶寶發過燒嗎?

孩子發燒的時候,你是不是心慌慌的?看着平時活蹦亂跳的寶寶一下子變得沒精打采,甚至難受得直哼哼,真的恨不得替孩子生病,或者做點什麼,只求寶寶能早點好起來。

寧波就有一位爸爸,發現11個月大的女兒發燒了,着急得夠嗆,不顧一月底凌晨的寒冷,帶着孩子就去醫院看急診。

醫生一量體溫,39℃,各種病症都顯示孩子病情不重,只要吃點退燒藥,喝點水,多休息幾天,就能好轉。

醫生就給孩子開了一瓶退燒藥美林,讓爸爸帶回去給孩子吃。

醫生根據孩子的體重,告訴爸爸,美林這個藥“一次喝2.5毫升,一天3次”。在發藥的時候,藥瓶上也粘貼好了用量的標籤。

正好寶寶媽媽做手術住在同一家醫院,爸爸抱着女兒就到了媽媽的病房,開始給孩子喂藥。

11個月大的寶寶痛苦洗胃,只因爸爸這個動作!

喂多少呢?

這位爸爸依稀記得醫生說了“2”、“5”,也沒注意到藥瓶上有用量標籤,急急忙忙的就倒了25毫升美林喂到了女兒嘴裏。

25毫升!是推薦藥量的10倍!

心大的爸爸看着孩子砸吧砸吧的吃完了,還在想:“寶寶真是乖,一兩分鐘就把藥全吃了,吃奶都沒這麼快。”

等到孩子喝完藥,爸爸拿起手中藥瓶,看到已經去小半瓶了,突然心中咯噔一下:

“這一瓶豈不只能喝兩次?都喝不到一天,醫生怎麼不多開兩瓶?”

拿起藥瓶一看,爸爸嚇壞了,上面的標籤赫然寫着,一次2.5毫升!

爸爸急了,抱起女兒就往急診兒科跑。

醫護人員一聽,也急了,當即決定催吐。

怎麼催?大家圍着寶寶,又是喂水又是餵奶,盼着寶寶會嗆水嗆奶,同時把藥物一起吐出來。

可是寶寶偏偏很淡定,就是不吐奶!

再耽誤下去,藥物被大量吸收,會刺激消化道,還會影響肝腎功能,到時就麻煩了。

醫生當機立斷,插胃管洗胃!

先通過胃管往胃裏注水,再通過胃管把胃裏的液體吸出來,如此反覆多次,直到吸上來的液體變得清澈透明。

洗胃啊!大人都承受不了這個痛苦,11個月的寶寶怎麼承受得起?

寶寶起先疼痛害怕得撕心裂肺,到後來要哭又哭不出來,憋得滿臉通紅一身大汗。。。

看到寶寶遭罪,連醫護人員都很是不忍,更別提孩子爸爸了,跟着孩子掉眼淚,唸叨着:“心疼死了,懊悔死了。”

這個過程整整持續了半小時,搶救才結束了。

不久,寶寶慢慢恢復了平靜。

因爲送醫及時,處理到位,藥物並沒有吸收多少,寶寶的生命體徵都很正常。

只因爲大人的粗心,無辜的寶寶受了這麼大得罪,所幸沒有造成更大的危害。

孩子吃過藥量的事情,時不時都會發生。

家長不是弄錯了藥的劑量,就是沒有收好藥,孩子好奇心重,什麼都會往嘴裏塞,吃下了很多藥。

有一位3歲的男寶,也是發燒,醫生開了美林。

回到家裏以後,本來應該寶寶家長給孩子倒好藥,喂孩子吃下的,結果臨時有事,就把孩子交給奶奶照顧,也沒交代吃藥的事情,就匆匆忙忙出門了,留下寶寶和奶奶在家。

等孩子家長離開後,奶奶不懂這些藥物,惦記着衣服還沒洗,就走開洗衣服去了。

孩子一看桌上的瓶子,就好奇的打開藥瓶,舔了舔。

好甜!就把一整瓶美林全喝了。

過了一會兒,寶寶看到奶奶,還很自豪地告訴奶奶,我很乖,吃完藥了。

奶奶一看藥瓶都見底了,嚇得不輕,立刻抱着孩子上醫院!

送院途中,寶寶就吐了一口血。

來到醫院診斷,吐血的原因是:過量的藥物已經被身體吸收,刺激到腸胃,導致的消化道出血,需要住院治療。

就因爲家長沒有收好藥瓶這件小事,孩子折騰了差不多一週才康復。

上面這些還只是意外吃錯了藥。還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發燒的樣子就心疼,退燒藥“不見效”就再吃一些。

還有些家長,給孩子吃一種藥“不見效”,就換另一種或兩種一起吃。

這樣有意無意的,讓寶寶過量服用退燒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肝損害。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僅因爲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這種退燒藥,而去急診看病的人數就達到5.6萬。

究其原因,超量服藥是“罪魁禍首”。

那麼,給孩子吃美林懸浮液,劑量是怎樣計算的呢?

這要按服藥目的,分爲退燒和鎮痛。

如果是爲了退燒,對於6個月至2歲,如果體溫在39.2℃以內,則推薦的日劑量爲5 mg / kg。

如果體溫高出39.2℃,日劑量爲10 mg / kg。

但在24小時內,給孩子吃的美林,不能超過40毫克。

如果是爲了鎮痛,對於6個月至2歲,推薦劑量爲10 mg / kg,每6至8小時一次。

最大日劑量不能超過40mg / kg。

此外,使用美林(Motrin)時,按照說明書,還應該注意這些:

給藥時,請仔細閱讀並遵循標籤。

按照醫生要求,或者按照說明書找到合適的劑量。

最好根據孩子體重來給出藥量。如果不知道體重,則可以根據年齡來確定藥量。

每6-8小時重複給藥一次。但是,一天不要超過4次。

使用前搖勻。

怎樣纔算孩子發燒了呢?

一般來說,當孩子超過37.5℃才被認爲是發熱。超過38.5℃才能服用退燒藥。

這裏的體溫,都是體表體溫,也就是測量腋窩、外耳道這些地方。量口腔或者肛門,門檻溫度會更高,例如肛溫超過39℃才能用退燒藥。

其實有更細的分類,比如說或腋窩溫度超過37.2℃,口腔超過37.8℃,肛門、耳溫或額溫超過38℃,就會被認爲發燒。

但因爲測量本身有一定的誤差,所以很多醫生也籠統的認爲,體表體表37.5℃甚至38℃纔是發燒。

美國兒科學會不推薦使用水銀體溫計,容易摔碎造成水銀中毒。可以使用電子體溫計。

體溫在38.5℃以下

當寶寶體表溫度在38.5℃以下的時候,一般採用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

降溫貼

溫水擦身(不能用涼水,溫水更有利於毛孔散熱)

注意,不管是工業酒精還是飲用的酒,都不能用來給寶寶物理降溫。

廣東有位2歲的寶寶發高燒,父母聽說酒精可以降溫,用掉約1升的工業酒精,給寶寶全身上下擦酒精,結果孩子酒精中毒,最後搶救無效身亡。

雖然酒精揮發會帶走熱量,但也容易透過寶寶嬌嫩的皮膚進入到血液,容易酒精中毒。

體溫高於38.5℃

當寶寶體表溫度高於38.5℃時,纔可以用退燒藥。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發燒是有利於殺死病菌,那幹嘛還要吃退燒藥呢?讓孩子多燒一會兒唄。

確實,美國兒科學會就推薦:6個月以上孩子出現發熱(不是高熱),除非孩子不舒服,否則不需要藥物干預。

但這個事情的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護理基礎。如果不會觀察病情,還不如按照中國醫生的方法“一刀切”,把退燒藥用起。

怎樣給孩子吃退燒藥呢?

目前常用的退燒藥,基本上就分爲兩類:布洛芬Ibuprofen和對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後者還有個絕妙的音譯暱稱,“撲熱息痛”。

含布洛芬成分的常見兒童藥就是美林,撲熱息痛是泰諾、泰諾林。

此外,常用的治感冒的複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這個成分,如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

如果服用單一成分的對乙酰氨基酚退燒的同時,也在服用複方的感冒藥, 就很容易因爲重複用藥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

因此服藥前要仔細覈對成分,避免相同成分藥品疊加服用。

那麼該給孩子選擇泰諾還是美林?

有幾個原則:

泰諾可以給小嬰兒服用,而美林只能給6個月以上的寶寶服用。

選擇在過去對寶寶退燒最爲有效的退燒藥。如果寶寶對泰諾反應良好,那麼堅持用它。如果對美林反應更好,那麼就使用美林。

泰諾常被稱作“兒科醫生的首選”。而美林常常比泰諾退燒速度更快,且退燒維持時間更長,因此,美林被兒科醫生作爲“長效退燒藥”的第一選擇。

如果要交替服用美林和泰諾,必須制定嚴格的時間表,以保證每種藥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劑量給予寶寶。但問題就是,交替使用往往會導致劑量和服用時間的混亂,以至於使得寶寶服藥過量。

大多數情況下,退燒藥只是撫慰劑。對於發燒,尤其是感染引起的發燒,退燒藥並不能使得寶寶更快更好的康復,它只是幫助寶寶更舒服。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