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家庭教育的失敗,從不尊重孩子開始

家庭教育的失敗,從不尊重孩子開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朋友的媽媽來他工作的城市看望他,他很開心也很欣喜,帶着交往了兩年的女朋友去和媽媽一起吃飯,結果一見面他的媽媽就把他拉到廚房說,我讓你舅媽給你找了個相親對象,也是在這個城市工作,聽說還是你高中校友,人也挺開朗的,你要不留個微信聊一下。

朋友的媽媽來他工作的城市看望他,他很開心也很欣喜,帶着交往了兩年的女朋友去和媽媽一起吃飯,結果一見面他的媽媽就把他拉到廚房說,

我讓你舅媽給你找了個相親對象,也是在這個城市工作,聽說還是你高中校友,人也挺開朗的,你要不留個微信聊一下。

當時朋友腦子糊成了一鍋粥,心裏想着我的女朋友哪裏不好了?一見面就給我安排相親對象,這不是明擺着要我分手嗎?

聽朋友說,那一天他很不開心,儘管他的媽媽給他做了很多他愛吃的菜,他心裏想的卻是,

他都已經25歲了,他的媽媽從來就沒尊重過他的意見。

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像我的朋友一樣,到了成年人的年紀卻依舊在他母親的眼中視若孩童,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母親,到了應該退出的年紀,還打着愛你爲你好的名義霸蠻地佔有着孩子。

愛,是最完美的出發點,但是在有些人身上永遠看不到愛的痕跡,反而更多的是傷害和無奈。

很多父母總是用成人的思想武斷地爲孩子選擇一切,卻從不問他們願不願意喜不喜歡。

當你不尊重孩子的那一刻開始,你也將會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記得高中的時候,班上有很多藝術特長生,看着他們能歌善舞會寫會畫,儼然一個個都是班級裏的明星人物。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和一個同學聊天,他從小學鋼琴,到高中時已經達到了可以參加省市級比賽的水準,可是在他的眼神裏我始終看不到他想要的快樂和自在,他甚至很難過的說,

別看我可以參加比賽,也別看我得了那麼多獎盃,其實我壓根就不喜歡彈鋼琴。

我從小就想打籃球,可是我媽說學鋼琴有前途,將來高考還能加分,可是我真的很痛苦,看着別的同學在籃球場上奔跑呼喊,而我呢,到現在連籃球都沒摸過。

同學望着樓下籃球場上人來人往的樣子,真的一點都不快樂。

同樣從小反感家庭教育方式的三毛也曾說,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爲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爲,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爲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壓力便由是產生了。

愛,從來都不是束縛孩子的思想、控制孩子的靈魂的工具,如果是,我情願不要這樣的愛。

家庭教育的失敗,從不尊重孩子開始

在我的身邊,看過也聽過很多父母成天把“我是爲你好”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穩固自己作爲父母在道德制高點的位置,然後,很多人的生活環境就變成這般模樣,

聽媽媽的話,這個學校不好,媽媽給找個有外教老師的學校。

聽媽媽的話,這個專業時間長畢業了也不一定好找工作。

聽媽媽的話,在外面那麼累幹嘛回家考個公務員得了。

聽媽媽的話,老這麼單着怎麼行結婚湊合湊合就行了。

這些話相信每一位朋友都不曾陌生,它如同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時時刻刻在影響着孩子的思考和選擇,而大多數父母選擇的是永遠不厭其煩地念着。

當我們讀書時,當我們就業時,當我們談戀愛時,當我們面對婚姻時,我們其實都沒有辦法避免這來自原生家庭最野蠻的“愛”的衝擊。

王朔在《致女兒書》一書中這樣和女兒討論中國式的家庭教育:

我覺得中國人的家庭關係不太正常,孩子承擔這麼多的義務,父母拼命來要求孩子,說什麼贏在起跑線上我特別討厭這種說法,把孩子訓練成一個賺錢機器,這就叫成功。

表面是爲孩子好,其實是想自己將來有個靠山,無情剝奪孩子童年的快樂。

這是一種顛倒,顛倒的人性,這不是愛孩子,所以就會出現那樣奇怪的邏輯,就是我爲你好我可以打你,我愛你我打你。

愛,本是情感中最純潔最美好的結晶,但是一旦過了自由與平等的界限,那愛便也真的只能變成橫亙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道荊棘。

記得《奇葩說》最近有個辯題就是“父母有一鍵定製孩子完美人生的按鈕,要不要按”,最讓我感動的是蔡康永說的:

能被定製的是工業品,不能定製的纔是藝術品。

其實孩子也是完全獨立的個體,一味地“爲你好”更多限制孩子原本的天性和自由,到最後帶來的更多是痛苦和衝突,人類很多痛苦的根源,都是對一段關係寄望過深”,而他們實則又忽略了,其實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埃克蘇佩裏在著作《小王子》的書中說:只有小孩子明白自己在尋找什麼。

試問今天又有多少父母真正明白孩子想要什麼,又可曾真的尊重過他們的意見和想法,或者連又是否給孩子留下過最基本的隱私空間?

我見過太多的父母因爲自己的面子問題,逼着孩子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我也見過太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戀愛婚姻橫加干涉十分蠻霸,這樣的父母又豈會得到孩子的尊重?

曲筱綃說過,父母是天底下最不講道理的生物,莫過於此。

家庭教育的失敗,從不尊重孩子開始 第2張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一對負責任的父母除了給與孩子生活和物質上的滿足之外,更應當給與他們精神上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自信自尊自強的環境中成長,而不是一味的縱容和控制,這樣的方式要麼養出來一個巨嬰,要麼養出來一個弱子。

好的父母,能給與孩子自由翱翔的一片天空。而不好的父母,只會想方設法將孩子飛向天空的翅膀生生折斷。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和子女的相遇從來都是偶然且隨機,沒有誰可以選擇生在富貴之家,也沒有誰願意選擇在貧民窟中長大。

上天賜予了每一個孩子無窮的能力與智慧,只要父母盡心陪伴他們成長起來,早早放手,他們便會足夠強大而美好。

最可怕的是那父母自以爲是的愛,往往成爲孩子高飛最可痛心的羈絆。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經在《先知》這一首詩裏寫過一段富有詩意又很實在的話: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爲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爲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裏射出的箭。

我不知道如今的現代生活中,還有多少父母打着“爲你好”“愛着你”的名義去讓孩子過着自己不情願過的生活,做着不情願做的事情。

我只知道這羣孩子將來必定過的不會開心,更遑論是否有和其幸福,甚至這羣孩子的孩子在不久遠的將來,也會在原生家庭不可擺脫的思維模式和觀念中痛苦不已。

其實有時候真正的愛,永遠都好似春風化雨雨化田,從來都是在無聲和細微處潤化人心。

島田洋七在《佐賀的超級阿嬤》中講了自己的童年故事:

買豆腐的人每天都故意捏碎一塊豆腐,說是碰壞了,然後半價賣給貧窮的外婆。

外婆說,真正的體貼與尊重是讓人察覺不到的。

並不是說對人好不應該讓別人知道,而是那些心懷善良與慈愛的人,其實並不介意別人是否察覺自己的善良與慈愛。

或許這纔是真正值得父母學習的一種表達愛的方式吧,不用聲張,無需標榜。

可能大多數父母不曾想到,愛,其實也是要體貼和尊重的道理。

家庭教育的失敗,從不尊重孩子開始 第3張

我從小父母就外出務工,上學以前在武漢長大,三年級以前又在故鄉讀書,初中高中六年都是一個人在縣城求學,高中畢業到武漢上了大學纔回到父母身邊。

人生最初成長的前十八年裏,和父母常常是聚少離多,所有在少年時代的寂寞與孤獨都是一個人承擔,一個人排遣。

所以,這種與生俱來的疏離感恰好讓我有新的收穫,即是能得以站在父母與孩子這種原生家庭之外的位置去審視自己的父母。

他們也曾給與我許多的愛,只不過長久的父子、母子分離,孩子內心的心事他們全然不知,也無心過問。

他們還是想用最初教育孩子的方式試圖去說服我,可是他們忘了我已經長大了。

每每鬧到矛盾處,只能用最原始的思想和情感去企圖征服孩子,這顯然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和作用。

有時候我總能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寫給子女也是寫給自己的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想幫我們多做一些事情,其實我們彼此都明白,這一生的終點總有一個人先行離開。

我們習慣了太多的相聚和共處,卻總不願意看到離別和分開,生老病死,恰如人生的每種狀態,當我們尊重了這樣的狀態,我們才能活得安心和灑脫。

劉瑜在寫給女兒的信中說道:

等你長大,如果你想當一個華爾街的銀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僅僅想當一個麪包師,那也不錯。

如果你想從政,只要出於恰當的理由,媽媽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個動物園飼養員,那也挺好。

其實每一對父母都明白,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會有自己的新生活和思想,別忘了孩子的未來不是你的,而是屬於他自己。

這種難得的尊重,是未來在將來彼此更好的分別與重聚。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我們曾爲人子女受人照料,我們也終將爲人父母盼之成長。

這一代又一代的情感和血脈的傳承中,我們自己是否有曾想過,我應該想要怎樣的愛,而我又應該如何用最溫柔的方式給孩子最好的愛。

如若有這樣和平而真誠的方式,我想應該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尊重。

我懂你的不容易,你懂我的小情緒。我理解你一點點,你關照我一點點。愛的太多,未免甜得發膩。

愛的太少,又顯得冷酷無情。莫不如在最恰當的時候進入,莫不如在最恰當的時候離開。

最後,也想用劉瑜送給女兒的這段話送給所有天下所有的孩子們,

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