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被打了一定要還手嗎

孩子被打了一定要還手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案例分析:教會了孩子捱打就還手,沒想到後來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可是這樣就能有效解決捱打的問題嗎?會帶來別的問題嗎?一位家長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

孩子被打了一定要還手嗎

媽媽的話:

小的時候很乖,總被欺負

樂樂三、四歲的時候,我們教育孩子要有禮貌,不能不經同意就拿別人的玩具,更不能打人。樂樂是個很乖的孩子,從不主動招惹別人。可是小區裏、幼兒園有幾個孩子,總是喜歡搶東西,平時一起玩的時候,也總是愛動手。樂樂這樣的性格,總是被欺負,要麼玩滑梯的時候被推到一邊,要不玩具被搶走,有時候還捱打。

教會孩子打回去

看到孩子委屈無助地哭,爸爸很心疼,問孩子:“別人打你,你就不會打他嗎?”。孩子說:“可是打人是不對的呀!”。“別人打你,你就得還手,這叫反擊,懂嗎?別那麼懦弱!”,爸爸說:“要不然,別人打你,你不還手,回來我還要再打你一頓!”。

從那以後,樂樂學會了反擊,被推了一下,就把別人推倒;玩具被搶了,馬上搶回來;被打了,哭喊着也要把別人打哭…

看到孩子不再被欺負,我們都鬆了一口氣。

孩子變“討厭”了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到了幼兒園大班,老師開始屢屢向我們告狀,說樂樂變得淘氣,總是坐不住,愛招惹小朋友。

考慮到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了,我們把樂樂送到學前班,想讓他規矩規矩,讓老師幫忙給他收收心。沒想到在這個班上不但老毛病沒改,還多了很多新問題。不是拿筆戳小朋友,就是搶別人的玩具,不給就打人。老師經常向我們告狀,弄得我特別怕去接孩子,擔心又被老師叫住,說孩子的問題。

教訓他不要欺負別人

樂樂成了愛欺負別人的孩子,爸爸很生氣,教訓了孩子之後警告他說:“如果你還敢在學校打人,回來我就打你!”樂樂可能被搞糊塗了,但是我們實在是沒有別的好辦法糾正孩子的問題,不知道該如何教孩子和小朋友好好玩。

又添新問題

樂樂最近情緒變得容易失控,特別小心眼兒,和別的小朋友玩得好好的,會突然因爲別人不小心碰他一下之類的,一點小事就又哭又叫,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非得讓人家道歉,順了他的心意才滿意。

另外,還變得特別不聽話,讓幹什麼偏偏不幹,對着幹。爸爸氣急了就打他幾巴掌。前兩天彈鋼琴,特別不認真,一會兒說手疼,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找東西。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耐心地滿足他的要求,免得他不順心就胡攪蠻纏。可是樂樂像成心找茬,沒完沒了地折騰,快一個小時了,彈琴不到10分鐘。爸爸火了,拿起掃把威脅他,再這樣就揍他。

樂樂顯得特別委屈,哭着說我們不愛他了。

問題診斷:父母教育中存在哪些問題

教育前後不一致

爸爸先是告訴孩子要還手,後來又告訴孩子不要打人。父母知道前因後果,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接收的是前後矛盾的指示,而不是有效的引導,他不明白這裏邊,別人的攻擊和自己的不順心有什麼聯繫和區別。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他的行爲沒有可遵循的一致的規則而失去了控制,隨性而動,所以攻擊性增強,容易把衝突升級。

忽視情緒,只重結果

樂樂小時候被欺負的時候,父母忽略了對孩子的情緒疏導,沒有引導孩子遇到什麼情況該如何解決,也沒有教會孩子如何與小朋友好好玩,而只是告訴孩子要直接反擊。這樣孩子缺乏辨別是非、管理情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不順心的事,都當作是別人對自己的攻擊。

所以,小朋友無意的碰撞,爸爸媽媽讓他彈琴,都是在爲難他、傷害他,於是本能地採取攻擊性行爲來反擊,或者大哭大鬧來保護自己。

強制而非合作,完成任務的心態

在彈琴這件事上,父母採用的是威逼利誘的方法,看重的是孩子有沒有完成這項任務,關注的是孩子彈琴的時間、手型、姿勢這些客觀因素;忽視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沒有引導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明確循序漸進的小目標,也沒有及時反饋和鼓勵孩子的進步,所以也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抗情緒和行爲。

給父母的建議:孩子被打了怎麼辦?

(一)首先,孩子被欺負了,不要先入爲主地給孩子解決方法,急於告訴孩子“打回去”或者“不能打”。

爲什麼直接告訴孩子“打回去”不好?

如果孩子被打了,父母覺得很心疼、很生氣,立刻教孩子“有人欺負你,你就給我打回去!”,這種做法會導致孩子面對欺負時,他只會一個方法,就是“打回去”。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都不會去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解決衝突的能力,嘗試和發展新的方法。這樣他以後和小朋友的交往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玩,漸漸被孤立起來。

當孩子用“被欺負了,就要打回去”,這樣的應對方式,去處理和別人的關係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會變得過分自我。孩子沒有學會分清別人的有意還是無意,甚至分不清是別人行爲、還是自己的不合理期望導致自己的“不順心”,被別人不小心碰了一下,或者沒有按他的想法做事,就啓動了“被欺負了”的開關,和小朋友之間就變得對立起來。這樣孩子就會更看到更多自己被欺負、被排擠的情況,逐漸形成負面循環,也就沒有機會去發展更好的應對衝突的行爲方式了。

爲什麼直接告訴孩子“不能打回去”,也不好?

如果父母害怕孩子反擊會造成更多不可預知的後果,直接告訴孩子“不能打回去”,這樣做也會有問題。四歲以下年幼的孩子,還理解不了太複雜的事情,被欺負的時候,本能的反應有兩種:一種是反擊,一種是逃避。他除了打回去,還不太會用別的方式去反擊,這時告訴他“不能打回去”,那孩子沒別的選擇,只有“忍了”。

如果每次被欺負孩子的應對方式都是“我忍了”,那最後孩子就形成了習慣的“逃避”模式,不敢也不會去維護自己的的權利。小的時候倒沒什麼,無非就是搶個玩具之類簡單的事,可是長大之後面對的可能就是比較重要的事了。如果有人總是利用他呢?有人詆譭他呢?搶了本該屬於他的機會呢?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他都習慣性地不去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那麼這就不是有理有節地謙讓,而是“窩囊”。

(二)然後,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先“共情”,再引導孩子“如何做,才能夠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

這樣,隨着孩子逐漸長大,他才能夠不斷地升級維護自己尊嚴和權利的方法,更加理智和有效地解決問題,與別人更好地交往。

第一步,關注孩子的情緒、感受和需求

首要問題不是告訴孩子怎麼對付別的孩子,而是先關注孩子的情緒、感受,讓孩子平靜下來,後面纔能有效地處理問題。

知道孩子玩具被搶了,或者捱打了,家長難免火冒三丈,可是如果不先壓壓火,任由自己被怒火支配着去處理問題,對孩子可不好。父母的憤怒情緒會給孩子施加額外的壓力,綁架孩子的感受。

父母要平靜溫和地積極傾聽孩子的感覺,接納孩子的感受,才能看清楚孩子的情緒到底是什麼。

當孩子說:“他搶我玩具,還打我。”不要急着追問:“你搶回來了嗎?”“你還手了嗎?”。

而是要問:“他搶了你的玩具,摔在地上,你心疼玩具了,是嗎?”,“他碰到你,你覺得很疼,是嗎?”,“他打了你,你覺得很生氣,是嗎?”

這樣“傾聽—反映”的方式,能夠讓孩子明白,他的感覺是被接納的、被尊重的。同時,我們也能從孩子的回答中,看到他內心的需求,是想愛護玩具,還是想被尊重,還是有別的需求。看到孩子情緒下的需求,然後再引導孩子如何去滿足這個需求。

如果孩子的需求是愛護玩具,那就先解決如何保護玩具的問題;如果孩子想被尊重、維護自己權利,父母就要引導孩子如何有效進行反擊。

第二步,引導孩子如何反擊

*不到五歲年幼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表達能力還沒有那麼強,也學不會太複雜的應對方式,被打後基本上只會“打回去”這一種反擊的方法。這時家長要教會孩子先做初步判斷再反擊。

——比你大的孩子

“如果人家比你高、比你大,那你打不過人家,你要趕快跑來找媽媽幫你。”

——比你小的孩子

“如果人家比你小,那你不要打他。如果他來打你,你要把他推開,別太使勁,推開就行了。“

“比你小的孩子,有時動手打人之前是沒徵兆的,他們是不講道理的。所以跟小孩子有衝突的時候,你注意防着點。”

——和你一樣大的孩子

“如果是跟你一樣大的小朋友,不能先動手。他不打你,你就不能打他。“

“如果他打你,你要大聲地警告他,我不喜歡你這樣,要是再碰我,我不客氣啦!”

“如果他還敢打你,那你就一定不能客氣,你要使勁地還手,讓他知道你不是好欺負的”。

孩子有了這樣的氣勢和觀念,甚至不用動手,也很少有小朋友敢欺負他了。

*五歲及五歲以上的孩子

父母要讓孩子體驗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引導,比如“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是我,也會很生氣。我們一起想一想,除了還手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這樣引導孩子積極地找辦法。對於孩子的想法,不要武斷地評價,只要方法不傷害孩子和他人,就讓孩子先試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討論效果如何。

除了父母的引導,孩子之間也會互相學習和模仿。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應對衝突的方式,除了找大人幫忙、大聲警告、還手之外,還應該發展出更多的應對方式。比如:

——用語言來批判對方的錯誤行爲,他會用語言的力量代替身體的攻擊:

“你沒經過我同意,就拿走我的玩具,我跟你要的時候,你還給摔過來,這樣做太沒禮貌了”

——學會去理解對方的情緒,既維護自己的權利,又考慮到對方的需求:

“我的東西,我自己現在要用,所以現在不能借給你。如果你真的很想借,你可以過一會兒。”

——瞭解別人的品行,做出預判:

知道和誰在一起比較容易起衝突,對方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容易動手。看到對方生氣時,他會選擇主動停止並離開;有選擇地去交朋友,遠離那些不會控制情緒、愛動手的人。

孩子被欺負了,不是簡單地在“打”與“不打”兩者之間選一個站隊。父母首先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情緒、感受和需求,然後引導孩子如何反擊,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對大一點的孩子,要引導孩子體驗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孩子纔能有效地應對衝突,發展自己人際交往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