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讓孩子不再是“搗蛋機器”

讓孩子不再是“搗蛋機器”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男孩是精力充沛的,荷爾蒙帶給他們巨大的攻擊性、冒險欲和破壞力,他們簡直就是一臺停不下來的小“搗蛋機器”——釋放精力是他們生活的方式,他們會從中感受到成長和滿足。

但是,如果男孩不能找到一個有創意的、合理的方式來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他的衝動就會以破壞性的方式表現出來;並且,如果男孩的這種慾望受到壓抑,他就會變得抑鬱,自我貶低,並伴隨一種痛苦的無助感。

這些也正是家長們所擔心的。那麼,家長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手段,才能讓這些男孩遠離“搗蛋機器”,而且健康、快樂地成長呢?家長又應如何對待這些調皮的小男孩給你出的“難題”呢?

浩浩的爸爸可謂事業成功,經濟條件相當不錯,但就是兒子浩浩讓他不省心。浩浩上一年級才幾個月,爸爸便被老師“請”去學校好幾回,不是因爲浩浩在座位上坐不住,就是不專心學習、打架、打擾旁邊的同學……

浩浩爸爸非常無奈,他決定找老師好好談一下,並請教一些教育孩子的經驗。在談話中,老師問他:“爲了教育好孩子,你翻看過有關教育方面的書嗎?”浩浩爸很茫然。

老師又問:“你覺得教育孩子比開車子容易嗎?”浩浩爸無語。

是啊,世界上任何職業都要培訓學習,只有父母這個職業沒有這些程序,只要一個成人生育了小孩,就成爲了天經地義的父母,就理所當然地行使着教育的職能。

但是,家長要知道,如果我們不學習教育孩子這門學問,我們在行使教育職能的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無意識地犯下一些教育的錯誤,而這對孩子而言無疑是一種終身的傷害。

例如,面對男孩這個“搗蛋機器”,家長一味地壓制,他們馬上就對我們還以顏色——要麼故意與我們作對,叛逆成性;要麼變得抑鬱,毫無自信。而家長們如果一味地縱容這些小“搗蛋機器”的搗亂行爲,他們就會更加令人擔心——到處都飛揚跋扈,變成了純粹的“小霸王”。

父母對孩子的愛,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去完善。這也就是說,父母只有瞭解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給孩子更爲科學的愛。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做家長的僅僅是學習、生搬硬套那些理論和教育方法,是萬萬不可的。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並借鑑科學的教育理論,在教子經驗不斷豐富的基礎上,慢慢摸索出一套對自己的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

給父母的建議

掌握一定教育理論的父母一定知道,雖然你的小男孩像個“搗蛋機器”,但他一定也有着十分可愛的一面——他渴望自己成爲男子漢,他會保護弱小,他還會爭着幫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因此,只要家長做到因勢利導,引導你的男孩向更好的方面發展,“搗蛋機器”必然不會亂生是非。

方法一:用美德佔據小男子漢的心靈

教育專家指出,要想讓孩子純潔的心靈遠離邪惡,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佔據它。面對精力旺盛的小男孩,聰明的家長與其試圖幫助男孩尋找恰當的釋放渠道,不如爲孩子建立一個牢固的道德防線。而這道防線就是——美德!

一對年輕夫婦因爲兒子的降臨而驚喜,但他們又有點擔心,如何才能把這個停不下來的“小搗蛋機器”教育好呢?後來,爸爸在一本雜誌上讀到了一個故事,他們的教育思路從此明確。這個故事的題目是——《最後一課》。

一位哲學家帶着他的弟子來到郊外的一片曠野裏,準備給弟子們上最後一課。哲學家問弟子:如何除去周圍長滿的雜草?

弟子們陷入沉思,他們給出了各種答案,有的說用鏟子剷草,有的說用火燒,有的建議在草上撒上石灰,還有的說要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哲學家聽完後,站起身說:“課就上到這裏。你們回去後,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後,再來這裏相聚吧。”

一年後,弟子們都來了,他們驚訝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原來的曠野已不再是雜草叢生,而是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終於明白了哲學家的“最後一課”:要想除掉曠野裏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

雖然在很多情況下,小男孩都沒有成熟的判斷力,他會爲了一個皮球跟小夥伴打架;他會因爲好玩而說髒話;他會因爲老師批評他而與老師對着幹……但當那些更爲可貴的品質佔據他的大腦時,他會自動安靜下來,他會變得懂事很多,有時他的改變甚至會令家長們刮目相看。

方法二:化“搗亂”爲“愛心”

5歲的小男孩卓卓從小就很調皮,媽媽有時真拿他沒辦法。有一天,媽媽給他買了七色彩筆,他十分喜歡,並把它們裝在自己的包包裏隨身攜帶。媽媽帶他到社區的小花園裏玩,他竟要用彩筆在花園的小椅子、小桌子上亂畫,媽媽告訴他這是不道德的行爲,他就是不聽。隨後,媽媽轉換了一種方法,她這樣對調皮的兒子說:“兒子,你在這些椅子上亂畫,別的小朋友坐了,是不是會把衣服弄髒了?”

卓卓點了點頭。

“小朋友的衣服髒了,他會怎麼樣呀?”

“他會不高興,還會被媽媽罵。”卓卓認真地說。

“你希望這樣嗎?”

卓卓搖搖頭。

“那爲了別的小朋友不被媽媽罵,咱們把畫筆收起來好不好?”

“好吧。”沒想到卓卓爽快地答應了。

男孩就是這樣的,你給他講道德、規則,他可能聽不太懂,也可能聽不進去。但如果你告訴他,他的行爲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如果他停止這一動作,就是幫助別人、就是見義勇爲的行爲,他就會欣然接受。

大多數男孩都有滿腔熱血,他希望自己能爲別人做些什麼,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表現慾望。所以,當你的男孩再調皮時,家長不妨把他的“調皮”化爲“愛心”,讓他自動放棄調皮行爲。當愛心充滿孩子的心靈時,他往往會用做好事來消耗自己的過剩精力,從而使調皮行爲大大減少。

方法三:讓男孩的耐心指數不斷上升

當你的男孩有足夠的耐心時,他的搗亂行爲絕對會大大減少。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耐心的習慣呢?

安吉娜·米德爾頓在《美國家庭的卡爾·威特教育》一書中介紹了“三分鐘”耐性訓練法,這種方法被證明是訓練孩子耐性的好方法。

皮奈特是一個缺乏耐性的男孩,他只愛看電視和玩遊戲,對書本不感興趣。

一天,父親拿着個沙漏,告訴他說,這是古時候的鐘表,裏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時,整好是三分鐘。皮奈特想玩玩這個沙漏,這時父親說,以沙漏爲計時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書,每次以三分鐘爲限。皮奈特很高興地答應了。

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靜靜地坐下來聽爸爸講故事。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留意書,而是一直看着那個沙漏,三分鐘一到便跑去玩了。皮奈特的父親沒有氣餒,他決定多試幾次。

這樣數次之後,皮奈特的視線漸漸由沙漏轉移到故事書上了。雖說約定三分鐘,但三分鐘過後,因爲故事情節吸引人,皮奈特聽得特別入神。因此他要求延長時間,但父親堅持“三分鐘”約定,不肯繼續講下去。皮奈特爲了早點知道故事情節,就自己主動閱讀了。

三分鐘的時間,正好適合孩子注意力的特點;三分鐘後立即打住,這樣不僅使孩子覺得父親守信,而且還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發了他主動學習的興趣。

在這裏,皮奈特的父親用了一種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對孩子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實際上是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某一對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習慣,也就提高了耐性。

今日熱點:
  最近發現,美國15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導彈燃料中使用的一種化學物質——高氯酸鹽。該物質是一種強力甲狀腺毒素,可能對胎兒和嬰兒大腦發育造成影響……[詳情] 孕期禁忌,是真是假大揭祕 對孩子不打不罵10大高招 查BB性別給李湘的建議 四大教育誤區埋沒聰明孩子 4大問題!胎兒B超爭議不斷 春季長個快的奧妙在哪裏 吃什麼東西最容易生男孩? 直擊:子宮裏的多胞胎(圖)

讓孩子不再是“搗蛋機器”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