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這種小朋友間的隱性傷害,孩子很痛苦卻常被家長忽視

這種小朋友間的隱性傷害,孩子很痛苦卻常被家長忽視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間玩耍最懼怕的不是打架,而是這種事情,一遭遇就會自卑,陰影或許將伴隨一生,你竟然一直不知道?

三個孩子在玩過家家,一個穿着粉紅色衣服、一個穿着綠色衣服,另外一個穿着藍色,三個小朋友玩得很高興。突然不知什麼原因,藍色衣服的孩子被嫌棄地推開,剩餘的兩個孩子繼續玩,只有藍色衣服的孩子尷尬地站在邊上,他被拒絕參與他們的遊戲了,他大聲嚎哭,哭得很傷心。

這時藍色衣服孩子的媽媽出現,批評他像個女人似的,爲了這點小事哭鬧實在讓人丟臉,爲了讓孩子停止嚎哭,這位媽媽不斷嘲諷孩子,說他斤斤計較,沒有大家子氣和紳士風度等。這個孩子真的停止了哭泣,但是他氣鼓鼓的樣子甩開了被媽媽牽着的手。

回到家後,藍色衣服孩子搶了妹妹嘴巴里的奶嘴,然後放進自己嘴巴吸吮,妹妹哇哇大哭,他卻在一旁大笑。生氣的媽媽把藍色衣服孩子打了一頓。

這種小朋友間的隱性傷害,孩子很痛苦卻常被家長忽視

這種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很多大人覺得這樣的孩子小氣、心胸不夠寬廣,還會使壞,毛病多。但懂幼兒心理的父母會非常心疼這樣的孩子,因爲他們看到了孩子從頭到尾的心理變化。當然懂幼兒心理的父母也不會任由事情如此演變。

知名心理學實驗

有個知名的”候車室傳球實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蓋伊.溫奇博士主持的。他讓兩個實驗人員A、B扮成相互不認識的兩個人,然後在候車室裏各自找了兩個座位坐下,沒多久A從袋子裏掏出一個球,傳給了B,B把球傳給了旁邊一個陌生人,玩了幾輪大家正玩得默契,B卻不再傳球給陌生人,而是A、B之間互傳。這時陌生人臉色突變,他感受到了巨大的痛苦。實驗重複了幾十次,被排斥在外的某個陌生人毫無例外地表現出強烈的情緒,有些臉色難看、有些暴怒、有些說起了惡毒的詛咒、甚至還有些人會暴力毆打排斥自己的那兩個人。

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身穿藍色衣服的孩子,他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

被出局(被排斥而痛苦、自尊受損)→媽媽批評嘲諷(自尊進一步受損、不被理解而痛苦)→搶奶嘴(被排斥導致的決策能力降低、被排斥引發的攻擊性行爲)→被媽媽打(自尊加重受損)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媽媽在哪個環節做出正面的迴應,都能挽救一錯再錯的孩子,經常性的惡性情緒的循環,導致有些孩子乾脆會破罐子破摔,把自己僞裝成無賴,所以那些暴力型孩子或無賴型的孩子,他們一定是經歷過傷害,傷害的製造者或許是別人,但主要責任在於父母。

這種小朋友間的隱性傷害,孩子很痛苦卻常被家長忽視 第2張

爲什麼當孩子被排斥會異常痛苦?

孩子是最能詮釋原始人的個體。在原始社會,原始人被排斥就意味着被集體拋棄,也意味着他將遭受猛獸的攻擊和難以滿足溫飽,生命也危在旦夕,這種被排斥的恐懼會一代代遺傳下來,並內化爲生命的特徵。所以一個孩子被排斥後會非常痛苦,自尊受到巨大的創傷。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和你的朋友從一開始排練演出,當你像其他人一樣準備好舞蹈服、購買了化妝品、熱衷地參與每一場排練後,在演出的前一天只有你被踢出局,而其他人如期參與,那種傷害是慘烈的。當然,隨着成長,孩子們會經常遭遇類似的經歷,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的痛苦,並且做出合適的引導。

心靈上的創傷,不比肉體的傷小。有科學家曾經做過對人腦部的掃描,他們發現,當人被排斥時激活的腦區跟身體受傷時激活的腦區是同一區域。只不多我們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爲肉體流血會痛苦,而情感的創傷時他們看不到心靈的鮮血淋漓。

關注孩子常見的被排斥的情形,別忽視下面所有的瞬間:

1、幾個小女孩在玩布娃娃,其中一個小女孩因爲動作笨拙而被拒絕跟她們一起玩。

2、小表哥帶來很多玩具,分給了所有小朋友,而你的孩子在場,卻只能眼淚汪汪地看着。

3、集體照相時,你的孩子由於沒穿校服而被其他小朋友要求不要參與拍照。

4、幼兒園裏小班長將積木分給了所有孩子,唯獨不分給你的孩子。

5、所有小朋友由於表現良好都得到了值班同學頒發的小紅花,只有你家孩子沒有。

6、孩子喜歡籃球,但因爲身材矮小而被拒絕加入班隊。

7、孩子身材胖而沒被選上舞蹈隊。

8、別人把你家孩子視爲班裏的異類而被孤立。

9、孩子因爲說了一句不合適的話而被所有人輕視。

10、急尿上廁所,其他小朋友都能進入廁所,但你家孩子被攔在門外。

……

這種小朋友間的隱性傷害,孩子很痛苦卻常被家長忽視 第3張

如何急救孩子因被排斥而受傷的情緒?

有三點:

首先理解孩子們的情感

“媽媽非常理解其他小朋友不讓你參與玩布偶,所以你很難過,你的感覺媽媽能感同身受”。有人說,有能體恤孩子情緒的家庭,絕不會養出問題兒童,這是不無根據的。讓孩子覺得——雖然我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但爸爸媽媽跟我站在了一起,我感覺好受一些。

轉移孩子注意力

這種方法只能對3歲內的孩子有用。比如當孩子被拒絕參與玩布偶時,你大可領着孩子超人娃娃或機器人什麼的,讓孩子忘掉剛纔的不快。

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面思考

通過幫助孩子合理的分析,別人的行爲是普遍的,而不是隻針對你個人。當然這種分析只適宜3歲以上甚至更大年齡的孩子。比如如果你的孩子由於身材矮胖而被拒絕加入班裏舞蹈隊,你大可幫她分析,舞蹈隊裏的人都是身材高挑,其他像她一樣身材矮胖的都沒被選上。爲了避免自卑,父母可以同時指出身材矮胖的優勢,比如扮演小矮人的戲劇時總會被選上。讓孩子有個樂觀健康的心態。否則,越小的孩子越不能自我排解,會陷入無邊的痛苦,待自卑的種子發芽,你再引導已經爲時已晚。所以孩子健康的心態少不了父母的關愛。

這種隱性的“暴力”,對孩子傷害很深,建議家長們不要忽視了。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