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無條件的愛孩子?太完美的東西多少有點不真實

無條件的愛孩子?太完美的東西多少有點不真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帶娃之路上摸索前行好幾年後,我越來越覺得“教育”其實沒那麼神祕,說到底,它就是一個孩子真實的日常。真正能幫助我們教育好孩子的,並不是學了多少大道理,而是在一件件日常小事中的自我修煉。

在“教育無大事”系列裏,您將看到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和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一樣。從這些故事裏提煉出的育兒觀念和方法,一點也不高大上,卻貴在真實好用。

這是“教育無大事”系列的第一個故事,“碎餅乾”的故事……

據說,一個女人做了母親,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話絕對是真理。

週末,幾個媽媽帶娃在一起烤餅乾,剛滿四歲的小克,把一塊破碎不堪的餅乾留給他媽,我挺好奇,上次烤蛋糕,這孩子也把碎蛋糕留給他媽,是個什麼套路?

我問小克爲什麼只留碎餅乾給媽媽?小克想也不想的回答:“我媽每次都拿碎的,她喜歡碎餅乾。”

原來,小克媽媽每次在家做餅乾,都是把完整的好餅乾給小克,自己則負責解決掉那些殘次品。

還記得,小克媽在成爲小克媽之前,我們去一家新開的西餐廳吃牛排,一滴黑胡椒汁不小心落到她的裙子上,她堅持一定要回家換條裙子先,把我晾在餐廳足足一小時。就這麼個無比挑剔的完美主義姑娘,在有了小克後,竟心甘情願做了“碎餅乾媽媽”。

以前看過一個笑話,老師問孩子知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最喜歡吃什麼,孩子眨着無辜的大眼睛,天真的回答:“我媽媽最喜歡吃剩飯!”

現如今物質匱乏程度沒那麼嚴重了,大家也都挺注重養生,喜歡吃剩飯的媽媽應該不多了。但這份對孩子的愛,還是傳承了下來,“剩飯”變成了“碎餅乾”,換湯不換藥。

都說一個人得到了足夠多的愛,便有了愛別人的能力。

被愛灌滿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呢?

烤餅乾聚會結束了,大家準備打道回府,其它孩子都已經穿好了鞋,唯有專心看動畫片的小克,還站在電視機面前不願離開,因爲我們提前約好了車,所有孩子要坐同一個車回家,大家就只好等着小克。

小克滿不在乎,慢吞吞的起身,再慢吞吞的挪步,讓其他五個孩子等着他。小克慢吞吞穿鞋時,我終於忍不住提醒:“小克,大家都已經穿好鞋,等了你很久了,你能穿得快一點嗎?”小克很茫然的看我一眼,穿鞋的動作並沒有快一些,我猜,他並不理解,“大家在等我”和“我需要快一點”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繫。

在小克眼裏,只有自己的需要,他看不見別人的需要。爲別人設想,是愛的能力,爲什麼得到了很多很多愛的小克,卻沒有滋養出愛別人的能力?

無條件的愛孩子?太完美的東西多少有點不真實

我們用盡了力氣,無條件的去愛,終於出品了一個自私冷漠款孩子,這聽起來,怎麼都像個冷笑話啊。

其實, “無條件的愛”就是個僞命題。“無條件”這個詞,太完美了,這世間凡太完美的東西多少都有點不真實。

在電影《楚門的世界》裏,楚門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島的小城裏,過着無憂無慮超完美態的生活,他不知道他所處的小城實際上是一座巨大的攝影棚,而他的妻子和朋友全都是演員,事實上,他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虛假的。但在他不知道真相的時候,他還是把眼前一切完美的虛假當成了真實。

無條件的愛,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楚門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孩子看到了一個做得多、睡得少,時時處處讓着他,沒有自己需求的好媽媽,卻不是一個真實的媽媽。

這個媽媽,不會坦言告訴孩子:“我也不喜歡吃碎餅乾,只是因爲你不願意吃,丟掉又太浪費……”

這個媽媽,就算累了,也不會直接對孩子說:“媽媽今天太累了,需要休息,不能陪你一起玩,我需要你的理解。”

這個媽媽,明明有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可只要和孩子的事兒發生了衝突,會毫不猶豫的放下自我,成就孩子。

……

孩子的印象裏,媽媽從來都是沒有需求的,慢慢的,他習慣了看不到別人的需求……這不就是自私嘛。

你說:“不對,哪有這麼誇張!”是啊是啊,這年頭還有哪個家長不知道溺愛的危害?每個愛孩子的媽媽,都覺得自己的愛還是蠻有尺度的。

還是讓我們來聽聽其他家庭成員的吐槽吧(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嘛):

我們啊,自從有娃後,娃就成了宇宙中心,帶娃就是宇宙真理。除了小孩之外,我倆再難找到共同話題。愛慕煙消雲散,親密遙遙無期。老婆一腳踏入了摺疊空間;從“親密愛人”模式,開掛進入“無敵虎媽”模式。慢慢地,我們變成了“競爭性戰略伙伴關係”,只有孩子的福利和需求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確……

真是罄竹難書啊。

其實很多時候,愛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悄越界的。愛着愛着,就用了太大力氣,不自覺地朝着“無條件”的完美標準靠攏。

後來看了心理學,我搞明白了。沉醉於追求具有道德高度,完美的愛,其實是用自我犧牲的方式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潛意識在不斷的告訴孩子:你看,媽媽對你多好,所以媽媽對你來說是重要的。

無條件的愛孩子?太完美的東西多少有點不真實 第2張

刷刷存在感也就罷了,關鍵是把孩子爲你做點兒什麼的機會給剝奪了。

原本孩子是很熱情,很樂於助人的。你看孩子稍微有點能力了,就很喜歡爲別人做點什麼。

我家閨女兩歲半左右,會走路了,要是我跟她說:“閨女啊,能不能幫媽媽拿下拖鞋?”她會立即屁顛顛樂呵呵的幫我拿來拖鞋,還非得幫我穿上。如果再表揚幾句,她就更激動了,彷彿剛剛完成一件國家大事。

再大點,喜歡站在小區門口,堅定的扶住打開的通行門,讓來往行人順利通過,只要進出門的人對她說一聲謝謝,就笑成了一朵花……

結果,你把好的都留給孩子,你對他的關心愛護無微不至,你把奉獻做成日常……孩子在你這裏獲得了很多,卻不用爲你付出什麼,當他習慣了不必付出就能得到,冷漠便油然而生。

所以,我覺得吧,千萬別追求“無條件的愛”,太高冷範了,一點也不接地氣。

對孩子的愛,至少有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叫“迴應”。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有質量的迴應纔有愛的活力。每一個人,發出聲音,都希望對方能給出迴應,若是積極的迴應,活力即被肯定,若是淡漠的迴應,活力就不值得存在。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一樣,需要彼此呼應,來印證愛的存在。

我們發乎一份純粹的愛,去關心孩子,爲他做出一些犧牲,內心也一定渴望孩子能感受到這份愛,給予愛的迴應。

無條件的愛孩子?太完美的東西多少有點不真實 第3張

每個母乳餵養的媽媽大概都有過睡眠不足的記憶吧,一晚上若干次爬起來夜奶真不是人過的日子,我想了下,當年我是咋熬過的呢?除了媽媽本能的愛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細節,就是每次閨女吃完奶,都會衝我嫣然一笑,雖然現在想來更可能是她吃飽喝足後露出的滿意微笑,但那時還是給了我莫大力量啊。

再往後,第一聲“媽媽”、第一次邁開小胖腿歪歪扭扭撲倒在我懷裏、第一個甜糯糯的天使之吻……孩子的迴應給並不輕鬆的養育過程添了不少快樂。

有迴應,愛才有了良性循環下去的活力。

而回應這種能力,不會隨着年齡自動發展。不會像很多人想的“等孩子長大了,自然會理解爸爸媽媽的犧牲。”它必須藉着無數成長經驗的歷練和滋養,纔會慢慢深刻。它也需要不斷地練習,纔會變成處事原則的一部分

所以不要不好意思,要做個真實的媽媽,給孩子鍛鍊迴應能力的機會。

比如,讓孩子看到你真實的想法_媽媽也喜歡好東西,媽媽也會累會脆弱。能對孩子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需求,讓孩子有機會一步步學習瞭解他人的觀點,體會他人的心情,也是從這裏開始,孩子將漸漸不再以自己爲中心,懂得如何妥協,能給出體諒和感謝的迴應,在這個過程中,他能體會到愛與被愛的快樂。

一直到上大學,我都以爲我爸最愛吃的就是魚骨頭。小時候家裏吃魚,我爸總是把魚身上最好的肉剔給我,自己一邊津津有味啃骨頭一邊說:“我啊,就覺得魚骨頭香!”

很久以後,才理解了爸爸的苦心。雖然理解爸爸,卻再也不想用爸爸這樣的方式表達愛了。

因爲,爸爸的愛,讓記憶裏的魚骨頭,有一種複雜的味道,有甜,但也有點兒難以承受的苦。

如今,我算是改邪歸正,在餐桌上貫徹平等觀。美味人人有份,要想吃吧,得趕緊。某些小朋友發現沒特權,用磨蹭功夫混吃喝,會連骨頭都撈不到,吃飯乖了不少。偶爾也會耍賴,腆着臉從媽媽碗裏搶走幾塊,攻防之間,倒多了不少歡聲笑語……

我想,若干年後,孩子回憶起的,不是爸爸媽媽最愛吃魚骨頭,而是和爸爸媽媽分享魚肉的快樂,不是更好嗎?愛,爲什麼就不能是純粹的甜呢?

真實點,纔是真愛。^_^

對孩子的愛,至少有一個條件,

這個條件叫“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