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養小孩,你有沒有喊過窮?

養小孩,你有沒有喊過窮?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養小孩的時候有沒有哭過窮?父母喊窮,對孩子的教育及人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父母能對孩子喊窮嗎?

每個人對於“富”和“窮”都有不同的標準。比如我覺得自己家條件還可以,在給孩子選玩具、選日用品的時候,性價比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我先生常常覺得壓力山大,他每月記賬、算賬,定期用excel作支出餅狀圖,總說能省則省,以“窮”自居。

前段時間聚餐時和朋友們討論起“二胎計劃”,老公和另一個朋友相互附和着說像我們這種屌絲階層能養好自己就不錯了,根本理解不了那種越窮越生的繁殖癌。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那麼多人生完孩子總喊窮?生孩子養孩子,錢究竟有多重要?

我不同意:窮人不配生孩子

有種關於財富自由度的說法是這樣的: 一級財務自由是買菜不看價 , 二級財務自由是商場購物不看價 , 三級財務自由是買房不看價 , 四級財務自由是買公司不看價 。

如果類比到生孩子這件事上,富人想生幾個就生幾個;中產階級家庭普遍自認爲能爲兩個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至於窮人,可能在生不生這件事上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

《生門》,一部最近很紅的催淚紀錄片。但很多人在微博diss裏面選擇生孩子的婦女:“爲什麼腦癱要生、精神分裂要生、背鉅債要生,爲什麼自己都活成那樣了還要生?”還有人說:“剖腹產的錢都掏不出來,怪不得這種家庭的孩子長大了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以前關於計劃生育有一個提案,內容是應該根據經濟能力來決定你家可以生育的人數,有錢人就可以多生。當時看見這個報道的時候,我很想問提案人,你認爲這個標準應該怎麼定?是不是隻有穿得起耐克、有條件去美國參加暑期夏令營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纔是有意義的?

從經濟角度看,且不說真正的窮人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普通人選擇的權利也少得可憐啊。

就像很多沒有選擇回家全職帶孩子的媽媽,並不是在內心選擇了事業,其實很多人是無奈,是沒有選擇生活的權利,比如我。

我是一個普通的生活在一線城市裏的三歲孩子的母親。有條件給孩子買進口玩具、原版英文繪本,也有條件讓他上各種早教班。但是因爲房貸壓力,真的沒有條件、也沒法下決心辭了工作全職來陪伴他長大。我們家主要是靠老人來帶娃。站在育兒鄙視鏈上,也曾看見有鍵盤俠點評說:“不能自己帶,爲什麼要把孩子生出來。”

貧富差距最殘忍的地方在於對比。你只看見樓下的孩子暑假計劃去迪士尼,對門的孩子穿了Kenzo的T恤,但三千公里外,鄉下的孩子三四歲就要跟着父母走幾裏地去幹農活,他們根本不知道小豬佩奇是什麼,更沒見過iPad,這羣孩子的快樂是幹完大人佈置的活兒,在泥坑裏打滾捉蟲子,累了就躺在地裏看藍天,但毫無疑問,他們也是快樂的。

我不否認貧困會有代際效應。在階層已經固化的發達國家中,這種問題已經非常嚴重:

第一個例子:

有本暢銷書叫做《女性貧困》,內容是由日本《看不見明天--越來越嚴重的年輕女性之貧困》等電視節目節目集結而成,重點關注女性與兒童貧困、單親母子家庭及貧困的代際傳遞等在日本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

書中說貧困線下掙扎的女孩子,常常因爲平衡不了家務、打工和學業,無法拿到高中結業證書,並且因爲家人對學歷和教育的不重視,她們自身的學習能力,聽課態度都有問題。很多人輕易就走上了賣身的道路,甚至將之視爲救命稻草。書中有一個章節叫做“在賣春店宿舍裏死去的幼小姐弟”。

第二個例子:

還有個電影叫做《佛羅里達樂園》,這個故事發生在美國。

單親媽媽帶着六歲的女兒住在迪士尼旁邊的一個廉價汽車旅館,爲了生計和飯錢,這個媽媽帶着女兒偷東西、販賣廉價香水、乞討,最後走投無路開始賣身,還得把女兒關在浴室開大水聲來掩蓋尷尬的聲音,但最終因爲從事色情業而失去了孩子撫養權。

電影中孩子們天真浪漫,彷彿與成年人的壓力隔絕開,每天和媽媽一起去賣香水、做黃牛、乞討,更像是一場冒險遊戲。

這部片子真正觸動我的地方在於,最後既沒有反轉,也沒有浪漫的結局。媽媽在貧困的沼澤中不斷下沉,但雙手拼盡全力託舉女兒的奮力掙扎,最終歸於了沉寂。

無論貧富每個人都有權利喜歡小孩,窮人也有生小孩的權利。但若是能選擇,我更同意生孩子一定要慎重,至少想清楚你要給TA一個怎樣的人生。

我不同意:窮有窮的養法

你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來,對於孩子將來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至少應該有所期許。如果你的期許是老了有所保障,或者是希望孩子給自己“掙面子”,那麼養育就變成了一種投資行爲——所有的投資行爲都是利益驅使的,付出小(窮養),回報高的項目纔有可行性。

說到這裏,多子女的家庭可能有會有感觸,上學花費最少的那個,承擔的贍養義務往往最多。

那麼,“孩子聽話”就成爲了這些父母養孩子的最大訴求。就像有個朋友吐槽,她說她從小一直撿親戚的衣服穿,高中用洗面奶被媽媽罵愛慕虛榮,一直到上大學她都以爲自己家的經濟水平是在貧困線以下掙扎。然後被窮養大的她,無論考大學選專業還是交男朋友選老公,都一直要活在父母的強權干涉下,不服從,她爸爸竟威脅她歸還從小到大的所有花費。

是的,我們不是因爲上輩子欠了孩子五百萬才把TA帶到這個世界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保證孩子得到所有的優質教育資源。但即便你只是期許讓孩子做一個普普通通、對社會有用的人,也一定要認識到,養育這件事本身就花費不菲。

孩子生出來,看護成本是錢;生病是錢;紙尿褲嬰兒車童裝玩具樣樣都是錢。即便所有東西都按最低要求來,也依然是筆不小的開支。養一個孩子所增加的開支,是非常瑣碎且逐漸增加的,很難真正地做到“窮養”。

我反對“窮有窮的養法”這句話,反對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因爲它折射的是一種沒有想好、沒有計劃就要生孩子的無所謂心態。

另外還有很多老人喜歡說這樣的話來催生。然而在他們養孩子的那個年代,房子是分的,單位有職工幼兒園。很少會有人因爲養孩子而焦慮,更不用考慮什麼階層的下行與上行。

養小孩,你有沒有喊過窮?

養孩子當然要量入爲出,窮養也有養好的辦法,但最怕的是“壓根兒不負責”。

有錢人又怎樣,也得親自帶小孩

初中時很喜歡《創世紀》這部TVB劇,非常非常迷裏面的大反派許文彪。

這部電視劇之後,TVB慢慢走向了下坡路,飾演許文彪的演員陳錦鴻也彷彿銷聲匿跡。直到2014年,才曝出他的兒子患有自閉症,爲了能在年齡小的時候達到最好的干預治療效果,陳錦鴻放棄了工作,把家搬到了一個接近自然的郊區普通平房,每天全職帶孩子,“從三歲到六歲,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教會兒子上廁所”。

因爲喜歡陳錦鴻,我買了他們夫婦寫的三本關於分享自家養育心路的書。和李湘那種人民幣玩家不同(無貶義),陳錦鴻夫婦所做的,就是付出自己所有的耐心和時間。

在點滴細節中,足見他對孩子的用心:

“我每天都會帶兒子去市中心逛逛,帶他去同一家超級市場,買些小食。去得多了,他熟悉了,就會比較自在。那裏的收銀員也明白,他有時不排隊,拿了食物就離開……大家也會諒解他。待他明白到買食物要先排隊,付款後才能打開進食這些規矩後,便可以去其它店鋪體驗。

越早、越多體驗,對他是一件好事。但先決條件是,進行這些體驗是,周遭的環境要愉快(如果超市有很多人,我便會去便利店,這樣對其他人的影響,也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面對親戚朋友的眼光,他這樣說:

“凡事都有多個角度,包括我們的孩子。他們固執,所以能堅持、不怕悶、能吃苦,所以就算一般人眼中的缺點,在我的口中也是優點。當然如果是優點方面,我更會“大肆宣揚”,無論兒子在不在我身旁,我都是同樣的說法,我也希望我的親友,也用同樣的角度來看我的兒子。”

其實看陳錦鴻夫婦寫的書,我最想說的是,每個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自閉的傾向,比如有時候會害怕陌生場合,有時候無法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只是被確認爲自閉症的孩子,這些情況更嚴重而已。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兒童心理,願意付出十二分的耐心引導孩子成爲更好的人。

好消息是,在夫婦倆的不懈付出下,陳錦鴻的兒子不僅能做到當衆發言、廣交朋友,甚至還在主流學校(相對特殊學校而言)考到了年級第一名。在這背後,陳錦鴻當全職奶爸陪了兒子整整七年。

有錢確實有很多很多的便利,可以讓保姆半夜哄哭醒的孩子,也可以選擇最好的教育資源來爲孩子夯實基礎。然而,總有一些事情不是錢能解決的。比如父母和孩子的感情鏈接,就是需要父母本人付出時間和耐心,缺乏感情鏈接的孩子,就算再優秀,也很難獲得高質量的生命體驗。

養孩子,錢究竟去哪兒了

我所在的行業裏有一句著名天問:“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這句話套在育兒上再合適不過。

嬰兒車、奶粉、尿不溼、嬰兒牀、安全座椅、各種騎行小車、各種玩具、各種繪本、零食、輔食工具、童裝、幼兒園、早教班、親子游還有生病住院……

每一項花費,都很難說你把錢用到了刀刃上。就算是你是個超級用心的媽媽,買每一樣東西報每一個班都做了完全的功課,但孩子的愛好說變就變,誰家還沒有一堆閒置着的玩具呢。

而且現在信用卡、螞蟻花唄、借唄各種短期借貸工具真的太方便了,有些花費是爲了孩子一時的笑顏,有些花費是爲了買父母十分鐘解脫,有些花費純屬顏值黨盲目衝動,還有些花費乾脆就是白花了……

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兩口子帶着孩子在家附近吃吃喝喝閒逛着過一個週末,消費很容易過五百。查查賬單,無非是吃飯、停車、買零食、買玩具、去商場的兒童樂園。

花錢像撕錢,而且不知不覺就撕完了。

我有時候也會恐慌,覺得自己被裹挾這進入了一股洪流中,給孩子買了太多的繪本和玩具,爲了買個平衡車甚至還研究了國外全英文的測評,研究幼兒園、研究小學更不在話下……我自詡是個肯爲設計和顏值花錢的人,但要是回頭看,推心置腹地說,八千塊的嬰兒車和八百塊的嬰兒車相比,大概就是寶馬和飛度的區別,目的既然是爲了代步,唯一的選擇標準應該是和家庭收入相匹配。

給孩子最好的,永遠是一個悖論。我想分享的是:

與其問自己的錢去哪兒了,不如問自己的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其實有時候需要那些名牌衣服、進口玩具的是大人。小孩子要的很簡單,就是爸爸媽媽陪我、迴應我、關注我。

樂高很貴,但牙籤插小西紅柿也一樣能玩搭建,有父母陪伴的話,後者肯定更好玩。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是成本最低的擴大見識、打破階層壁壘的途徑。

消費行爲考驗分辨力,會賺和會花同樣重要。找到優質資源、有信息甄別的能力以及內心篤定,瞭解孩子和家庭的真實需求,才能少花冤枉錢。

最後,還是繼續努力掙錢吧。

結語

記得小時候和媽媽一起逛菜市場第一次見到芒果,我當時特別想要,但我媽因爲價格太貴拒絕了我的要求,然後我就大哭着回了家。其實這件事在我的腦海中完全沒有留下任何印象,但是在我長大了以後,我媽常常主動說起這件事,每次都很懊悔:“你說我當時爲什麼就不給你買呢?芒果再貴能貴到哪兒去啊!”

其實“經濟壓力”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父母一廂情願的感受,認爲自己窮的父母,反而更容易出於補償和虧欠的心理,給孩子提供超出家庭實際情況的條件。但是這麼做,風險卻很高。(如果你還記的新聞裏那個因爲買不起蘋果手機而給女兒跪下的母親。)

無條件的愛比不切實際的滿足,要重要的多。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