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爲什麼總是搖頭說不?家長該怎麼做?

寶寶爲什麼總是搖頭說不?家長該怎麼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總是搖頭說不是怎麼回事?爲什麼孩子總是搖頭說不呢?今天,我們來說說 10~12 個月左右,寶寶自我意識逐漸成熟,開始和爸媽們「唱反調」,寶寶鬧脾氣,爸媽們該怎麼辦呢?

隨着寶寶長到 10~12 個月,媽媽們都會不禁感嘆:愛笑的「天使寶寶」蕩然無存。

媽媽們還會發現,寶寶開始頻繁搖頭表示「拒絕」,和你對着幹,也會甩開大人伸過去的手,不讓幫忙……

媽媽們不用太焦慮,寶寶的這些表現都是自我意識成熟的信號喔~

寶寶愛照鏡子

是認識自己的信號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比以前更加喜歡照鏡子。

寶寶會開始在鏡子前東張西望,搖頭晃腦,喜歡用不同的部位去試圖觸碰鏡子裏的自己,伸手摸一摸,用頭碰一碰,咿咿呀呀看自己說話的樣子,甚至有時候還要伸出小舌頭去舔一下。

這是寶寶開始認識自己的好時機。

媽媽可以陪着寶寶照鏡子,摸摸寶寶的鼻子,告訴寶寶這是你的鼻子,摸摸媽媽的鼻子,告訴寶寶這是媽媽的鼻子。

寶寶也會慢慢知道,哦,那就是「鼻子」,原來我的鼻子長這樣。

除了認識身體部位,媽媽也可以帶着寶寶,在鏡子前面認識自己不同的表情。

寶寶哭了,我們可以帶着寶寶照照鏡子,告訴寶寶,這就是哭泣;寶寶笑了,媽媽可以告訴寶寶,寶寶很高興,在笑。

媽媽也可以嘗試着做不同的表情,告訴寶寶這是「生氣」,這是「不可以」,這是「委屈」……自然而然地,就能讓寶寶體驗和認識到各種情緒。

寶寶爲什麼總是搖頭說不?家長該怎麼做?

寶寶拒絕大人的幫助

是意識到自己的「威力」了

媽媽會覺得寶寶忽然間變得不那麼乖巧可愛了,總是喜歡拒絕大人的幫助。

媽媽不用太擔心,寶寶不按照媽媽的「劇本」去做事情,從順從、不提要求,到學會拒絕、選擇、甚至哭鬧,這恰好是一種成長的表現。

這個階段,寶寶對於自己的變化和能力,經常會得到全新的感受。

比如,寶寶自己搖了搖鈴鐺,鈴鐺就會發出聲音,按一下音樂盒,就會發出音樂……慢慢地,寶寶對自己的「能耐」會更加自信,也更喜歡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

這個階段的寶寶,有一個特別的本領——「情緒的社會性參照」。

當寶寶處在一個不確定的情況下時,會從主要照料者——媽媽那裏尋找、獲取情緒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的行動。

簡單來說,寶寶會意識到,媽媽的不同表情和自己要做的某些事情是有關係的,這正是寶寶對情緒、社交的學習,也是成長過程中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因此,寶寶在表示「不」、「拒絕」的時候,媽媽們不用勉強寶寶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過度妨礙,反而會造成寶寶不敢探索、膽怯、敏感。

更何況,寶寶很聰明,通過觀察媽媽的表情和反應,最終自己就會明白什麼事情不能做了。

哭鬧是寶寶的自我表達

之前只會因爲餓了、尿了才哭的寶寶,現在也會因爲「小情緒」哭鬧。

這時候,媽媽們需要耐心觀察寶寶行爲表現,找到寶寶哭鬧的真實原因,及時安撫,幫助寶寶安穩地度過這個階段。

有時候,寶寶會因爲努力去做一個事情,但卻沒能完成而大聲哭鬧。比如,寶寶想要把玩具塞到瓶子裏,因爲方向不對,哇哇大哭。

這個時候,寶寶可能只是耐心不足,加上不知道如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媽媽們可以嘗試着帶着寶寶一起完成這個遊戲,試着幫一點點,讓寶寶體驗到勝利的喜悅。

有時候,寶寶會因爲被禁止做一些事情,不開心而哭鬧。比如,寶寶有時候想要去拿大人切水果的刀,大人不給,就大聲哭鬧。

這個時候的哭鬧,更多地是表達一種不滿,但對於這些危險的事情,媽媽可以堅持說「不」,用堅決的表情告訴寶寶:「這個事情不能做」,如果媽媽妥協了,寶寶以後的哭鬧可能就會變成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

遵循成長規律

寶寶最需要的是耐心和陪伴

在寶寶自我意識逐漸成熟的過程中,會逐漸地、愈發地意識到,自己是和媽媽不一樣的人,自己有獨特的「本領」,更加願意憑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這個過程,肯定會有一些哭鬧和不配合,讓媽媽頭疼的是,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是讓寶寶哭呢還是及時安撫?哪些要求該滿足,哪些行爲又要堅決拒絕呢?

的確,當媽媽們看到別人家的娃似乎都是「天使寶寶」,而自家的娃卻又哭又鬧,媽媽們會焦慮,會手足無措,甚至發脾氣,也可能會急於聽從「經驗人士」的建議,迫不及待地嘗試一下別人的方法,甚至不小心揠苗助長。

但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完全能複製的「成功經驗」,就好比仙人掌喜歡生長在沙漠,而海草喜愛生長在海底,沒有最好的辦法,只有適合自家娃的方法。

媽媽需要管理好自己情緒,耐心觀察寶寶的信號,去了解寶寶哭鬧背後的真實原因,陪寶寶一起度過成長中每一個重要階段。

孩子的成長需要找到他自己的方式,家長需要做的是耐心和陪伴。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