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婚姻家庭 > 界限感,纔是家庭關係和諧的基礎!

界限感,纔是家庭關係和諧的基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的一位剛生完孩子的北大學妹前兩天在羣裏感嘆:“曾經,我以爲拼學歷、拼能力就能許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直到生完孩子,婆婆空降到原本輕鬆溫馨的小家,徹底打亂了以往輕鬆和諧的生活。

我的一位剛生完孩子的北大學妹前兩天在羣裏感嘆:“曾經,我以爲拼學歷、拼能力就能許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直到生完孩子,婆婆空降到原本輕鬆溫馨的小家,徹底打亂了以往輕鬆和諧的生活。

懷孕就計劃是請育兒嫂的,但是老公卻一直覺得,花這個錢還不如讓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一是自己家人,決無二心;二是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可以花在早教班啊口語班之類的,更有意義;三是婆婆單身多年,和我們住一起也有個照應。這樣商量下來,我也覺得挑不出什麼刺,就答應了。

界限感,纔是家庭關係和諧的基礎!

但在我意料之外的是,婆婆有些強勢的讓我招架不住,比如插手於育兒的各種細節,悄悄給孩子吃老家的偏方補身體;在我面前總是倚老賣老,吩咐我做家務,卻阻止自己的兒子做任何瑣事;隨意進入我的房間從不敲門,卻絲毫不覺得侵犯了我的私人空間……爲此我和老公之間的爭執也越來越多,他覺得他媽培養他這麼多年非常不容易,我們作爲小輩應該多體諒孝敬,不該抓着細節不放,甚至指責我對婆婆的態度和對我媽也完全不一樣,我也有很大的問題……”

一位未婚男同學忍不住在下面補刀:“讓兩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女人長期共處一室,真是人爲把生活調整成了困難模式……”

極具亞洲特色的婆媳關係,其本質還是在於多數婆婆從來都不把自己當外人。

可能很多未婚的人會問:既然這樣,每天都焦頭爛額很痛苦,爲什麼不乾脆分開?

成爲媽媽之後,我們都有很多的無奈:

— “如果我辭職全職三年帶娃,我不確定自己能夠坦然面對365天柴米油鹽又沒有獨立收入的日子。”

—“這年頭保姆太貴還頻頻爆出虐童事件,不放心也不具備雄厚的經濟實力。”

—“學區房又漲價了,身爲媽媽,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具備更好的賺錢能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生完兒子,婆婆笑容滿面一臉滿足,可是我就像是完成他們家傳宗接代任務的一個工具,凡事都得靠邊站,關鍵時刻老公的‘巨嬰癌細胞’卻迅速擴散,他們母子聯手活生生把我一個文藝女青年逼成了河東獅。”

……

界限感,纔是家庭關係和諧的基礎! 第2張

是啊,本來我們對婆婆應該是充滿感恩的心的,畢竟如果沒有她老人家的幫助,我們將會面臨很多現實的困境。

但是當婆婆真正踏進家門來幫忙帶孩子,我們才發現,由於整個社會在快速進步,兩代人在生活觀念和習慣上何止是有代溝,簡直就是鴻溝。婆婆們大多還停留在用經驗和所謂的偏方把孩子拉扯大就行,而我們卻已經在步步爲營地計劃着孩子未來十年的國際化成長方向;婆婆還以爲媳婦是兒子的附屬品,媳婦卻早已大踏步邁進女權時代。

如果這時候再多一個經常神補刀的老公,那一切只能變得更糟。

起初,我們因爲育兒理念和生活習慣差異,雙方內心開始產生芥蒂。

慢慢的,我們發現越來越不想回家,一到家就是各種雞毛蒜皮。

最後,我們痛苦地發現:婆婆彷彿成爲自己內心一道過不去的坎,自己越來越像這個家的外人了。

結構式家庭治療流派的鼻祖米紐欽的重要理論之一就是:大的家庭系統是由不同子系統組成的,每一個系統都作爲一個更大的系統的部分而存在,同時又包含更小的子系統。家庭邊界就是這些子系統之間的心理界限。

其實,婆婆踏進家門的第一天時,她心裏也是沒有標準的。兩個年齡差幾十歲的陌生女人,本來就有着完全不同的三觀和生活習性。如果我們能在一開始就別把責任全部推到婆婆身上,自己也承擔相應的、甚至是主要的養育責任,可能更容易形成一種良性的相處模式。

比如:工作日白天可以由婆婆幫忙照看孩子,但下班後和週末要自己多帶孩子;比如孩子的養育、教育問題,最好一開始就跟婆婆進行溝通,爭取統一陣線;比如遇到問題客客氣氣地告訴婆婆,自己的想法是怎樣的,這樣應該會對孩子和大家都好,希望得到她的體諒和支持……

那麼在一次次有理有據有節的溝通過程中,將會慢慢形成一個合理、有序、有邊界感的相處模式。

界限感,纔是家庭關係和諧的基礎! 第3張

幸福的家庭大多遵循科學經營理念:家庭層級的核心是自己和配偶,次級纔是自己的核心家庭與子女/雙方父母/兄弟姐妹的家庭。

對於婆婆,我們必須清楚:

感恩不等於放手。婆婆爲我們分擔帶娃的壓力,我們心懷感恩,再加上孝順老公的勸導,於是,在面對一些意見不同時,我們很容易選擇順從。但時間久了,當婆婆習慣性地掌握家中大權,以爲這個家自己是“皇太后”時,你突然提出,不能再聽她的了,她會不解:“我這麼辛苦,你以前還知道體諒我,現在孩子大了,你就這樣對我了?”婆媳矛盾由此爆發。所以,養育孩子的主權,任何有關孩子成長的原則性問題的決定權,最好從一開始就掌控在自己手中。就像李小璐賈乃亮對待女兒甜馨一樣,就算工作再忙、爸媽再積極幫忙帶孩子,也依然儘可能地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而不是將責任和義務推給老人。

感恩不等於一味遷讓和無原則妥協。比如婆婆堅持給孩子穿開檔褲,悄悄給孩子的白開水裏加糖,我們需要多找婆婆能接受的溝通方法,以柔克剛,目的還是要捍衛科學育兒的理念,這和感恩婆婆辛苦幫自己帶孩子並無衝突。在一次次的堅持中,婆婆會慢慢認同你的理念,認識到孩子的版權歸兒子和兒媳所有,這種難以插入其中的距離感和界限感,纔是不動聲色和婆婆達成和解的最佳方式。

界限感的建立需要老公的配合。電視劇《虎媽貓爸》裏總是和稀泥的爸爸,就是一個錯誤的典範,遇到問題時,他習慣性遊走在老媽和老婆之間不肯表明立場。如果他願意和妻子一起與親媽建立起界限感,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那麼老人干預孩子上小學、買學區房等矛盾就不會被激化,夫妻倆也能平靜美好地生活。

界限感,纔是家庭關係和諧的基礎! 第4張

“誰的媽誰去溝通”,就算婆婆心裏清楚這主意是你出的,但因爲出自兒子之口,其副作用也會降低很多。

但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就和老公逼自己一把,離開婆家或婉言謝絕婆婆的好意,自己全權承擔帶孩子責任吧。

說到底,適當的界限感,纔是婆媳關係相處的根本要求。

保健知識
母嬰用品
婚姻家庭
社會公益
跳蚤市場
十二星座
娛樂明星
寶寶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