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對症下藥 解決“獨二代”陋習

對症下藥 解決“獨二代”陋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症下藥 解決“獨二代”陋習

導讀:你的寶寶是獨二代嗎?根據獨二代寶寶的具體情況,媽媽們在教育寶寶時要有特別的注意事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們家的獨二代寶寶。

第一代獨生子女漸爲人父母,於是,“獨二代”便產生了。伴隨“獨二代”的成長,諸多問題呈現出來。從家庭教育和生活習慣的角度出發,根據調查,目前“獨二代”寶寶較普遍的存在着6個壞習慣。如果不盡快解決“獨二代”身上這6個壞習慣,若干年後,必將發展成爲諸多難以解決的社會“大”問題!

壞習慣1 :霸道

案例:陽陽是家裏的小霸王,只要他看到的東西,就都是他的,如果別人稍有“侵佔”,他就不滿意,還要大聲叫嚷:“這是我的!”,以此向別人發出警告。別人乖乖退縮,他就得意洋洋;一旦別人不理會他的警告,那麼他就會馬上使出他的殺手鐗——大哭大鬧,鬧到你屈服爲止。這樣的“霸王戲”天天在陽陽家上演。奶奶剛買菜回來,想在沙發上歇一會,屁股還沒挨着沙發,坐在上面看電視的陽陽立刻大叫起來:“不許坐,我的沙發!”奶奶可不敢惹他,只好嘆着氣遠離沙發。媽媽下班回來,瞄了一眼電視,陽陽又叫了起來:“我的電視,不許看!”樓下的小妹妹上來玩,可是霸道的陽陽宣稱這些玩具都是他的,不讓人家碰,小妹妹只能悻悻地走了。

點評:“獨二代”寶寶的家庭模式一般都是4個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2人和1個寶寶。“獨二代”寶寶長期生活在“大家圍着轉”的家庭環境裏,家庭經濟狀況普遍較好,父母長輩對其大多處於服從地位,千方百計地滿足他們的各種願望和要求,就會讓寶寶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養成爲所欲爲,霸道的不良品質。

對策:要改變這種現狀,做父母的就必須學會把“溺愛”變成“逆愛”,絕不再處處順着寶寶。並且,要早早讓寶寶進入社交圈,不要老是把寶寶關在家裏,多多請社區裏的寶寶,鄰居的寶寶到家裏做客,鼓勵寶寶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交朋友,分享玩具和食物等等。

壞習慣2:懶惰

案例:小學生果果早晨起牀,先伸一隻胳膊,等着媽媽給穿衣服,等媽媽給穿完後把媽媽推一邊去,“您完成任務了”,另一隻袖子得爸爸給穿,一件衣服倆人穿,這叫“一主二僕”。

點評:“獨二代”寶寶不僅很少做簡單家務勞動,每天從事勞動的時間也非常短暫。最近調查發現:0分鐘的佔9.7%;1~10分鐘的佔47.3%11~20分鐘的佔27.2%,21~30分鐘的佔11.9%;31~60分鐘的2.8%,1小時以上的僅1.1%。寶寶每日的平均勞動時間僅11.32分鐘。20世紀90年代初相關機構就出過這樣一份調查結果:美國寶寶每天勞動時間爲1.2小時,韓國0.7小時,英國0.6小時,法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而中國寶寶僅爲0.2小時,即12分鐘!

對策:生硬指使寶寶幹活效果也不會好,不如遊戲一般地搞個“家務勞動承包制”,讓寶寶分擔家庭一部分家務勞動。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爲方式教給寶寶。以便於寶寶在社會上成長,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

壞習慣3:愛吃零食

案例: “獨一代”媽媽陳女士說:“我從小就喜歡吃膨化食品,吃飯卻不是很積極。現在我的孩子已經4歲了,孩子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給他喂點兒零食,他就不哭鬧了。時間一長,孩子吃零食、喝飲料比我還兇,卻不喜歡吃飯。但是我覺得愛吃零食並不是什麼大事兒,老人們有點兒小題大做了。

點評:杭州教育部門的調查顯示,有72%的小學生對零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有62.7%的學生“經常吃零食”,有50%的人認爲吃零食比吃飯“有味道””離不開零食”。寶寶特別饞,看到電視廣告裏有什麼好吃零食的就非得吃到嘴裏不可,當然家長也捨得給買,壞習慣就這麼慣下了。

對策:教育寶寶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對於愛吃零食,家長的影響對寶寶是很重要,許多“獨一代”在身爲父母的同時剋制不住自己的一些壞毛病,將這些壞毛病帶給了寶寶。有的家長雖然口頭上告訴寶寶不要偏食、要按時吃飯,但是卻往往忽略了自身對寶寶的影響。幼兒時期健康飲食是一生健康的起點。以身作則之外,父母還要下定決心,對寶寶的飲食強制定時定量,對零食進行把關。

壞習慣4:任性

案例:每天從幼兒園回來後,玥玥就會去街心花園和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每次都是奶奶陪着,要玩一個小時才肯回家。有一天放學比往常晚了半個多小時,奶奶就告訴她必須在5分鐘內回家。玥玥聽到後,她就跑得遠遠的。奶奶想伸手抱她,她卻一把抓住滑滑梯的欄杆開始大喊大叫。奶奶嘗試着掰開她的手指,她竟然像殺豬似地尖叫。

點評:不少寶寶一犯起牛脾氣來,十匹馬都拉不動。一不高興就敢把飯碗摔到地上。據調查,不同程度任性的寶寶佔62%,有些寶寶任性得想怎樣就非得怎樣,誰說也不行。不少家長面對“小犟牛”束手無策。

對策:爲什麼現在任性寶寶這麼多?一句話,從小慣的。家長退一步,寶寶便進一步,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在原則問題上家長一定不要妥協。作爲一種性格特徵,任性有很大的後天因素。你是不是孩子剛一哭鬧,就心軟了,就百依百順?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發展下去時,再想解決就很難辦了。孩子會很敏銳地抓住時機,學會影響父母,甚至要挾父母。所以,必須從很早就注意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不給孩子學會用任性要挾父母的機會。

壞習慣5:野蠻

案例:兒子動不動就愛打人,我們批評過他很多次,可就是改不了。小區的小朋友基本上都捱過他的打,看到他來,都躲得遠遠的。現在孩子沒人玩了,就整天在家摔打玩具。還有些寶寶行爲野蠻,表現在對人吐口水、罵人髒話,破壞公物、搶別人東西,亂扔雜物,在餐廳高聲說笑,在劇場有連喊帶叫等等不文明行爲

點評:寶寶需要知道界限在哪裏,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寶寶反而沒有安全感。如果我們對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點滴不良習慣容忍遷就,不加指正,他的性格就往往會向不良方向發展。

對策:對寶寶的這種野蠻行爲,家長一定要嚴肅及時地予以糾正!傳統型教育者的居高臨下的姿態,總是對寶寶說不準做什麼……,這種負面的口氣只會將注意力引向並集中於負面的行爲,而寶寶仍然不知道好的行爲是什麼,自己應該做什麼。積極的說法是用美德修正寶寶的行爲,告訴他正確的行爲,當父母否認寶寶的感覺時,寶寶覺得他得不到理解。只有當寶寶的情緒被接納,他的感覺舒暢了,他的行爲纔會良好,因爲寶寶是生活在感覺的世界裏。

壞習慣6:磨蹭

案例:天天干事特別磨磨蹭蹭,在幼兒園吃飯最後一個吃完的一定是他,在家裏吃飯第一個上桌子的是天天,最後一個吃完的還是他,早上幼兒園穿衣服磨,拿東西磨,幹什麼都磨,磨得媽媽直起急。媽媽每天早上都連喊帶叫,“快點!”可寶寶還是慢條斯理,一點兒不着急。

點評: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磨蹭。其實,每個家庭裏都有一個小磨蹭。成人在自己制定的時間表裏忙忙碌碌、來去匆匆,然而,孩子則生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裏,根本無法理解時間的緊迫性。即使你磨破嘴皮,講了一大堆道理,他們依然我行我素,這簡直讓大人傷透了腦筋。

對策:要教會寶寶合理分配時間,且制定“獎快罰慢”的措施。告訴寶寶行爲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寶寶可能要犯錯誤,家長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寶寶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家長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他的磨蹭將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並且必須讓他承受這樣的後果,家長必須嚴格執行你的管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寶寶的磨蹭習慣。

除了這6大壞習慣以外,“獨二代”寶寶還有一些小問題,如自由散漫、依賴心重、馬虎、愛攀比、不孝敬長輩等等。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的教育,0-6歲是寶寶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小習慣決定大未來,獨一代父母們要抓住一切機會,以身作則,培養“獨二代”寶寶的良好習慣,讓良好習慣成就寶寶的美好人生。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