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家長教育孩子這兩種情況不合適

家長教育孩子這兩種情況不合適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天生的活潑好動,有些孩子就是喜歡愛搗亂,所以難免會犯錯誤,這時家長會好好的教育,那麼你知道哪些情況下教育孩子反而會影響孩子嗎?一起來看看吧!

在孩子犯錯之後,許多家長明知道孩子不能體罰,但依舊無法抑制自己憤怒的心情,好好“教育”了孩子一番。

其實提起打孩子這件事,家長們的態度往往呈現兩種極端化。一種是地址家長打孩子的行爲,覺得家長應該把孩子當做個體看待,而不是家長的附庸品,但另一批家長覺得,孩子就應該打,而且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不打不成器。

其實對於孩子能不能打這件事,也是要看國情的,不能全程接盤上個世紀的育兒方式,也不能完全消防西式教育,最好是將兩者結合。知道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不能不打,但也不能一直打。

家長如果覺得不得不教育孩子的話,一定要避免在這兩種情況下教訓孩子,否則不僅無法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最終無法改正錯誤,反而矯枉過正。

家長教育孩子這兩種情況不合適

第一種是在大庭廣衆下教育孩子。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不管現在是怎樣的處境,自己脾氣一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始教育孩子。

其實孩子的自尊心比大人所想的還要強,況且孩子的羞恥心是很強的。家長在大庭廣衆之下打孩子,無疑是反覆扇一個人的臉,這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創傷是非常大的。

有些家長意識不到這樣做的嚴重性,也根本不顧及孩子內心的想法,絲毫不給孩子尊嚴,導致孩子對家長產生仇恨心理。而這種仇恨心理是不會隨着時間減少的,孩子即使在二十、三十歲的年紀依舊會記得。

所以在大庭廣衆之下,無論孩子做了什麼錯事,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但是對孩子批評教育問題只有回家才能進行,不能當着別人的面就教育孩子。

第二種不能打孩子的情況,是孩子非常恐懼的時候不能打,這時候孩子心理是非常脆弱的,非常需要安慰,而不是受到責罵。

比如說家長帶着孩子逛街,孩子亂跑差點兒被車撞到,這時候家長不能責罵孩子不看路,而是確認孩子沒有出事,先安慰孩子。

因爲這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安慰,這是教育孩子,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所以只有等孩子鎮定下來之後再教訓孩子,這樣孩子也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即使被打也是心甘情願的。

打孩子還是有技巧的,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都是有說法的。打不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但是不打也並不代表着能教育好孩子。

家長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該打孩子,什麼情況下不該打孩子,孩子才能不會因此產生心理陰影,成長也就不會受到影響了。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