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0年的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0年的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又叫五月節,是一個流傳較廣的民俗性節日。2020年端午節是6月25日 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初五。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0年端午節是6月25日 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初五。

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又叫五月節,是一個流傳較廣的民俗性節日。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殞身,端午節便被染上了愛國主義的色彩,有了紀念的意味。實際上,端午節的起源比我們能夠想象的時間要早得多,不僅可以追溯到三代時的禊禮,甚至是更古老的先民生殖習俗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0年的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大習俗,至於賽龍舟這個習俗從何而起,還是來源於歷史典故。根據古時傳說,屈原含冤投江之後,楚國人十分悲傷,他們相信楚原是忠心賢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

然而當他們奮力到達洞庭湖時卻不見屈原的蹤跡了,他們擔心湖中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借划龍舟來驅散湖中的魚。後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有賽龍舟活動,賽龍舟之習俗盛行於當時的吳、越、楚三國。之後人們以端午賽龍舟的方式來祈禱風調雨順。

2、吃糉子

端午吃糉子也是一個重要習俗,糉子又被稱爲“筒糉”、“角黍”,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每個地方的糉子口味和餡料都有所不同,糉子最初爲了祭祀祖先神靈,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們不忍心江中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向江中的魚蝦投入糉子。

糉子的起源遠早於屈原時期,爲了紀念屈原,後人才堅持端午吃糉子,慢慢就形成了這樣的習俗。吃糉子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盛行,也是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3、佩香囊

端午節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習俗據說有避邪驅瘟的含義,而在南方,年輕男女還會通過香囊來表達各自的愛意。香囊形狀萬千,小巧可愛,但它不僅僅是裝飾品而已。香囊內通常會裝有中草藥、香藥、硃砂、雄黃等,具有驅蟲防病的功效。外面由絲布包着,再用彩色絲線纏繞固定,最後再用綵綢刺繡,五顏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奪目。

4、懸艾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驅趕蚊蟲、提神醒腦。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家裏打掃乾淨之後,將艾葉插在門楣上。艾葉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體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掛艾葉的習俗,但是區別於作用不一樣,南方利用艾葉祛邪祛病,而北方進行避毒避惡,其藥理相通,都起到殺菌防病的作用,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

5、系五彩繩

五彩繩又稱爲五色絲、五彩絲,中國古代時期崇敬五色,五彩繩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剋,蘊含着吉祥如意。所以端午節那天長輩們起牀第一件事就是將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繩不可以弄斷或者丟棄,據說佩戴五彩繩的孩子可以消災避難,以防蛇蟲傷害。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0年的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第2張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糉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種祭祀用食品。糉子的來歷是什麼?你或許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和紀念屈原有關,但是你知道吃糉子的來歷是何時開始的嗎?而糉子爲什麼要用葉子包起來嗎?人們爲什麼要把糉子扔到水裏面去?其實這些由來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糉子用作祭祀,並不自祭祀原屈原。糉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靈。東晉範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糉子。所謂‘角’,是指古代祭祀時最高級的供品爲牛,糉子的形狀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種黃黏米。用穀物製成的‘角黍’代表‘陽’;包角黍用的‘菰葉’(糉葉)爲‘陰’,陰陽結合,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0年的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第3張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