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讓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妙招

讓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妙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的成長導師,應該關注孩子成長的心理是否健康發展,怎樣做才能建立寶寶的健康心理呢?

讓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妙招

兒童時期孩子們身體發育,智力和性格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孩子身心是否健康,會直接影響到他日後的成長。同時,孩子的健康心理有利於鍛鍊他的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能力的發展,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現在的家長們都很注重對孩子的培養,以孩子爲重心,但是,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嗎?快來看看建立兒童健康心理的十大妙招吧!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一:不要過分關心孩子

情景:5歲的明明在家裏倍受寵愛,吃飯前媽媽總要問他:“明明,今天想吃什麼呀?你要什麼媽媽就做什麼。”吃飯的時候總會先給明明夾菜,好吃的都給他。有一次,媽媽給明明夾完菜,又給自己夾了一隻大蝦,明明看到了,生氣地命令媽媽:“不許吃!這是我的!”

從小家長總會處處寵溺着孩子,什麼都是孩子爲先,好吃好喝都讓給孩子,可是爸爸媽媽這樣一味的謙讓,容易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爲中心,認爲什麼都是自己的,也不懂得尊重長輩,更不用說孝順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喲!

父母寵愛孩子是好事,但是也不能過分溺愛,對孩子過分的關心會讓他變得更加自私,而且長大後也不懂得照顧爸爸媽媽,阻礙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明明媽媽可以讓明明選擇自己喜歡的菜,但是不要一味地謙讓他,要讓他自己夾菜,而且也要鼓勵他給爸爸媽媽夾菜,媽媽可以說:“明明,媽媽好想吃蝦啊,可是夾不到,怎麼辦呢?”這時候,聰明的明明也會學着媽媽,自己給媽媽夾一隻大蝦。這樣慢慢地引導,他就開始懂得像個“小大人”一樣照顧別人呢。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二:不要賄賂孩子

情景:剛吃完晚飯,上了一天班的媽媽好累呀,想讓6歲的靜靜幫忙擦桌子,打掃一下家裏的地板,可是靜靜卻不理媽媽,自己高興地看電視。這時候媽媽走過來,給了她一張五塊錢,對靜靜說:“靜靜乖,媽媽給你五塊錢,幫媽媽做做家務吧!”靜靜看到媽媽給零用錢了,才乖乖地幫媽媽幹活了。

從小就用物質獎勵來賄賂孩子做事情,像是每洗一次碗就有5塊錢的零花錢等等,這些方法雖然短時間內可以激勵孩子主動幫忙,但是賄賂的次數多了,孩子容易形成做什麼事都要報酬的觀念,以後到學校裏,會不會連值日打掃教室也要報酬呢?這樣可不利於孩子從小樹立助人爲樂、熱愛勞動的品德。

要讓孩子樂於做家務其實還有其他方法,比如說媽媽可以給孩子設置一些小比賽,比如哄靜靜說“靜靜,我們來比賽誰先把桌子擦乾淨好不好呀?誰擦得慢明天就要繼續擦桌子哦!”用這樣一些小比賽來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她快樂地幫助爸爸媽媽等等。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情景:樂樂的媽媽可寵着樂樂了,每天都要跟樂樂待在一起,和他一起玩一起看電視一起做作業……形影不離。有一次樂樂把幼兒園的小朋友帶到家裏玩,媽媽更高興了,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而且還陪着樂樂跟他們一起玩“過家家”,可是小朋友們玩了一會就要回去了,樂樂也變得悶悶不樂……

爸爸媽媽親近孩子是好事,但是不能一直“粘着”孩子,什麼事情都要跟着他,容易讓孩子覺得束縛,而且讓他少了和同齡人一起玩耍的樂趣。樂樂和他的小朋友們之所以會覺得沒趣,就是因爲媽媽一直跟他們待在一起,他們覺得沒有小空間了。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也需要常常和同齡的夥伴一起玩耍,在與小朋友的交流中孩子也能慢慢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處理和小夥伴之間的關係等等,對於日後的人際交往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樂樂媽媽應該學會“放手”,給樂樂足夠的自由空間,鼓勵他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在小朋友來家裏玩的時候,媽媽大可以忙自己的事情,讓樂樂學會像“小大人”一樣招待客人。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

情景:童童已經6歲了,可是什麼家務活都不會做,媽媽又煩惱又無奈。一聽說鄰居的小孩已經能自己拖地板了,媽媽也迫不及待要鍛鍊童童。晚上剛吃完飯,媽媽就命令童童去拖地板,還一直抱怨:“鄰居家的孩子5歲就會拖地板了,你都這麼大了,也應該會了!”童童只好笨手笨腳地搞起清潔,可是卻把地板弄得到處是水……

爸爸媽媽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認爲別人家孩子會的事情,自家的孩子也要會,所以常常不知覺地勉強孩子做一些他不能勝任的事情。像童童的媽媽,二話不說就讓童童去拖地板,卻沒有教童童怎麼做,結果只能一團糟,而且還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讓他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其實,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養起來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變得自卑。爸爸媽媽們可以鼓勵孩子嘗試一些新的事情,但是在嘗試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陪着他,教他怎麼做才更好,孩子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下一次在放手讓他去做,他不僅能做得更好,也能增加孩子的信心,一舉兩得呢。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情景:丁丁的學習成績可好了,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可是有一次,丁丁考試退步了,回到家裏爸爸一見到試卷,就生氣地邊打邊教訓他:“你最近是不是不認真學習了,怎麼成績考得這麼爛,這樣下去你就變成倒數第一了!”丁丁委屈得大聲地哭起來。

孩子無意間犯了一點小錯誤,或者成績有所退步是很正常的,爸爸媽媽應該冷靜地對待,不要對孩子太嚴苛,要求他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要打罵他,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被羞辱的感覺。如果爸爸媽媽常常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孩子,長大後他可能會變得性格孤僻,對人缺乏信任,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等。

發現丁丁成績退步了,爸爸應該先穩住自己的情緒,可以讓丁丁自己分析一下這次退步的原因,然後告訴他:“丁丁平時成績都很好,這一次退步是給丁丁一個提醒,提醒丁丁要更加認真學習了,知道嗎?”通過跟孩子的交流,讓孩子學會正視自己的問題,並認真地改正好,這樣可比打罵更有效呢!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六:不要欺騙孩子

情景:下班回家,爸爸好累好累,想回房間好好休息,這時候安安跑過來纏着爸爸跟他一起玩,爸爸只好哄他說:“安安乖,爸爸好忙,要回房間看文件了。”安安只好放開爸爸,自己乖乖地看書去了。過了一會,安安又跑到爸爸房間,想問讓爸爸教他認字,可是爸爸正躺在牀上睡得可香了。這時候安安一臉疑惑:“爸爸怎麼在撒謊呢?!”

有時候,大人會無意中說謊,即使大人的謊言有時是善意的,但是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說謊是壞孩子”,看到爸爸媽媽也在撒謊,他們會覺得疑惑,或者以爲爸爸媽媽也是在騙他們,這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也會慢慢地消失,更嚴重的是,孩子可能會學着爸爸媽媽撒謊了。

所以,爸爸媽媽即使爲了哄孩子而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也要小心不要讓孩子發現,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錯誤的榜樣,這樣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了信譽,而且也難保孩子有樣學樣。即使說謊被孩子發現了,也要及時地補救,比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剛剛撒謊了,丁丁不能學他,我們要批評他。”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七:不要當衆批評或嘲笑孩子

情景:7歲的曼曼已經開始上學了,可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會不小心尿牀,媽媽也不知道怎麼辦,見到鄰居的阿姨就開始和她聊起來問她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曼曼剛好放學回家,聽到媽媽跟阿姨的談話,默默地低下頭,覺得媽媽在嘲笑她,不喜歡她了。

很多父母喜歡跟親朋鄰居討論家裏小孩子的壞習慣,這種揭短行爲也會使孩子對父母失去好感和信任,覺得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自己了,以後也不跟爸媽那麼親了。更嚴重的則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損害他幼小的自尊心。

其實,每一個人,即使是小孩子,都有他的個人隱私,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隨意干涉。因此,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牽涉其個人私事或隱私,大人應予以尊重,千萬別向外人揭短。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情景:小美從小就很乖巧,大人們可喜歡她了,做什麼事都誇獎她。小美幫媽媽洗菜,吃飯的時候奶奶總會誇她:“小美就是棒,把菜洗得這麼幹淨,更好吃了!”小美幫爸爸遞公文包,奶奶也會誇她:“我們家小美就是乖,都懂得照顧爸爸了!”……因爲疼愛小美,奶奶沒事總會誇她幾句,小美聽到奶奶的誇獎,總是美滋滋地驕傲起來。

孩子做對了事情,大人們表揚他是沒錯,但是爲了一點小事或者孩子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就過分的誇獎他,容易讓孩子變得驕傲,沾沾自喜,甚至沾染上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這樣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從小就爲了收穫榮譽而表現,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虛榮,做什麼事情都以名利爲重了。

所以,大人們的讚許必須針對具體的事,而且要有根有據,讓孩子知道自己優點是什麼,同時感到大人們的讚許是真誠的,而不是虛的、哄他的。真誠的讚許能夠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做了好事受到表揚,他以後也會更樂意去做好事的。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情景:週末到了,爸爸媽媽準備帶着萱萱去郊遊,一大早,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叫萱萱起牀,還溫柔地親了一下她的小臉頰,對萱萱說:“萱萱趕緊起來,洗臉刷牙,我們要去郊遊嚕!”過了一會,媽媽回到房間,發現萱萱還在牀上,眼看就過了一個小時了,媽媽忍不住大聲的訓斥她:“都幾歲了,還賴牀!還不趕緊起來,怎麼那麼不聽話呢!”藏在被窩裏的萱萱被媽媽的呵斥嚇到了,只好乖乖地爬下牀洗臉刷牙去。

萱萱媽媽這樣前後的態度變化,足以給萱萱一個下馬威,讓她不敢再賴牀了。可是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總是這麼喜怒無常,前一秒還有說有笑,下一秒就翻臉生氣,很容易讓孩子的心理變得脆弱,變得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等。

其實萱萱賴牀的時候,媽媽可以嘗試着跟他講道理,比如可以拿她跟她熟悉的卡通人物作對比,說:“萱萱總是賴牀可不是好孩子哦,就跟灰太狼一樣,總是被喜羊羊教訓,萱萱要變成灰太狼嗎?”用這樣的小技巧,讓她意識到自己錯了,然後自己乖乖地起牀,改正自己的小毛病。

 建立兒童健康心理妙招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情景:濛濛的小學同學來家裏找她抄作業,濛濛媽媽一聽,馬上教育濛濛說“抄作業的壞學生的行爲,濛濛不能這樣做!”看到鄰居的小孩總是不愛乾淨,媽媽就馬上跟濛濛說“不講衛生的孩子是壞孩子,他這樣做是不對的,濛濛不要學他哦!”……

爸爸媽媽總覺得主動幫孩子解決難題,,可以讓他少走一些彎路,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學壞。但是仔細想想,父母這麼主動地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不讓孩子思考就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思維強加在孩子身上了,這樣做只會束縛他自己的思維,而且很容易讓孩子更依賴父母。

其實爸爸媽媽不用那麼急着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應該給孩子一點思考的時間,然後在慢慢地幫他分析他的處境以及如何處理問題。比如說媽媽可以在一旁看着濛濛會不會把作業借給同學,事後在慢慢地教導她“抄作業是壞學生,濛濛不能學同學這樣做哦!”多鍛鍊孩子判斷是非的思維,這樣他長大後纔不會輕易犯錯呢。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