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才能判斷寶寶要長牙了,什麼時候開始長牙,如何護理寶寶的牙齒等等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今天小幫爲媽媽們介紹全面的寶寶出牙知識,媽媽們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哦!

寶寶開始出牙的9大表現

1)疼痛:你的寶寶可能會表現出疼痛或者不舒服。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變得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留意下看看寶寶的臉頰上有沒有出現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都可能直接咬上去。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寶寶出牙的時間與順序

一般來說,寶寶的牙齒,下排牙齒先長出來,然後纔是上排牙齒,以下是寶寶長牙時間順序。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第2張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第3張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第4張


PS:有的孩子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麻麻們不用太擔心哦!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第5張

寶寶長牙時的不適症狀與護理
寶寶出牙不適症狀1:流口水

這個屬於正常現象,媽媽不用擔心。等到一週歲左右,隨口腔深度增加,吞嚥功能完善,流口水現象會慢慢消失。不過這個時期的護理工作還是必不可少的:

1) 唾液對皮膚有一定刺激作用,所以媽媽需要用柔軟的棉布及時幫寶寶擦乾淨口水。擦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否則容易擦破皮膚引起感染。

2)用小圍嘴圍在脖子上接納寶寶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溼衣服。

3)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發紅現象,可塗抹點收斂作用的藥膏。如果皮膚已經有點潰爛,則不宜自己用藥,一定要去醫院看醫生。

寶寶出牙不適症狀2:牙齦癢

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造成刺激,會有些不適,等牙齒都長出來,這些症狀就會消失。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緩解:

1)媽媽可每天用紗布蘸點涼水擦拭寶寶牙齦。

2) 可以買一些牙膠或磨牙棒之類的產品讓寶寶咬,一來可以緩解不適,二來還能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一舉兩得。

3) 因爲牙齦不適,寶寶可能會咬自己的嘴脣和舌頭,不但會咬傷自己,還會影響牙齒的生長,引起齙牙。媽媽應該多留心寶寶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寶寶咬嘴脣就要及時制止。

寶寶出牙不適症狀3:發燒

只要體溫不超過38℃,且精神好、食慾旺盛,就無需特殊處理。讓寶寶多喝些開水就行了;如果體溫超過38.5℃,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

寶寶出牙不適症狀4:腹瀉

當寶寶有腹瀉,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應暫時給寶寶停止添加其他輔食,以粥、細爛麪條等易消化食物爲主,並注意餐具的消毒;若腹瀉次數每天多於7次、且水分較多時,應及時就醫。

寶寶出牙不適症狀5:煩躁

出牙前的寶寶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症狀時,一般只要讓寶寶咬磨牙棒,轉移其注意力。另外,還可以在寶寶出牙時給他做臉部按摩,以放鬆臉部肌肉,也可起達到較好的效果。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第6張

寶寶長牙時的飲食與營養

一旦開始長牙,便應該逐步增加輔食稠度和品種,含較大顆粒的食物有助於咀嚼能力和牙齒即將萌出:

1)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蛋黃、果泥等輔食。

2)從8個月開始,製作的輔食可由泥狀變成碎末狀。

3)從1歲開始,製作的輔食就可以是小丁或小塊了。

PS:當然有的寶寶吃輔食的能力比較強,特殊情況需要特殊對待哦!

寶寶出牙的徵兆、時間、順序以及如何護理,太全了! 第7張

寶寶長牙時的口腔清潔

母乳或者配方乳中含有乳糖和碳水化合物,是細菌存活的能量來源,所以不要以爲小寶寶就不用刷牙哦!

清潔工具

潔牙工具仍可延續未長牙時使用的紗布、紗布巾、棉籤或海綿棒,也可以開始選擇合適的乳牙刷,刷頭要夠小,刷毛要夠軟。市場上也有專門的指套牙刷,也可以用來清潔牙齒。

清潔姿勢

媽媽坐在椅子上,把寶寶抱在腿上,讓寶寶的頭稍微往後仰,用乾淨的紗布蘸點清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跟長出來的牙齒。

清潔時間

每次餵養完都要清潔口腔或者讓寶寶漱口,每天早晚清潔一定要非常認真仔細,尤其是晚上臨睡前那一次清潔。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