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爲什麼痰多?痰咳不出來,會得肺炎嗎?

寶寶爲什麼痰多?痰咳不出來,會得肺炎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寶媽都提到寶寶嘴裏總有痰。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爲什麼寶寶會多痰,到底該怎麼辦?爲什麼寶寶有那麼多痰?寶寶痰多,主要是因爲鼻炎、鼻竇炎、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或細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很多寶媽都提到寶寶嘴裏總有痰。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爲什麼寶寶會多痰,到底該怎麼辦?爲什麼寶寶有那麼多痰?

寶寶痰多,主要是因爲鼻炎、鼻竇炎、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或細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尤其是小寶寶,早晨起來痰特別多,因爲一個晚上會堆積很多的痰在嗓子裏面。感冒好了,痰卻仍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1.與寶寶的呼吸系統生理特點有關

寶寶的咳嗽反射差,排痰反射不完善,纖毛運動功能差,清除力弱,如果痰黏稠,就不容易排出。

2.因鼻炎、鼻竇炎引起

炎症會導致鼻及鼻竇黏膜分泌大量黏稠的分泌物,經鼻纖毛運送至鼻咽並黏附於鼻咽處,導致咽部異物感,進而通過咳嗽咳出。

3.遷延性細菌性支氣管炎

寶寶感冒後出現痰鳴,咳嗽不劇烈,有痰時偶爾咳嗽,時間在1個月以上,是由細菌引起的支氣管內膜的持續感染。導致呼吸道分泌物明顯增多,總是有痰。

寶寶爲什麼痰多?痰咳不出來,會得肺炎嗎?

關於痰,這些疑問如何解?

1、痰多咳不出來會得肺炎嗎?

寶寶的免疫系統還不成熟,容易感冒受涼,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如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又因爲寶寶的呼吸系統發育不成熟,有痰不易咳出,很容易堵在咽喉、氣管內。此時,寶寶喉嚨裏會有許多黏稠的痰液咳不出來,呼嚕呼嚕作響,嚴重時臉也憋得通紅,若不排出,容易堵住呼吸道,痰液堆積還會引起中耳炎、肺炎,阻塞氣道,引起肺不張,嚴重時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痰嚥到肚子裏會有健康影響嗎?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正常人痰量很少,正常人的痰液是在不知不覺中嚥下去的,或通過咳嗽把痰排出,保持呼吸道自潔和通暢。

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呼吸道炎症導致產痰增多,內含很多細菌。一般來說,將痰嚥下去進到胃裏,人體的胃裏面有胃酸,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可以殺滅痰液裏面的細菌,不會造成感染。

但如果患有肺結核等嚴重的傳染病,由於結核桿菌的耐受力極強,不能完全被胃酸滅活,經常咽痰有可能導致腸結核的發生。

化痰的藥可以增量吃嗎?

有的家長認爲化痰藥是糖漿,不必嚴格按劑量服用,爲了使寶寶的症狀儘快緩解,有些家長會給寶寶加大用藥劑量,或增加用藥次數,還可能出現同時用幾種化痰藥的情況

用藥“增量”和“疊加”會導致不良反應,不僅不利於疾病的恢復,還可能造成極大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應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推薦的用法和劑量使用,如病情未見好轉,應諮詢醫生。

寶寶爲什麼痰多?痰咳不出來,會得肺炎嗎? 第2張

寶寶有痰,該咋辦?

拍背法

可在寶寶痰咳不出來時應急使用,幫助排痰。

在寶寶咳嗽的間隙,讓寶寶側臥或抱起側臥。寶媽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輕輕地拍打患兒背部。拍左側向左側臥,兩側交替進行。

拍擊的力量不宜過大,要從上而下,由外向內,依次進行。每側至少拍3-5分鐘,每日拍2-3次。

拍背法不僅能促使寶寶肺部和支氣管內的痰液鬆動,向大氣管引流並排出,而且可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支氣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癒。

飲水法

讓寶寶多飲水,尤其是23度左右的涼開水,對咽喉部有良好的溼潤和物理治療作用,有利於局部炎症的消除。

咳嗽嚴重的寶寶,常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

多飲涼開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釋,容易被咳出,利於止咳和祛痰。

同時,涼開水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使機體代謝所你生的廢物或毒素迅速從尿中排出,從而減輕其對呼吸道的刺激。

寶寶爲什麼痰多?痰咳不出來,會得肺炎嗎? 第3張

蒸氣法

將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寶寶,使其口鼻對着升起的水蒸氣並吸放,可使痰液變稀利於咳出,還可減輕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減少咳嗽。但千萬要小心燙傷,避免發生意外。這個方法也可以緩解鼻塞。

保持合適的溫度和溼度

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最好把室內溫度保持在18-22度這宜,但要注意,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孩子的身上。

相對溼度就保持在60%-65%,可用溼布拖地板的方法來增加房間的溼度,這有利於呼吸道黏膜的保持溼潤狀態和黏膜表面纖毛的擺動,有助於痰的排出。

Tips:

1)給小寶寶排痰時,可以將小寶寶橫向俯臥在你的膝上,然後有節奏地輕拍他的背部,鼓勵孩子把咳出的痰都吐到盆中;

2)孩子睡覺時可用幾個枕頭把孩子撐起,以防止分泌出的粘液滴落到他的喉嚨。嬰兒可在頭部的褥墊下放一個枕頭;

3)讓孩子有一個無煙的環境。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