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天氣寒冷,不少小朋友被髮燒糾纏,讓家長們很心疼、擔憂。此時,給孩子吃什麼樣的退燒藥更安全、有效呢?面對市面上各種退燒藥,很多家長都犯了愁。下面教大家如何選擇兒童退燒藥。

最近,天氣寒冷,不少小朋友被髮燒糾纏,讓家長們很心疼、擔憂。此時,給孩子吃什麼樣的退燒藥更安全、有效呢?面對市面上各種退燒藥,很多家長都犯了愁。下面教大家如何選擇兒童退燒藥。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第2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腋下溫度>38.5℃的兒童應使用退燒藥。適時讓孩子服用退燒藥主要有2個作用:其一,可以緩解孩子身體不適,幫助其正常飲食、睡覺,以便爲自身對抗疾病補充充足能能力和足夠的體力;其二,可以防範高燒引起高熱驚厥。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第3張

臨牀上,發生1—2次高熱驚厥不會給成孩子大腦發育帶來不良影響,大家不要太過擔心。但一定要警惕反覆高熱驚厥,以免致使孩子大腦發生損傷,避免病情加重發展爲複雜型高熱驚厥或者癲癇。提醒大家,對於有高熱驚厥的孩子,一旦其體溫達到38℃應考慮藥物降溫。需要說明的是,降溫的目的是爲了避免出現高熱驚厥,所以服用退燒藥並不是想要把孩子體溫降到平時的正常溫度,而是降低到<38.5℃。大家一定要明確這一點。

總之,一般孩子體溫>38.5℃應使用藥物降溫。若孩子有高熱驚厥史,要儘早用藥。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第4張

孩子發燒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家長有必要了解相關用藥常識。目前,全球廣泛使用,且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退燒藥主要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這2種。接下來讓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

△ 乙酰氨基酚

商品名:泰諾林、撲熱息痛、必理通、百服寧、安佳熱等。

優點:吸收好,見效快,一般口服30min即可退燒。且相對來說,副作用較小,安全性較高:對腸胃道刺激非常小,也不影響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無腎毒性。醫生習慣給2歲以下的孩子使用。另外,此藥物可於牛奶、果汁同服。

缺點:雖然退燒快,但持續時間較短,一般能控制退燒2—4h。無論是哪種劑型,副作用都差不多,若使用超出劑量或用量使用均會傷肝。

△ 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芬必得、恬倩、臣功再欣等。

優點:退燒作用更強,且平衡、持久,可控制退燒大概6—8h。若患兒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燒無效,或體溫>39℃可以考慮使用。

缺點:可引起輕微胃腸道不適,還可能引起耳鳴、頭痛、皮疹、凝血功能異常等情況。另外,過量服用可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癲癇發作等副作用。臨牀上,一般多用於3歲以上高熱的患兒。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第5張

TIP:任何藥物包括兒童退燒藥,經由醫囑才能放心給孩子服用。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第6張

若孩子睡覺了,那麼建議推遲服藥時間,因爲此時睡眠更重要。在給孩子用藥期間,大家還應注意一些事項:

你知道兒童退燒藥怎麼選嗎?一文看懂用藥技巧 第7張

? 體溫>38.5攝氏度再服用退燒藥

用藥期間應每隔1—2h給孩子測量1次體溫,若其體溫<38.5℃,可不用藥;體溫>38.5℃再開始服藥,間隔使用時間≥6h,不要在短時間內頻繁使用,一天不要>4次,以免造成藥效過重和退燒過度。孩子體溫下降了,即可停止用藥。

? 退燒藥可交替使用

使用單一藥物無法退熱,在嚴重持續高溫情況下可考慮交替聯合用藥,注意2種退燒藥使用有必要的時間間隔。當患兒服用一種藥物出現嘔吐等不適反應,應選擇另一種藥物。但服用退燒藥前,應先查看藥物成分,千萬不要疊加服用含相同有效成分的藥品,以防重複用藥造成用藥過度。所以說,給寶寶服用退燒藥時,通常不要同時吃咳嗽感冒藥,因爲後者一般含有相同的退熱成分。

? 精確量取藥物

爲了確保用藥精確,應根據孩子體重給藥,同時建議使用量藥器或者帶刻度的針筒取藥物。另外,一些家長熱衷於海淘退燒藥,小編建議儘量在國內買,以免出現因看不懂外文說明而誤用情況。

? 用藥期間多喝水

這是因爲退燒藥會引起患兒出汗,促進其散熱、降溫。若想要見效更好,那麼必須要保證患兒有足量的液體攝入。建議在用藥期間,讓患兒多喝溫開水,特別是糖水,同時還可以口服VB族和VC,可促進身體康復。

? 把退燒藥存放好

一定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要知道,一些退燒藥的口味不錯,對於孩子來說吸引力還是挺大的。爲了避免孩子將退燒藥當飲料喝掉,要切記這點。

爲了真正處理好孩子發燒,家長應積極尋找病因,並及時解決,這遠比單純退燒更有意義。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兒童服藥應謹遵醫囑。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