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優秀作文 > 【貓妖傳觀後感】貓妖傳觀後影評 貓妖傳影評

【貓妖傳觀後感】貓妖傳觀後影評 貓妖傳影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貓妖傳觀後感,貓妖傳上映第一天就突破票房1個億,可謂收視不錯,故事講述開元盛世的唐朝繁榮興盛的故事,由楊貴妃的死爲線索貫穿整個劇情,整部電影給小編的感覺就是色彩豔麗,大氣,好看,看完電影就只記得那盛大的繁榮畫面色彩,劇情全然忘記。

貓妖傳觀後感(一)

在這個綠幕特效取代實景拍攝的年代,陳凱歌花了六年時間重現歷史,種樹,佈景,大到房屋建築,小到街邊商鋪,逐一還原大唐盛世的繁華景象。有人說他傻,但只有陳凱歌本人才能明白這麼做的價值。陳凱歌說過:“我對電影的定義大致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遺憾和無法到達的彼岸,而電影能夠完成人的這種願望。”正因爲有了這樣真實的歷史場景,影片拍攝後的效果極具電影質感,恢弘的宮殿和鱗次櫛比的商販、河道穿行的客船和絡繹不絕的外國人,一幅大氣、包容的開元盛世圖景就這樣展現在觀衆眼前,我想對於陳凱歌來說,這樣多元文化並存的包容性時代,是包括他在內的每個文藝創作者都心之所向的年代。


影片雖叫《妖貓傳》,但講的並不是妖貓,而是一個時代,若再細想,影片講的不僅是一個時代,而是這個時代的人。全片以妖貓作爲推進情節發展的主線,實則是爲了探尋三十年前的前朝舊事。陳凱歌極爲擅長將電影美學運用到影片的每個場景中,做到極致,而對美學色彩與文本敘事的融合,陳凱歌顯然更願意傾向於前者。但這並不是說,導演本人放棄了講故事的能力,反之,在我看來這次凱哥導演做的比較到位,邏輯環環相扣,並無致命的漏洞,這使得全片呈現出一種徐克狄仁傑系列的玄幻風格。


在我看來,電影全片是相互撕扯但非割裂的,妖貓探案片段的陰鬱色彩和大唐盛世景象形成強烈對比,影片本身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故事,都呈現出一種反羅曼蒂克的悲觀主義色彩,但影片的盛世佈景、極樂之宴的輝煌絢麗和楊貴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又極具浪漫主義色彩,這兩種完全相反的價值觀形成巨大的張力,可以看出,凱哥導演是掙扎的,他既嚮往大唐盛世的絕美,又透露出對盛世景象背後人性的悲觀與批判。兩者相互襯托,越是美麗浪漫,越是悲傷沉痛。


黃軒和染谷將太這一對中立搭檔在影片中塑造的角色都極爲出色立體,但卻並不喧賓奪主,而是能恰到好處的和影片融爲一體,陳凱歌之前的《道士下山》架空歷史去講故事顯得有些飄,而《妖貓傳》之所以能成,就在於其背靠唐朝歷史進行改編,電影的歷史感和紮實度便不言而喻。黃軒的白居易放縱肆意,說到創作便情不自禁地揮舞着長袖,慷慨激昂,活脫脫的一個唐朝藝術家形象躍然銀幕,染谷將太沒有過多的話,全在表情,每一次目光如炬的淺笑,每一次特寫面部的肌肉抽動,都能傳達出情境中的用意,一切不言自明,將空海和尚演的可愛又可敬。


如果電影僅僅是講一個探案故事就結束,這不是陳凱歌的風格。從《霸王別姬》後,陳凱歌一直試圖在商業和藝術間尋找平衡,站穩腳跟,幸而《妖貓傳》他做到了。影片既是在反羅曼蒂克,亦是在反極權主義。史書上記載的一定是真的嗎?不然,很多文本都受到過皇權的干預。所以,楊貴妃的故事也就有了新解的空間。


可以說,極樂之宴上,張蓉蓉的楊貴妃豔壓羣芳,卻又食人間煙火,衆人仰望時她貴爲皇妃,步道點頭微笑間,她平凡如姐妹,嚴歌苓曾經說,頂級大師的作品主角大多是女性。這句話並不全對,但有其道理,因爲女性人物有太多在男權社會下可以深挖的複雜性,陳凱歌鏡頭下的楊貴妃既是仙,亦是人,因此她不爲人知的柔弱和脆弱才變得合理且動人。當宴會上李隆基與安祿山共舞之時,他們心中真正的角力是擁有和搶奪楊玉環,而擁有和搶奪,本身就是對楊貴妃的物化。宴會後,默默愛慕貴妃的日本遣唐使阿布當着李隆基的面,欲向楊玉環一訴衷腸,但未等開口,便被李隆基輕蔑的打斷,當皇帝摟着楊玉環對阿布說:“你不要動念頭,她永遠不可能是一個人。”這句話是在告訴他人,楊玉環和他李隆基是不可能分開的,其次,楊玉環永遠都只屬於他皇帝一個人,楊玉環對於李隆基來說,是一個女人更是一件精美的物,如此而已。陳凱歌用這樣一個場景,就將千年流傳的羅曼蒂克給消解了,在皇權統治下,哪有什麼選擇愛的權利,不過是佔有和物化罷了。


而影片結尾楊玉環的結局,更是對極權主義的一種強烈批判,我想顛覆性的歷史結局一定是劇本打動陳凱歌的重要原因之一。妖貓最後帶領白居易來到馬嵬坡,告訴他歷史的真相,原來楊貴妃並非被吊死,而是死於皇權的自私和貪婪,什麼比翼雙飛,什麼連理枝,文本記載的故事未必就是故事全部的真相,影片將李隆基和極權統治黑了一圈,最終妖貓奪取極權者的雙眼,那一刻,似乎那隻妖貓就是陳凱歌本人的化身一樣。


千年之後,衆人無不傳誦着《長恨歌》的動人愛情,知道真相的白居易並沒有修改原著一字,他說,畢竟那些情感是真實的,那一刻,我彷彿看見,真實情感的背後站着一位白鶴少年,他風姿綽約,守護楊玉環一生一世,遁去人形,化身爲貓,此生不渝,至死方休。

【貓妖傳觀後感】貓妖傳觀後影評 貓妖傳影評

貓妖傳觀後感(二)

《妖貓傳》的核心主旨並不是大唐風流的展現、更不是講述一個無聊的人人都愛楊貴妃的瑪麗蘇故事。

其實,這個故事並不簡單,它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就隱藏在片子中,等待有心人的發現。

大家一定記得,白居易和空海剛組隊時,曾經看過一場幻術表演:瓜翁用幻術變出西瓜,白居易以爲是真的,空海知道是假的,瓜翁知道空海沒有中術,送他西瓜,途中,西瓜變成魚頭,空海說還不扔掉,白居易準備扔掉時,魚頭卻又變成半塊爛瓜。

這個情節到底想說什麼呢?先按下不表。

接着,白居易和空海就去查陳雲樵家的妖貓案了。在陳家的故事中,妖貓一共附了三個人的身:麗香、陳雲樵、春琴、。我們來看看三次附身都幹了什麼。

附身麗香:送蠱毒酒給陳雲樵喝,且看到玉蓮喝了也不阻止。

附身陳雲樵:勒死春琴。

附身春琴:說出“我的命和她一樣”“別埋我,地下冷”等話。

最後,陳家的故事結果是春琴死,陳雲樵瘋。

之後,空海十分疑惑地找到瓜翁。瓜翁說了一句話:“幻術中也有真相。”空海聽了這句話茅塞頓開。

“幻術中也有真相。”

這句話正是解開《妖貓傳》所有謎團的鑰匙。

正如瓜翁所說,電影中出現的所有幻術中都有真相。請讓我一一道來。

一、什麼是幻術?

(一)瓜翁的幻術

回到開頭瓜翁變瓜的故事:瓜翁用幻術變出西瓜,白居易以爲是真的,空海知道是假的,瓜翁知道空海沒有中術,送他西瓜,途中,西瓜變成魚頭,空海說還不扔掉,白居易準備扔掉時,魚頭卻又變成半塊爛瓜。

電影中說了,瓜翁並不能憑空變出瓜來,是本來有一隻瓜。在變瓜的幻術裏,一隻瓜是真相,其他的瓜是假的。魚頭象徵假象。半快爛瓜則是真實的。(這是瓜翁最初一隻瓜的部分,因爲別的圍觀人士買的也是最初那一隻瓜的部分)

白居易把幻術當成真相,錯了。

空海對了嗎?他看到魚頭並不驚訝,說明他知道這是假的。但他看到爛瓜卻很驚訝,說“我也中了幻術”。

空海雖然比白居易的認識高一層級,但他把幻術看成全部是假的,也錯了。

怎麼認識幻術纔是對的呢?

“幻術中也有真相。”即幻術中有真有假。

(二)妖貓的幻術

片中另一個使用幻術的人是妖貓。它在陳家的故事中使用幻術附了三個人的身,這三次的幻術使用中,同樣是“幻術中也有真相”。

附身麗香:送蠱毒酒給陳雲樵喝,且看到玉蓮喝了也不阻止。

真相:麗香因爲陳雲樵移情別戀,恨陳的移情,嫉玉蓮的多愛。

附身陳雲樵:勒死春琴。

真相:陳雲樵認爲是春琴帶來禍事,希望擺脫春琴從而擺脫禍事。

附身春琴:說出“我的命和她一樣”“別埋我,地下冷”等話。

真相:春琴委屈絕望的心情。

三次幻術,行爲都是假的,由妖貓控制的(就像陳雲樵說的“不是我殺的”),但情緒都是真的。

(三)黃鶴的幻術

即尸解大法:能閉氣保存容顏不老是真,能存活是假。

(三)李隆基的幻術

大家應該還記得,阿部在日記裏曾說:“玄宗是最大的幻術師。”

玄宗什麼時候成了幻術師了呢?

他的幻術就是愛情。與白龍對楊玉環的真愛相比,玄宗的愛情確實是有真有假的幻術。他對楊玉環的愛有真實的部分,但也充滿了謊言,因爲這會讓位於懦弱與殘忍。

由此可見,這部電影構造了一個充滿幻術的世界,即真相與謊言交織的世界。

因此,《妖貓傳》的核心主旨並不是大唐風流的展現、更不是講述一個無聊的人人都愛楊貴妃的瑪麗蘇故事。

上面我們已經分析出,所謂幻術就是真相與謊言的交織。

其實,《妖貓傳》真正想要探討是真相與謊言的問題,以及如何對待真相與謊言交織的世界。下面,我們來看看片子是如何探討的。

二、什麼是“無上密”?

先說結論:無上密說的是面對幻術的態度。

我們看看電影中的人物是如何對待幻術的。

(一)楊玉環

我想先說楊玉環。

楊玉環在片中遇到了三個幻術:

1、李白《清平調》是爲她而作;

2、玄宗對她的愛

3、阿部的愛(不敢說出,沒有真正救她)

這三個幻術都是有真相有謊言。但楊玉環知道其中的謊言部分以後,並沒有崩潰憤恨:李白自己戳穿了謊言,楊玉環卻由衷讚賞“大唐有你纔是真的了不起”;阿部的愛止於眼神,但楊玉環說“我很滿足”;玄宗的愛經不起危難的考驗,楊玉環固然失望,卻還是把表達愛意的香囊送給玄宗。

可見,楊玉環面對幻術的態度是:正視並接納幻術中的謊言,珍惜和迴應幻術中的真相。

總結一下就是:接納謊言、擁抱真相。

這八個字就是空海孜孜以求的無上密。

楊玉環是《妖貓傳》中最早參透“無上密”的人物。

(二)白居易和空海

如果說,楊玉環面對幻術的境界是最高的,已參透“無上密”。那麼電影開頭的白居易和空海,正好是第一層和第二層。

白居易:天真,認爲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比如幻術師變出來的西瓜。比如史書上對李隆基楊玉環愛情的記載。當知道那裏有謊言之後他無法接受,說:“你不能說我的長恨歌是假的”。這與楊玉環面對謊言的平靜態度全然不同,境界的差別非常明顯。

這也可以說是“看山是山”的境界。

空海:理性,有懷疑精神。比如能看出瓜是幻術變出來的。比如認爲史書記載可能是假的。但是在瓜翁提示他之前,他卻不知道“幻術中也有真相”。

這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而楊玉環的境界,即“無上密”的境界是“看山還是山”。

到了片尾,空海說“通過楊玉環的生死參透了無上密”,白居易說“一字不改,詩是假的,可情是真的”。白居易也參透了無上密。

也就是說兩個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是由真相與謊言交織成的,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不要否認現實。同時,如何對待這樣的世界呢?接納謊言,用力地擁抱真相。也可以延伸爲:明白這個世界有殘酷、無情、虛假的部分,但我不因此厭世,而是將這一部分擱置,用力去珍惜這個世界一點一滴的美好,這樣就能得到內心的平靜。

這也解釋了那個抱孩婦人的事情。

空海問她爲什麼平靜。她回答:“只要孩子睡着就好了。”也就是說,即使這個世界有驚濤駭浪,但畢竟還有美好的部分,我把我的精力全都用來擁抱這美好、品味這美好,自然無暇去爲驚濤駭浪而驚慌了。

(三)白龍

是的,別忘了白龍。

白龍在電影開頭的境界處於白居易與空海之間。是那種剛剛得知自己被騙,因此,憤恨這個無情、殘酷、虛僞的世界的狀態。

在結尾,他說“我已經不在那個身體裏很久了。”空海說:“楊玉環不在那個身體裏也很久了。”

這句話使白龍開悟,明白了身體是假的,但自己對楊玉環的愛是真的,他終於放下了執念,得到了解脫。他也參透了“無上密”。所以不再報復世界,而是所以留下兩具軀殼,帶着對楊玉環的愛飛向光明之地。

三、總結

這部電影是一部披着幻術的皮探討世間的真相與謊言、殘酷與美好的電影。

“幻術”隱喻的是交織着謊言與真相、殘酷與美好的現實世界。

“無上密”說的是在現實世界中尋求平靜的祕訣:即接納謊言、擁抱真相,接納殘酷、擁抱美好。世界並不全然完美,但我們可以珍惜美好的那一部分。

白居易、空海、白龍、丹龍、楊玉環正是這個故事的五個真正的主角,寫得是這五個人的故事。

即空海求無上密的故事、白居易寫長恨歌的故事、白龍復仇的故事、丹龍爲白龍解脫的故事,還有真實的楊玉環被發現的故事。

五個故事同時進行,電影在片尾對五個故事的結局都做了清晰交待:

空海求得無上密;

白居易定稿長恨歌;

白龍放下仇恨;

丹龍成功爲白龍解脫,爲當年的自己贖了罪;

真實的楊玉環最終被發現,她不僅僅是盛唐的象徵、美麗的軀殼,而是一個知道了謊言卻仍然擁抱愛情的活生生的人,這樣的楊玉環在《長恨歌》永遠活着。所以,《長恨歌》裏的楊貴妃在“君王掩面救不得”之後,仍然“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詩中楊玉環對玄宗的害死自己的理解和原諒正是這正是電影中楊玉環死前送香囊給玄宗的心情。

電影中空海說“貴妃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就是指貴妃對玄宗的這種理解和原諒,貴妃對有瑕疵的愛情的珍惜。

而白居易、空海、白龍、丹龍就像是處於不同人生境界的我們。電影就是想用這個亦真亦幻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雖然淺顯但是有力量的道理:

生活不是完美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擁抱生活的美好。

【貓妖傳觀後感】貓妖傳觀後影評 貓妖傳影評 第2張

貓妖傳觀後影評(三)

下午剛看完《貓妖傳》,在豆瓣標記本片時,人數是3925,評分是7.2,現在則是近三萬人標記,評分6.9,說明,陳凱歌這一次,雖然沒翻身,但也沒繼續走下坡路。

精緻的佈景,美輪美奐的場面,詭異綺麗的想象,甚至於專業的剪輯,配樂等等,我一個普通觀衆都不能發表什麼高深的意見,於是也只能聊聊對劇情的看法了。

目前,大家對這部電影劇情的評價相對一致——前半段很好,後半段崩盤,微博上甚至很多人都說,後半段和瑪麗蘇故事沒有兩樣——彷彿是個男人就愛楊玉環。

這一點,我不敢苟同。我甚至固執的認爲,這部電影裏呈現出的感情模式,就連李隆基對楊玉環的感情,都算不上純粹的愛情。

不是純粹的愛情,不是說沒有愛情。

帝王與寵妃,有一種不能忽視的情感,就是佔有,是那種五湖四海內爲我獨有的滿足感。電影借阿部仲麻呂之口說出——帝國強盛時,楊貴妃是盛唐的象徵,而王朝衰敗時,貴妃則一無是處,甚至被認爲是禍國殃民。李隆基對楊玉環,就有這樣的感情在。阿部來向貴妃告白之際,李隆基是那麼驕傲,那麼不屑,蠻橫的拉過貴妃,並送上“極樂之樂”四個大字。這不單單是送給阿部,也是送給貴妃,是想讓他們都知道——帝王的極樂之樂,是凌駕於別人之上。

白樂天對楊貴妃,那更不算愛,那是一種寄託,一種臆想,一種一廂情願的移情。他惋惜自己比李白晚生三十年,錯過了開元盛世,不能親眼一睹那盛唐的風流景象,而楊貴妃則正好是帝國的象徵,因此白樂天他癡迷貴妃,他爲她寫詩作畫,但從本質上來說,他愛的是那個他不曾經歷的大唐盛景。

白龍對貴妃,是癡迷。作爲少年,他驚豔於貴妃的美貌,作爲一個被遺棄的孩子,他又被貴妃的善良所打動。在他的心裏,貴妃是那麼美,那麼善良,那麼神聖——白龍不能忍受的,是貴妃死去還是美麗被摧毀?於是他寧願讓自己中蠱成妖,也要讓貴妃美豔如生。他心裏知道貴妃活不過來,因此他怨恨每一個參與過謀殺貴妃的人,他要讓這些人血債血償,哪怕那個人其實只是一個無知的宮女。但是三十年裏,比起對貴妃的情感,白龍更多的是陷在了自己的心魔裏。

阿部仲麻呂,他的感情是最接近愛情的那一種,或者說是愛慕。他愛貴妃的美貌,他還愛貴妃那奇巧的心智,他想帶貴妃脫離帝王家,可是偏偏,貴妃不愛他。於是他留在大唐,放棄了回日本的機會,等那個尸解大法的謎團被解開。其實,他何嘗不知道貴妃是沒有活路的呢?

更不用說安祿山對貴妃,只是肉慾的渴望與權力的征服感在作祟而已。

在我看來,電影裏的楊玉環一點也不瑪麗蘇,她很可憐,也很悲哀,她被物化爲各種模式,是帝國的象徵,是禍國的妖媚,是美麗的化身,卻不是一個正常的女人,這哪裏瑪麗蘇呢?

因此,儘管電影的後半部分劇情失衡,我也不願將它描述成一個“瑪麗蘇的故事”。

【貓妖傳觀後感】貓妖傳觀後影評 貓妖傳影評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