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的客套話,傷到了我的孩子

你的客套話,傷到了我的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我要買那個長頭髮的娃娃。”“好呀,老闆給我那個黃色長頭髮的娃娃。”老闆一邊拿娃娃,一邊說:“長頭髮娃娃好看吧,你也留長頭髮吧,也好看!”閨女摸了摸自己的頭髮:“媽媽,爲什麼我沒有長頭髮,我不漂亮!”

“媽媽,我要買那個長頭髮的娃娃。”“好呀,老闆給我那個黃色長頭髮的娃娃。”老闆一邊拿娃娃,一邊說:“長頭髮娃娃好看吧,你也留長頭髮吧,也好看!”閨女摸了摸自己的頭髮:“媽媽,爲什麼我沒有長頭髮,我不漂亮!”

孩子撅着小嘴,看着長頭髮的娃娃。

“沒有啊,短髮也好看!”我知道這樣的回覆有點應付差事。其實有時候也許就是別人的玩笑話,但是孩子卻當真了。

這樣的場景經常發生。比如:

帶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一進門朋友就說:“哎呦,你家的寶貝又胖了啊!”

家庭聚餐,孩子不愛吃魚,親戚說:“你怎麼能挑食呢?壞孩子才挑食。”

到超市買菜,偶遇鄰居,鄰居看着購物車:“給孩子買這麼多零食啊,孩子這麼能吃啊!真健康。”

其實這些都是朋友和鄰居剛一見面的客套話,也是無心一說,但是孩子卻久久揮之不去。

你的客套話,傷到了我的孩子


客套話堆成小標籤

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人們爲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爲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爲“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爲“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爲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爲“標籤效應”。之所以會出現“標籤效應”,主要是因爲“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比如:“你家孩子長得挺高,怎麼膽子那麼小?”“你媽媽要生小妹妹了,以後不要你了”“笨蛋,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那麼以後他可能會按照你說的來做,來證明這些說法,大人越是說孩子膽小他反而更膽小,大人越是說孩子不聽話他反而更調皮,大人越是說孩子笨他或許就越笨了。既然標籤具有導向左右,那不說笨、醜、調皮、挑食這種負面的,說點正性的是不是就好了?當然不是。我們一般給孩子貼的這種標籤都是很片面的。比如,“你家孩子不愛說話,真老實!”難道不愛說話就是老實?有些孩子從小就被貼上“老實”“懂事”“漂亮”這些標籤,其實就是旁人的客套話,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我們在無心之中,給孩子貼了一些標籤,那就給了他一個暗示。因爲在孩子心裏,大人是權威,大人說的都是對的。孩子畢竟是孩子,其年齡越小,對家長的說法越易於認同,也就是他並不容易分辨家長說的是不是客觀、公正,我們不可輕易對孩子下結論,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

比如,飯桌上,孩子不愛吃魚,也許只是因爲那天的魚做的不好吃,並不是挑食。比如,孩子沒有把媽媽買的玩具分享給別的小朋友,也許只是因爲他以爲玩具不會回來了,並不是自私。比如,孩子做錯一道題,只是因爲今天累了有點粗心,並不是笨蛋。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在這一天,這一個時刻有了某一行爲和表現,但我們卻直言不諱的給孩子貼上了各種標籤,而這種標籤卻常常是概括性的,片面性的。僅僅因爲孩子的一兩次表現就斷定孩子是這樣的人,這隨手貼的標籤不僅讓孩子苦惱也讓孩子很有可能按照這些標籤被導向。

我們總會遇到朋友、鄰居,避免不了客套話,又不想孩子被貼標籤,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對孩子的行爲作出評價,這該怎麼辦呢?



把客套話的小標籤利用起來

1、別被標籤下了套

外人會給孩子貼很多的標籤,而這些標籤都是別人給的,不是孩子自己得來的。我們不能被這些標籤所迷惑,不能因爲這些標籤就斷定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的人,給孩子定性。標籤有時候是一句客套話毫無根據,有時候也是一種投射,可能他挑食不吃魚,就認爲孩子不吃魚也是挑食。我們要對這些標籤加以區分,哪些是真如所說,哪些是無理無據。通過孩子平時的表現觀察孩子是否真的具有這樣的品質

就拿挑食來說,我們需要觀察孩子是不是平時都不愛吃魚,還是隻是那天沒有吃,如果孩子就是每次都不吃,那我們就要告訴孩子:“魚是有高蛋白的營養物,你在長身體,需要吃魚哦!”但是如果只是那天沒吃,或許僅僅因爲那天的魚做的不好吃,我們反而可以表揚孩子:“你不是挑食的寶寶,真棒!以後還要多多吃魚。”

2、強調孩子願意成爲哪些標籤

孩子願意成爲什麼樣的人,就堅持這個標籤,慢慢地或許這就變成一種認同。我們被貼標籤是因爲人的大腦會自動爲各種人編碼,然後通過這些被簡化的標籤來記住這個人,比如小張是幽默熱情但沒責任心,小王嚴謹努力但不夠靈活,這些成爲他們的標籤但也被我們記住。所以,如果孩子被貼了“善良”“寫字好看”這樣的標籤,孩子也願意成爲這樣的人,那就堅持下去,繼續努力成爲善良,寫字好看的人,或許孩子每天回家練字就是因爲隔壁老王說他寫字好看啊。

標籤像落葉一樣飄落,我們只需要撿起自己覺得好看的那一片。人們對孩子的評價各種各樣,漂亮、善良、內向、挑食、倔強,好的不好的一股腦都會進入孩子的耳朵。孩子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同自己,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到標籤和孩子的“交集”,平時多觀察孩子,在標籤中看到孩子的優點和不足,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裏做的好與不好,慢慢地孩子也會更加了解自己。如果隔壁老王的“寫字好看”可以成爲孩子不斷練習寫字的動力,我們多加強化不是更好嗎?

生活在這個信息過剩,浮躁表面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就是甄別、篩選信息的能力。不論爲了自己還是別人,都不要給別人貼標籤,學會篩選的同時也要懂得利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並不是一個標籤可以概括的,保持客觀和耐心,不讓孩子迷失在“客套話”中,發現真實的孩子,看見美好的孩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