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強媽媽培養弱寶寶,你信不信?

強媽媽培養弱寶寶,你信不信?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意識地示弱,在推動孩子獨立、給孩子注入內心力量的過程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育孩子,除了言傳身教和循循善誘之外,善於示弱的父母,也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強媽媽培養弱寶寶,你信不信?

甜甜媽是個做事比較幹練利落的女人,女兒甜甜出生後,她更是努力學習育兒的“十八般武藝”,希望自己能成爲一個儘量完美的媽媽,既能做好女兒成長的領路人,又能把女兒照顧得無微不至。事實上她也的確是一個“超級媽媽”,燒得一手好菜,每天都把女兒收拾得乾淨漂亮,女兒遇到什麼事情,她一出手就能很快搞定??然而,讓她苦惱的是,自己這麼能幹,帶出來的女兒卻沒有什麼出挑的地方:膽小怕事,連自己滑滑梯都不敢,動手能力也很差,都上中班了,連自己穿衣服都不會,用完東西就亂放,一點也不像媽媽那麼條理清爽。一想到這些,甜甜媽就愁得不知如何是好,難道自己做得還不夠麼?

“強”媽媽容易養出“弱”寶寶

像案例中甜甜媽這樣“強媽媽”養出“弱寶寶”的現象,並不是特例,從某種意義上說,過於能幹、強大的家長,本身就很容易養出笨拙、膽小的孩子,道理很簡單,當媽媽可以把孩子的生活打理得一妥八當的時候,就往往很容易忽視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孩子在這麼能幹的媽媽照顧下,也往往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弱小,更傾向於依賴媽媽的關愛,自然,這樣的狀態之下,不僅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受到了一定影響,其內心也很難會有獨立面對這個世界的力量。從而更可能長成一個自理能力較差又比較怯懦的孩子。

那麼,案例中甜甜媽這樣的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出現培養出膽小、笨拙的孩子呢?方法也許有很多,但有一點卻是不可迴避的,那就是學會跟孩子示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因爲教養孩子不只意味着把孩子養大,如何幫孩子更好地獨立面對外部的世界纔是教養的真諦。有意識地示弱,在推動孩子獨立、給孩子注入內心力量的過程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要孩子更獨立,

媽媽要先示“笨拙”

憑經驗我們知道,善於偷懶的媽媽,更容易養出獨立的孩子,那麼這個“懶”怎麼“偷”法兒呢?學會示弱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拿整理書包這件事爲例。許多家長在孩子入園入學後,怕孩子忘帶東西,總是傾向於幫孩子理書包,這樣的包辦代替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來說,並沒有好處。其實家長不妨在孩子入園或入學的第一天起,就對他說:“這是你的書包,媽媽不懂你們學校的要求,每天要帶什麼,你自己打理吧,媽媽怕給你搞錯。”一般來說,孩子一聽這事媽媽可能搞不定,只能靠自己,還是很願意接受挑戰的。

對於那些年齡較大還遲遲不願獨立,凡事依賴父母的孩子,父母要善於示弱,甚至故意犯錯,以便喚起孩子對自己的擔當意識。依然以整理書包爲例,對於習慣媽媽幫他整理書包的孩子而言,媽媽可以在整理時故意遺漏一些東西,讓孩子次日上課時發現依賴媽媽帶來的不便,在這個基礎上,父母再提出讓孩子親自來整理的要求,一旦孩子“就範”,就及時鼓勵孩子的進步,以此類推,逐個擊破孩子依賴性較強的行爲。

要孩子更自信,

媽媽要先示“差距”

孩子雖然弱小,但他們的很多能力,比如音樂感知能力、語言學習能力、想象力等,卻是成人望塵莫及的,而且,由於自小就有着更好的教育條件,當今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往往比父母更強。如果父母能夠善於發現這些差距,並適當示弱,則更容易激發孩子的自信。類似下面這些示弱的語言,就不妨伺機使用:

“??太厲害了,媽媽小時候還不會呢!”

“??能不能告訴媽媽,怎麼才能像你做得一樣好呢?”

“??媽媽有個請求,你來當媽媽的老師好不好?”

通常情況下,當孩子發現連作爲成人的媽媽都不如自己時,都是更添信心並樂於幫媽媽一起進步的。

愛心提示“強父母、弱小孩”的親子互動模式在給孩子安全感、爲他們成長助力的同時,也很容易令孩子積累一些弱小感,削弱孩子獨立面對這個世界的力量,這些消極的自我體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很容易成爲自卑、負性情緒的來源。育兒過程中,父母不妨隨機向孩子示弱,藉以激發孩子內在的積極能量,這樣的示弱,可以講究技巧,但一定要真誠,以免被孩子識破,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