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婚姻家庭 > 婆媳相處,需要有顆感恩的心

婆媳相處,需要有顆感恩的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是一個18年的老媳婦所寫的婆媳相處之道,大家可以看看參考下。婆媳關係是指在一家中婆婆和媳婦的關係。這種關係一般都比較容易失調,在相處中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這是一個18年的老媳婦所寫的婆媳相處之道,大家可以看看參考下。婆媳關係是指在一家中婆婆和媳婦的關係。這種關係一般都比較容易失調,在相處中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1

婆媳相處,需要有顆感恩的心

婚姻是兩個完全陌生的家庭給合而成的一個新家庭關係:首先是夫妻關係,其次纔是親子關係,妯娌關係,婆媳關係、姑嫂關係以及祖孫關係等,這幾種關係哪種關係是最難相處的?顯而易見的大家都認爲:婆媳關係最難相處。

婆媳關係在家庭人際關係中很特殊,因爲它無血緣聯繫,卻用無比親密的稱呼和責任維繫。

因此,這種人際關係沒有親子關係所具有的穩定性,沒有婚姻關係所具有的密切性。如果處理得好 ,婆婆和媳婦各自“愛屋及烏”—— 婆婆因愛兒子而愛媳婦,媳婦因愛丈夫而愛婆婆,各得其所,關係就會融洽。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則婆媳之間會出現裂痕,難以彌補。

在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最明顯和最常見的。很多家庭因婆媳不合,致使夫妻關係不合,進而影響着家庭關係的和諧。

已爲人媳婦的讀者們,肯定過多過少的都有着一個共同的感受,婆媳關係太難相處啦。

2

婆媳相處,需要有顆感恩的心 第2張

爲人媳婦的我,說起婆媳關係,我想我是幸福的一個吧。結婚以後我與婆婆一直生活在一起,在這十多年中,當然也經歷了很多與婆婆的一些小磨合。我也不是特別的一個,在與婆婆的一路相處中,也會有磕磕碰碰,只是我幸運一些,所以沒有遭遇別人眼中所認爲最難相處的婆媳關係。

回顧過往自已與婆婆的相處,我想通過自已與婆婆生活的這十多年的一些生活日常小事來講講我與婆婆的相處之道。

生活上的互相照顧:用心,真心,誠心。

回想剛嫁過來的時候,我由農村到城鎮,現在又再回歸農村的生活,這對於我來講當初有太多的不適應,感覺是從天堂來到了地獄。但是婚姻是自已選擇,這一點上我不能怨天尤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所以以平常心對待。這也是自已性格上一直以來的一股堅韌。

婆婆和公公可能由於生活的磨難,一直省吃儉用,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由心底裏心疼公婆,覺得他們供養兩個兒子讀完大學實在不易,既然我嫁進來,照顧長輩也是理所應當。所以我看見她們的穿着,我不自覺的就買下適合兩個老人家的衣服,她們很高興,很開心。

但是,這一點真的需要婆婆公公懂得媳婦的好纔可以。就像我的公婆,見到村裏的人就說,這是我媳婦買給我的衣服,這是我媳婦買給我的鞋子。想想在農村,媳婦買東西給婆婆是不多見的,所以婆婆也是內心非常的開心和自豪的,因爲有個好媳婦。

包括平日裏的人情事故,三姑六婆的大小事情,我都會爲婆婆安排好。從此以後,公公婆婆也習慣了我爲她們打理一切,只要沒有衣服她們就會直接和我說,就像媽媽與女兒一樣,缺少哪樣會直接與女兒說,或者在她還沒有說出之前,比如說鞋子壞了,衣服緊了等,我就會將買好的衣服給到婆婆。

我想有緣生活一起,而且婆婆含辛茹苦養育兩個兒子,並將其中一個非常優秀的兒子給了我,從此她身邊最親的兒子也成爲我最親的愛人,爲人媳婦,我應該報答婆婆對老公的養育之恩。

所以出自真心的,我就是想讓她們可以享享清福,雖然我所能給到的經濟上,物質上的給予都是很普通的。

生活中,她們因爲要幹農活,是比較辛苦的,我會幫忙洗洗她們的衣服,婆婆總是不讓我洗,怕我辛苦怕髒。

出門進門,我會叫一聲爸爸媽媽,出去會告之他們,我出去哪裏,什麼時候回來。我覺得這是起碼的對老人家的尊重。因爲一個家庭中無論是對誰,這是應該做到的禮節。

在一家人吃飯的時候,我會幫婆婆夾菜吃,她們有時候想謙讓,我會主動的夾到她們的碗裏。吃飯前,習慣的會盛好一家人的飯菜,擺好碗筷,叫上一聲爸爸,媽媽吃飯了。

也習慣的幫她們盛飯,這也許是我自小在我的原生家庭的生活習慣帶到了這裏吧,在我的孃家我們吃飯前是必須一家人到齊,小孩是負責盛飯,洗碗等。

所以在婆婆家,做這些活也成爲我的一個舉手之勞,但是在婆婆眼裏,她覺得猶如多了一個女兒般,收穫了女兒之福。

其實我做的這些很多媳婦也一樣在做,但是遇見懂得感恩的公婆,就會顯得婆媳雙方都是非常懂事的人。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要麼是婆婆覺得媳婦的好理所應當,要不是媳婦覺得婆婆對子女的付出理所當然。

人與人的相處,生活中很簡單的一些小細節,但是在婆媳想處中要做到發自內心的用心,真心,誠心又是那麼的難。

3

婆媳相處,需要有顆感恩的心 第3張

我覺得,爲人媳婦,發自內心的喊公婆一句爸爸媽媽,見面打個招呼還是很應該的。

我媽媽是個很善良的人,也是爲人婆婆。媳婦取進門,所有的一切都爲媳婦做好,沒有任何的要求,任勞任怨,但是也會因爲媳婦不打招呼而對我說媳婦這點上不好。你說老人家是不是要求不高啊?

如果遇到一些很強勢的婆婆的時候,性格又很剛性的,這個時候是不是就會引發很多的矛盾啦。也許簡單的的一個小問候,婆媳關係就有所改善了。

生活中,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吧。即使再難相處的婆婆,其實還在於我們自已的內心。自已是否融入到這個新家。經常我們會說的一句話,你媽,你爸,你哥,你嫂……區別真的很大。

而身爲媳婦的我們,很多時候,在爲父母買東西時,很捨得,但是要買給婆婆時,認爲她自已有吃有穿,她自已有女兒,她比我還有錢,生活得還好,哪需要我買啊。而且我買回去她不一定喜歡啊。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纔對。

我婆婆在村裏其實是出了名的農村小女人的思想,維利是圖,一種農村裏婦女特有的特性,生怕自已吃虧,所以從來不會用真心來對待家裏以外的人,除了子女。所以在我嫁回來生活後,漸漸的聽到別人在說婆婆這不是那不是的。

但是因爲自已自從嫁進來以後,就當這裏是自已的一個家,自已是家裏的份子,真心,真誠,毫無保留的付出吧,婆婆也被我所影響着,從一些小細節上可以看出婆婆對我的好,對我的照顧。

婆婆知道我是個嬌生慣養者,不習慣農村的生活,只要是累的,髒的活,粗重活一向不讓我來做,更多的是讓負責家務活就好,小到到菜園裏摘菜,也不用我做。但我有時候會跟着她一起,陪一下她,她就會覺得很開心。因爲這些是在兒子身上得不到的陪伴。

而婆婆知道我喜歡吃的青菜,醃蘿蔔,酸菜,紅薯幹,知道媽媽喜歡吃菜乾,只要在家就會種得特別的多,大包大包的給媽媽。我要去上班,年輕人喜歡偷懶,她會提前做好早餐給我。

4

婆媳相處,需要有顆感恩的心 第4張

對婆婆的尊重:思想上的交流。

婆媳相處首先要調整好雙方心態,要以溝通交流爲主要原則:相互尊重與諒解。

婆媳之間的相互尊重要求雙方有事全家協商處理,如經濟開支、涉及全家的事務等要共同商量,養成民主家風;而屬於個人的“私事”,則應互不干涉,個人享有“自主權”。

作爲媳婦,要多尊敬婆婆,作爲婆婆,同樣要尊重媳婦的意見。也就是說雙方要相互配合,彼此尊重。婆媳長年生活在一起,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協調的事情,這時就更需要雙方相互諒解。

所謂“諒解”,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我們的先輩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所提倡的“設身處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原則,都包含着諒解的思想,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玉良言”,也完全適合於處理婆媳關係。

要發展良好的婆媳關係,雙方都需要學會諒解對方、體貼對方。例如週末外出活動時,星期天去遊園,做媳婦的不要只和丈夫、孩子去,把公婆留在家裏,應該邀約一同前往,這樣婆婆也就不會產生寂寞孤單的感受。

避免爭吵

婆媳之間出現了分歧、產生矛盾時,雙方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即使一方發脾氣,另一方也應剋制自己的情緒反應,等對方情緒平靜之後再商討處理所存在的問題。

心理學告訴我們,消極而強烈的情緒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導致衝突升級;爭吵還具有“慣性”,即一旦因一點小事“開戰”,日後往往有事便吵,久而久之,成見會越來越大。

因此,當一方情緒反應激烈時,另一方應保持冷靜與沉默,或者尋機走脫、迴避,等事態平息後再交換意見,處理問題。

此外,婆媳雙方平日有了意見,切忌向鄰居、同事或朋友亂講,避免傳話到對方的耳朵裏。我國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捐東西越捐越少,捎話越捎越多”。說的就是“傳話”在人際關係中的不良作用。婆媳失和,向親朋鄰里訴說,傳來傳去,面目全非,只會加劇矛盾。作爲婆媳,應引以爲訓。

我就曾經自已因爲一件事沒有理會,對婆婆發脾氣,反而是婆婆的大度讓我不好意思起來,主動問我是什麼原因生她的氣,這個時候我是縱使對她有太大的意見,也被融化了。

還有一次非常大的一次大爭吵,後來發現自已也很過份了,我趕緊向婆婆道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個老人家,對她的尊重很重要,思想上的溝通交流更重要。由於相處時間長了,我們由原來的陌生,開始變得更加的熟悉。

我一直是個比較直性格的人,所以對於公公婆婆說話也是直來直往的。她們做的不對不好的,我也會批評。當然這些是源於相處後的瞭解,知道雙方不會介意。而且也會站在她的角度分析問題所在,讓他做個傾訴者。比如婆婆對鄰居的不捨得,對太公的不孝敬,但是在後來都改變了思想。

在這個家裏,無論做何何事情,我會和婆婆商量,讓婆婆給我參考意見,哪怕是最後都沒有采用她的意見,讓她感覺到被尊重。

在這十年時間裏,老公是很少在家裏的。我負責陪伴着公公婆婆,所以我們也多了很多交流的話題,比如他的兒子,他的孫女,(大女兒在上五歲前都在外婆家)偶爾回來的時候,我總是會讓婆婆當家作主,奶奶這個怎麼做,那個怎麼弄。

直到現在,每天回到家裏,都會與婆婆就像與媽拉家常般的聊天。平日在家裏,我們坐在一起吃飯我會與婆婆說說我的父母,我的弟弟,家裏存在的問題,並會徵求婆婆我如何處理這些事情。也會說說我工作上的事情,遇到的領導,老闆是怎樣的,自已的想法等等。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因爲緣份讓我們聚在了一起,所以更的時候是珍惜。而老人家要求不多,適當的時候一個陪伴,一份感動,一份尊重足矣。

相互接納不良

婆媳原來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各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性,而現在婆媳在一家生活,這就有一個逐步瞭解、相互適應的過程。如果適應不良,彼此不能接納,便會關係緊張,矛盾叢生。

婆婆有一個生活習慣,比較怕做家務,不喜歡收拾,這一點上我非常不適應,因此也會對她有所嫌棄,有所不滿。婆婆有兩個兒子,我總認爲婆婆偏心,心裏怎麼只想着大兒子,大媳婦,怎麼總是聽到她在說大兒子大媳婦的好呢。

在另外一個兒子面前從來都是隻報喜不報憂,有什麼問題還是身邊的自已來爲她操持一切。所以免不了心生抱怨,向老公訴說,這時我會向媽媽訴苦。在這裏很感恩媽媽引領我的思想,讓我改變。

媽媽總會勸導我,對我說,我們不要在乎這些眼前的小是小非,你有能力你多做點又如何,吃虧是福。不要總是認爲自已在這點上是吃虧。你要想想婆婆在這個家裏,給到你多大的幫忙,給你帶孩子,爲你操持家務,要不你哪能安心的在外邊工作呢。

是啊,婆婆十幾年來,爲我這個家奉獻的一切,如果不是媽媽點醒,我又怎能看到呢。特別是在深圳生活的十年時間,什麼事不是婆婆一個人在擔着,孩子感冒發燒,那時候孩子小,揹着小的,拉着大的幾年來堅持的在做着這件事情,接送小孩,操持家務活,現在想想自已也是做不到的。這不是一種福氣嗎?

感恩我的媽媽的引導,讓我不至於爲這些小問題而對婆婆產生更多的想法而是換個方式看開。對於老人家一向以來的壞習慣,要學會接受,因爲她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所有的毛病。你看不慣那就自已去改變,自已多做一些又何妨。所以後來不再糾結這一塊,自已先做好自已。

因爲自已的內心關注點改變了,所以一切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我的關注點不再是侷限婆婆的不足,而是看到更多的婆婆對我的付出,我學會以感恩之心來對待婆婆。

多一份陪伴,多一份女兒的愛,重大節日的祝福。

在婆媳關係中,兒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兒子的這種中介作用如果發揮得好,則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反之,則容易成爲矛盾的焦點,出現 “兩面受敵”的困境。儘管母子情深,也難以避免結婚以後這種關係變得複雜的事實。

因爲夫妻之間畢竟在活動、打算、開支以及交往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共同點。在這些問題上,夫妻觀點的一致性往往要超過母子觀點的一致性。這是因爲兒子和母親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着差異,這樣就容易造成兒子中介作用的失衡。如果母親不理解,就會產生“娶了媳婦忘了娘” 的心態,誤認爲兒子對自己的感情被兒媳奪去了,而遷怒於兒媳。

所以我喜歡在重大節日爲婆婆送上一份小禮物。春節,母親節,生日的祝福。

適當時候我們給婆婆以讚美,人都是需要被鼓勵,被欣賞,感覺自已在這個家中的重要位置。但是我認爲,婆媳關係的相處之道,無外乎是我們的付出是否與自已想要得到成正比,或是說我們要得太多,付出的太少呢?

我們的一切的得到,都來源於雙方相互的理解,包容,給予,關心,愛護,沉澱,累積,愛與被愛。

愛出者反愛,福往者福來。你熱愛別人,別人也會熱愛你,你爲別人謀幸福,別人也會讓你得幸福。

大學中: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婆媳相處之道,也是我們修身,修心的過程。女人安,天下安。我們的家就定能幸福和諧。願我們每一位家人在婆媳相處上都可以先從自身做起,讓我們的婆媳關係變得不再那麼的複雜。

保健知識
母嬰用品
婚姻家庭
社會公益
跳蚤市場
十二星座
娛樂明星
寶寶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