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婚姻家庭 > 面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親媽,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面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親媽,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傳統認知裏,父母教育孩子的唯一手段就是壓制,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就發火、責罵甚至懲罰,以爲這樣就可以給孩子震懾,從而讓孩子聽話。

在我們傳統認知裏,父母教育孩子的唯一手段就是壓制,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就發火、責罵甚至懲罰,以爲這樣就可以給孩子震懾,從而讓孩子聽話。

比如範兒姐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3歲孩子貪玩在其母叫他吃晚飯沒有理睬,被母親叫到廁所,採取打耳光、踹腹部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毆打教訓,不料孩子隨即出現鼻腔流血、手腳冰涼,神志不清等症狀。

驚慌失措之下,楊某割腕自盡未遂。楊某的表嫂回家發現這一情形後,急忙將李某送往醫院搶救,後經搶救無效死亡。楊某後主動報警投案,並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面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親媽,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看到這則新聞後,範兒姐作爲一名母親,心緊緊地揪在了一起,這是親媽嗎?孩子才3歲,你怎麼下得去手。而更應該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情緒失控的人真比洪水猛獸還可怕,發飆的那一刻簡直就是魔鬼,天堂地獄就在一念之間。想必事後這位媽媽腸子已經悔青,就算你割腕自殺那孩子能起死回生嗎?

煩死啦!太笨了!再這樣,就不要你了……

也許你覺得,打死孩子這個案例是很極端,但畢竟是少數。可是,反觀自身以及身邊的人,你會發現暴力的陰影其實早已存在。

比如:

少廢話!

給我閉嘴!

煩死啦!

你太笨了!

耳朵聾了嗎!

說過多少遍了!

除了搗亂,你還會幹點別的嗎?

你再這樣,就給我出去!

再這麼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當空中飄過這些字眼,是不是覺得特別耳熟,而且這些詞落在紙面上,一點都沒能體現成年人的智慧。

記得有一個媽媽在朋友圈分享說“剛剛吼完孩子,真的很後悔,心疼這麼小的人兒卻成爲了我發泄的對象。”

是不是很有共鳴?多少孩子在默默地當着父母的出氣筒。講真,很多時候你面目猙獰、咆哮焦慮的情緒往往比孩子問題本身更可怕。

所以,範兒姐選在六一兒童節剛過的第二天和大家聊聊父母情緒管理這件事。

面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親媽,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第2張

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

改變說話方式

父母在發火的時候喜歡放高自己的嗓門對孩子進行教育,想讓孩子通過自己的音量和嗓門感受到家長的憤怒。其實,這樣孩子只會感到恐懼,從而拉大和父母之間的距離感,而且越用越不靈。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大多數是父母給的信息太多,又是發脾氣、宣泄情緒,還有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弄得孩子都不知道哪句話是氣話,哪句話是要求,所以如果你讓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爲,請清晰、明確地傳達你期待他做什麼,而不是一股腦的發脾氣。

比如:

吵死啦,沒看到我在忙嗎 VS 需要媽媽的幫助是嗎?我很願意,但你要等我一會兒

過馬路的時候,你不要亂跑啊 VS 過馬路的時候,我需要你緊緊拉着媽媽的手

你怎麼還玩手機,早點睡覺 VS 我們約定的是10點之前睡覺哦,做得到嗎

用後者的方式說話,孩子才能清晰地知道行爲的導向,而不是隻記得媽媽一直髮脾氣。

再比如: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當孩子摔倒了,旁邊的成年人一驚一乍的發出驚叫聲,“哎呦”、“啊”。孩子也許只是一下沒走穩摔倒,原本並不覺得疼痛,但是受到了成年人的這種影響和暗示,然後就哇哇大哭起來,甚至會以爲發生了什麼嚴重的、可怕的事情。

如果此時,旁邊的父母只是微微笑的問孩子,“摔疼了嗎?”。孩子看到父母穩穩的在旁邊,他也會感到安全,孩子無論是否摔疼,他都會知道,只是摔了一跤,疼就疼,不疼就不疼,也就不會被恐懼的情緒困擾。

面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親媽,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第3張

穩定自己的肢體動作

很多父母在生氣的時候就會拍桌子瞪眼,還有嚴重的會摔東西。這種粗暴的行爲這隻會增加孩子對家長的恐懼感,如果長此以往,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模仿這種行爲。

所以,控制壞情緒的第二步,就是要穩定住自己的肢體語言。

比如: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突然哭鬧,父母拍拍手、微笑地看着他,然後親親他、抱抱他,孩子立馬就停止哭泣了,因爲他已經體會到父母給予他愛;

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父母把孩子抱在懷中、輕輕地拍拍後背,孩子就知道父母是在安慰他;

當孩子犯錯了,父母的一個眼神,孩子就能理解自己的行爲是不對的……

其實,大多數孩子搗亂、撒嬌、哭鬧只不過是爲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希望家長能及時給與回饋,這時一次擁抱、一個吻的功效肯定比你大發雷霆、拍桌子來的有效,孩子也更容易接納。

所以,如果你愛我,你就親親我,如果你愛我,你就抱抱我……

面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親媽,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第4張

學會轉移注意力

確實,在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再遇上難纏的小惡魔,父母偶爾發泄發泄情緒也難以避免。有時候,孩子運氣不好剛好撞上父母的情緒低潮期,父母沒控制好就借題發揮,讓孩子成爲自己的出氣筒。但是,你們想想,你的壞情緒爲什麼要撒在孩子身上,這對孩子是多麼不公平。

所以,家長一定要懂得讓自己放鬆,在覺得即將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下注意力。

比如,有的媽媽鬱悶、不爽、悲觀、煩惱的時候,先不要去想來想去,而是給自己一個緩衝期。到戶外去散散步,運動一下,玩一會兒,看看電影,轉移一下注意力,讓情緒逐漸平和。


面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親媽,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第5張

可能有父母會說:你說的我都懂啊,可是我真沒那個耐心也忍不了,不吼不打不管用,哪家孩子沒被父母打罵過呀。但是,因爲自己沒耐心、忍不了、大家都吼,所以你就吼得更加理直氣壯嗎?

如果你要想要一個遇事冷靜度更高,抗挫能力更強的孩子,首先要問問自己是不是具備那種溫和且篤定的氣場。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成長,孩子就得爲你的不成長走彎路。

保健知識
母嬰用品
婚姻家庭
社會公益
跳蚤市場
十二星座
娛樂明星
寶寶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