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疾病 > 小兒流行病處理方法

小兒流行病處理方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到換季,家裏的寶寶就經常被一些流行病困擾,不僅傷害寶寶的身體健康,媽媽們更是爲此傷透了腦筋。那麼,寶寶最容易受那些流行病影響呢,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一、肺炎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病。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表現爲:一般症狀有發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症狀,早期體溫爲38~39℃,亦可高達40℃。除呼吸道症狀外,患兒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慾不振,腹瀉等全身症狀。小嬰兒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及呼吸困難。

檢查方法:醫院血常規、C反應蛋白試驗、病原學檢查、胸部X線檢查

預防方法: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加強鍛鍊。戶外活動時,注意適當增加衣服。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時,不要到公共場所去。家裏有人患感冒時,不要與兒童接觸。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牀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

主要表現:在流感流行季節,有超過40%的學齡前兒童及30%的學齡兒童罹患流感。一般健康兒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現爲輕型流感,主要症狀爲發熱、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頭痛,少部分出現肌痛、嘔吐、腹瀉。嬰幼兒流感的臨牀症狀往往不典型,可出現高熱驚厥。新生兒流感少見,但易合併肺炎,常有敗血症表現,如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

小兒流行病處理方法

預防方法: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峯期避免去人羣聚集場所。

2.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3.經常徹底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4.流行期間如出現流感樣症狀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儘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6.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7. 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

三、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 rotavirus )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高峯在秋季,故名嬰兒秋季腹瀉。

主要表現:表現爲腹瀉,排黃色水樣便,無黏液及膿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過20次/天。多數伴有發熱,體溫在37.9~39.5℃。30%~50%病兒早期出現呼吸道症狀。

預防措施:接種免疫輪狀病毒的疫苗、加強飲食、飲水及個人衛生,做好患者糞便的消毒工作。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爲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週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主要表現:急性起病,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位於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爲多,也可波及軟齶,牙齦、扁桃體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爲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消退後不留痕跡,無色素沉着。

預防措施: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五、高熱驚厥

熱驚厥是指小兒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體溫升高>=39℃時發生的驚厥,並排除顱內感染及其它導致驚厥的器質性或代謝性疾病。

主要表現:突然發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羣的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雙眼球凝視、斜視、發直或上翻,伴意識喪失。高熱驚厥分爲單純性高熱驚厥和複雜性高熱驚厥兩種。各年齡期(除新生兒期)小兒均可發生,以6個月至4歲比較常見。

急救措施:患兒平臥或側臥,頭側向一方,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誤吸。伴有青紫者供給氧氣,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可同時給予必要的降溫措施,如溫水擦浴等。不必把壓舌板、筷子等塞入患兒口中,否則可能造成患兒誤傷。

疾病預防:對4歲之內的嬰幼兒如遇發熱性疾病應積極降溫,儘量防止熱性驚厥的再發,同時家長應掌握驚厥發作時的家中急救措施。反覆熱性驚厥的患兒可以在發熱時短程間歇服用地西泮。多次發生熱性驚厥、發生驚厥持續狀態、轉爲無熱驚厥的患兒可長程連續服用抗癲癇藥物治療,以減少復發。

總而言之,作爲媽媽的我們,對於孩子身體健康需要細心的照顧,多瞭解病毒的起因,早早做好預防,讓孩子遠離病毒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