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健康 > 寶寶初入園容易生病該怎麼辦

寶寶初入園容易生病該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個秋季又有不少小寶寶面臨入學問題了,寶寶上了幼兒園家長以爲自己可以少操心了,但是很多有經驗的家長告訴你,事實不是這樣的,一些寶寶上了幼兒園會變的容易生病,這讓家長很鬱悶,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寶寶初入園容易生病該怎麼辦

  爲什麼孩子在家裏好好的,一上幼兒園就變得“體弱多病”了呢?

在關注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的抗病能力是如何產生的。機體抗病能力有先天的和後天獲得的兩種。在正常情況下,每個新生兒都會得到正常的先天抗病能力(即先天免疫力);而後天免疫力(又稱獲得性免疫),產生抗體(免疫球蛋白)的細胞要在出生後才逐漸發育成熟,在出生的6個月內,產生的抗體是很少的。

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免疫球蛋白),在出生6個月時基本消耗完,此時,他的抵抗力最弱,最容易患病。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機體的免疫系統逐漸發育成熟,抗體的產生能力也逐漸增加,通常孩子在3歲以後,機體抗病能力較3歲前會有明顯的提高。但是,抗體是高度特異性的,只有當孩子的機體受到某一種病原體的侵襲後,纔會產生針對該病原體的抗體,也就是說,對於大千世界中各種各樣的病原體,孩子只有接觸了它們,他的機體纔會產生針對這些病原體的抗體。

寶寶出生到進幼兒園的3年中,因爲受到全家人的精心呵護,所以很少生病。入園後的頻繁生病的原因一是平時受到“很好”的照顧,身體的抗寒抗疲勞能力較差;二是沒有集體生活的經歷,平時較少受到病原體的侵襲,身體的抗病原體能力較差;三是孩子生活環境的改變、精神緊張心情比較焦慮、煩躁、不安、幼兒園的生活習慣不適應、在受寒或疲勞時,身體的抗病能力下降,這時,如果再遇到病原體侵襲,就很容易生病了。

  寶寶入園愛生病的6項預防措施

1、多喝白開水,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葷素均勻,保持營養均衡;特別提點飲食護理小竅門:雙休日“餓兩天”(誇張了!)。概念是:這兩天讓寶寶吃一些清淡的飯菜,因爲園內每日都會有蛋、肉,經常會有魚(想起京劇沙家浜中有一句唱詞:一日三餐有魚蝦)。讓寶寶胃腸道得到休息;

2、保持孩子情緒的愉快,可提高免疫力;

3、 隨季節、天氣的變化,隨時給孩子增減衣服。一旦孩子有點輕微類似感冒症狀,但精神狀態良好,可給孩子喝一些板藍根等中藥預防;

4、 寶寶在家時儘量以幼兒園的生活規律爲標準 ;

5、多到戶外活動,身體得到鍛鍊,增強抗病能力;

6、接種有關疾病的疫苗:水痘疫苗、麻疹、風疹、腮腺炎疫苗、甲肝和乙肝疫苗、肺炎疫苗等。

  學齡前寶寶護理小知識

  1、寶寶也有“星期一綜合症”

什麼是“星期一綜合症”?(我的解釋)寶寶因在雙休日中生活規律被打亂,飲食不均衡,暴飲暴食,缺乏睡眠,過度興奮和疲勞而至免疫力下降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如:面色和精神差、不思飲食、腹脹腹痛、嘔吐;個別兒童感染病源菌而出現發熱、頭痛、咳嗽等。

有些家長認爲孩子去幼兒園一週了,可以讓他放鬆一下,借雙休日之際到野外遊玩。這雖然很有必要,但是生活起居要注意,孩子生病就划不來了。

  2、園內的晨、午檢制度

每日保健醫生和當班老師都會對每個孩子進行晨午檢:一摸(是否發熱)、二看(精神狀態)、三問(在家的飲食及大小便)、四查(衣袋裏有否危險物品)。以便及時發現疾病進行早治療。家長應將寶寶在家的身體狀況及時告知老師配合檢查。

  3、寶寶情感形成3-6歲是關鍵期

這個階段家長會發現孩子變得非常不聽話,情緒變得很不穩定、固執、任性;

許多研究結果表明:情緒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發育。家長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幼兒園正是培養孩子良好情緒的場所。在這裏可以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尊重、可以培養公正的觀念、培育性別平等、還可以學習交友技能、讓他們懂得惡語傷人的不良後果、怎樣提高和平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處理失落的感受。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