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教育 > 解讀“寶寶語言”

解讀“寶寶語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爲什麼總是哭個不停?他(她)是想撒嬌,還是餓了……你會解讀“寶寶語言”嗎?你能夠通過他們的“表情+哭聲”,準確把握寶寶的心情嗎?

解讀“寶寶語言”

寶寶爲什麼總是哭個不停?他(她)是想撒嬌,還是餓了……你會解讀“寶寶語言”嗎?你能夠通過他們的“表情+哭聲”,準確把握寶寶的心情嗎?

哭能夠表達5種情感

研究發現,嬰兒在撒嬌、生氣、飢餓、睏倦、難過等不同心情狀態下,所發出的哭聲是不同的。爲了幫您簡單地理解寶寶哭聲的“含義”,接下來我將按照寶寶的“傾訴內容”,分別介紹他們哭聲的特徵。

撒嬌時的哭聲:

當寶寶想向父母撒嬌時,發出的哭聲比較高。也許因爲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這種情況下的哭泣大多不會流出眼淚來。

生氣時的哭聲:

當沒有找到好玩的玩具、尿布溼了很難受的時候,寶寶就會生氣甚至發怒,此時發出的哭聲與撒嬌時的哭聲相比,聲音更高,而且尖銳、刺耳。另外,也許是過於亢奮的原因,有時也會產生反作用,所以時而也會夾雜一些低音。

飢餓時的哭聲:

當寶寶肚子餓了,想吃奶的時候,發出的哭聲大多混有“m”音。此時寶寶的哭聲中,大多伴有類似“manma”、“ma—ma”的呼喚聲。有趣的是,不管說什麼語言的國家,嬰兒時期飢餓的時候,大多都會發出混有“m”音的哭聲。

睏倦、難過時的哭聲:

寶寶睏倦、想睡覺時的哭聲,比撒嬌時的哭聲稍微低沉一點。當因爲“媽媽不見了”、“媽媽都不抱我”而感到難過時,寶寶的哭聲還要更加低沉一些。

“袋鼠保育法”拉近母子心靈

您聽說過“袋鼠保育法”嗎?這種方法很簡單,首先母親平躺,把寶寶抱在雙乳之間,讓寶寶俯臥,母子的肌膚直接接觸。由於很像袋鼠的育兒方法,故而得名。

“袋鼠育兒法”是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聖胡安·德·迪奧斯醫院的醫生在1979年發明的。當時,這家醫院的新生兒緊急治療室非常混亂,一個保育器中同時放兩三個嬰兒的情況並不少見。

早產兒維持自身體溫的能力很弱,如果不放在保育器中,他們的體溫會下降,甚至出現生命危險。可是由於器材有限,放不下所有的早產兒,於是醫生在無奈的情況下想出了“袋鼠保育法”這一應急的方法。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產婦應用之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聖胡安·德·迪奧斯醫院採用了“袋鼠保育法”之後,以前擠兩三個嬰兒的保育器也不再那麼擁擠了,這樣就大幅降低了嬰兒之間的疾病傳染率。不僅如此,嬰兒與母親通過肌膚接觸,可以有效地保持體溫,減少了低體溫症的發生率。這樣還能培養嬰兒自己吸母乳的能力,結果,早產兒的存活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另外,當時在哥倫比亞,父母遺棄嬰兒也很普遍。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醫院推廣“袋鼠保育法”之後,遺棄嬰兒的事件大大減少了。因爲通過和嬰兒的親密接觸之後,母親體內的母性被喚醒了。

多愛撫讓寶寶睡得更穩

寶寶不會和成年人一樣進行深度的、有規則的睡眠,他們的睡眠淺但時間長,醒來的次數多。出生後3個月的嬰兒,睡眠沒有晝夜的區別,一天要睡上14~18個小時。不過,睡上4個小時之後,他們的肚子就餓了,於是便要醒來吃奶。隨着寶寶的不斷成長,夜間醒來哭泣的頻率就會逐漸降低,3~6個月大後,夜間就可以進行一次性長達5個小時的睡眠了。

於是,有的父母便會問: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哄寶寶睡覺,或者有沒有方法讓他們夜間睡得更安穩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在白天要多對寶寶進行愛撫。比如,多抱他們、多餵奶、多進行按摩等。通過愛撫,可使寶寶感到自己受關注,從而產生安心感和安全感。而且,白天把奶水吃飽後,夜晚就不會頻繁感到肚子餓,也就可以安穩地睡覺了。

嬰兒健康
嬰兒營養
嬰兒教育
嬰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