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備孕 > 孕前飲食 > 孕前女性需補哪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孕前女性需補哪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懷孕前的女性來說,一定要重視孕前飲食,特別是要重視從孕前飲食中補充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那麼,肯定就會有網友要問了,孕前女性需補哪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呢?對於這個問題,就請看本文給出的詳細指導吧。

  孕前女人需要的3種維生素:

  維生素A--令你明眸皓齒

  維生素A的生理功能

1、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

2、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形態與功能。

3、維持正常的骨骼發育。

孕前女性需補哪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孕前女性需補哪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4、有維護皮膚細胞功能的作用,可使皮膚柔軟細嫩,有防皺祛皺功效。

5、缺乏維生素A,會使上皮細胞的功能減退,導致皮膚彈性下降,乾燥,粗糙,失去光澤。

  【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

要攝取維生素A,除全乳製品、動物肝臟、腎臟、蛋、魚肝油之外,多食用色澤鮮豔的蔬菜和深綠色蔬菜,例如芹菜、南瓜、蘿蔔等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其中胡蘿蔔更是佼佼者,多吃不但令粗糙皮膚恢復正常,也能治夜盲症和降低血壓。

  維生素C——— 可防斑防皺

  維生素C的生理功能

1、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於組織創傷口的更快癒合。

2、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

3、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類脂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預防心血管病。

5、促進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防止牙牀出血,防止關節痛、腰腿痛。

6、增強肌體對外界環境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力。

7、水溶性強抗氧化劑,主要作用在體內水溶液中。

8、堅固結締組織。

9、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防止牙齦出血。

另外,維生素C對防治黑斑、雀斑十分有效。在皮膚表皮下方有色素母細胞,這些細胞一受刺激會生出色素,假使含量太多無法排泄,便會沉積在皮膚裏而形成黑斑、雀斑。

如攝取充分的維生素C便能抑制色素母細胞分泌過量的色素,而只產生必要的量,並且能將多餘的色素迅速排出體外,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此外,維生素C的還原作用也能促使色素還原成無色。

  【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

1、櫻桃。2、番石榴。3、紅椒。4、黃椒。5、柿子。6、青花菜。7、草莓。8、橘子。9、芥藍菜花。10、獼猴桃。

  維生素B1令你精神煥發

常在外面吃飯的人最容易缺乏維生素B1,因爲外面的面類等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B1幾乎是零。

維生素B1的生理功能

1、促進成長。

2、幫助消化,特別是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3、改善精神狀況;維持神經組織、肌肉、心臟活動的正常。

4、減輕暈機、暈船。

5、可緩解有關牙科手術後的痛苦。

6、有助於對帶狀皰疹的治療。

  【維生素B1的食物來源】

酵母、米糠、全麥、燕麥、花生、豬肉、大多數種類的蔬菜、麥麩、牛奶。

  孕前必補的4種微量元素

  必補微量元素之一:碘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必然導致甲狀腺激素減少,造成胎兒發育期大腦皮質中主管語言、聽覺和智力的部分不能得到完全分化和發育,增大呆小病的發病可能。目前,對於呆小病一般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必須重視預防。

  飲食上多吃一些含碘較多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

  必補微量元素之二:鋅

鋅能參與人體核酸和蛋白質的代謝過程。缺鋅會導致胚胎髮育受到很大影響,形成各種各樣的先天畸形。

在懷孕前後尤其孕後都不應偏食。瘦肉、肝、蛋、奶製品、可可、蓮子、花生、芝麻、胡桃等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鋅,但以動物食品更爲豐富。另外,從準備懷孕前半年必須戒酒,以免酒精增加體內鋅的消耗。

  必補微量元素之三:錳

缺錳可以造成顯著的智力低下,母體缺錳能使後代產生多種畸變,尤其是對骨骼的影響最大,常出現關節嚴重變形,而且死亡率較高。

一般說來,以穀類和蔬菜爲主食的人不會發生錳缺乏,但如果經常吃加工得過於精細的米麪,或以乳品、肉類爲主食時,往往會造成錳攝入不足。孕前應適當多吃些水果、蔬菜和粗糧。

  必補微量元素之四:鐵

人體缺鐵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如果孕前貧血,孕後多容易導致所生的嬰兒紅細胞體積比正常嬰兒小19%,血色素低20%。

孕期應多食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帶、芹菜、韭菜、芝麻、大麥米、糯米、小米、黃豆、赤小豆、蠶豆、綠豆;特別是在動物肝臟、蛋黃中含量更爲豐富。

  TIPS:

1、孕前丈夫需預防微量元素缺乏,也必須配合妻子一起補充微量元素。研究證明,微量元素對男性的生殖內分泌功能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影響到精液的質量。

2、爲了給胎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孕育空間,最好從孕前3個月起就開始服用專門針對孕婦的特殊需要而研製的微量營養素補充劑,切忌濫補。

懷孕準備
孕前檢查
孕前飲食
遺傳優生
生男生女
不孕不育
兩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