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出生疾病 > 寶寶溼疹反反覆覆一直不好,你找過敏原了嗎?

寶寶溼疹反反覆覆一直不好,你找過敏原了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11個月了,溼疹從出生到現在一直不斷。用藥則好些,不用藥則加重。現在寶寶身上全是撓的血道子,覺得很可憐,請問有什麼護理和治療良策嗎?

@一米陽光:寶寶11個月了,溼疹從出生到現在一直不斷。用藥則好些,不用藥則加重。現在寶寶身上全是撓的血道子,覺得很可憐,請問有什麼護理和治療良策嗎?

要說溼疹是一場持久戰,一點也不誇張,護理不當時,溼疹極容易反覆發作。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輕鬆擊退溼疹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關溼疹的那些事!

寶寶溼疹反反覆覆一直不好,你找過敏原了嗎?

寶寶爲什麼容易長溼疹?

溼疹發作時,寶寶的皮膚會出現泛紅、長小疙瘩或水泡,甚至皮損、結痂的情況。想必有很多媽媽會懊惱:“爲什麼溼疹老是纏上我家寶寶?”

實際上溼疹這東西還真的是比較喜歡年齡幼小的寶寶,因爲這個階段的寶寶皮膚比較稚嫩,稍微受到刺激,溼疹就找上門了!有關這一點,媽媽們來聽聽兒科醫生崔玉濤是怎麼說的:

導致寶寶長溼疹的原因不外乎兩個:

一是寶寶體內出現了不可耐受的因素,比如我們給孩子進食,或接觸了一些ta暫時不能接受的食物或者是刺激物;

二是寶寶的皮膚髮育不夠成熟,如皮膚過於乾燥或受到了外物的刺激等,也可能會誘發溼疹。

溼疹是在皮膚上表現的一種皮膚乾燥、紅腫、裂口、滲水的一組疹子,但它不是皮膚病。反覆溼疹說明光抹藥不解決根本問題,要考慮是否和過敏有關,是不是吃的食物讓孩子不耐受。媽媽可以根據這個方法在家裏給寶寶測試過敏源。

如何找到溼疹的過敏源

世界過敏協會推崇的最佳診斷方法

比過敏原檢測還要準確的方法

食物迴避+激發試驗

● 首先將食物簡單化,停止食用可疑的過敏源

(例如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等)

● 在溼疹有好轉後,可添加一種食物,並觀察3天

如果溼疹反覆了,說明此食物爲可疑過敏原

如果無異常,可繼續添加下一種食物

媽媽要想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尋找過敏源。甚至有些孩子要通過抽血、皮膚點測實驗來尋找過敏源。然後是皮膚本身的治療,要用一些含有激素的藥膏治療。

媽媽認爲孩子溼疹不好,不要總靠用藥的更換,一定要尋找原因,找到原因去除原因纔可能局部治療的時候達到很好的效果,鞏固這樣的效果。

溼疹的類型有哪些?

一般來說,溼疹主要有脂溢型溼疹、乏脂型溼疹以及滲出型溼疹。

1、脂溢型溼疹

多見於3個月內的小寶寶,臉部、眉間、前額,甚至頭頂,會出現黃色的溼痂,一般認爲和母體殘留的激素影響有關,一般3-6個月內會逐漸消失。

2、乏脂型溼疹(即乾燥型溼疹)

這類溼疹主要和皮膚缺水有很大的關係,相關因素包括:

氣候乾燥;

室內溫度較高、空氣中的水分過少(比如北方冬春季節室內放暖氣);

寶寶穿蓋過多;

洗浴產品刺激性比較強,或洗澡水太熱帶走了太多水分;

沒有使用保溼產品的習慣。

3、滲出型溼疹

主要在3-6個月比較胖的寶寶身上出現,可見臉上有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伴有小水泡及連成片狀的紅斑,還會出現潰爛的情況。

應對寶寶溼疹,媽媽該怎麼做?

1、找到那些讓寶寶不可耐受的因素

“不可耐受的因素”,這詞聽起來有點深奧,簡單來說其實就是過敏原。因此當寶寶出現溼疹後,媽媽要及時排查過敏原,到底是因爲吃了某種食物?還是因爲接觸某樣物品?鎖定過敏原後,儘量讓寶寶遠離ta。

另外,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循序漸進,每添加一種新的輔食,接下來的幾天都要注意觀察寶寶有無異常反應,排查出哪些食物可能會導致寶寶過敏。

2、減少刺激物的影響

勤開窗通風透氣、換洗牀單,減少空氣中的灰塵雜質及牀褥中的塵蟎;

給寶寶穿柔軟、親膚、寬鬆的純棉類貼身衣服,同時也要注意勤換洗;

少讓寶寶接觸寵物;

勤幫寶寶剪指甲,避免寶寶用手抓繞患處。

3、做好皮膚的保溼工作、幫助寶寶止癢

一般來說,皮膚缺水情況較嚴重時,寶寶的瘙癢感覺也會更明顯,因此減輕溼疹狀況,那就要務必做好皮膚的保溼工作了!

洗澡水不宜太熱,以人體體溫相近即可;

給寶寶穿衣蓋被一定要有度,千萬不能捂;

溼疹期間(尤其是泛起了粒狀皮屑時),最好避免給寶寶使用沐浴露;

洗完澡後要及時給寶寶塗上溫和的潤膚露,根據寶寶長溼疹的嚴重程度,每天塗2-4次(注意不要塗抹在潰爛處)。

4、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激素類藥膏

如果寶寶的溼疹經常反覆發作或持續時間較長,需遵醫囑使用激素類藥膏。專門針對嬰幼兒溼疹的激素類藥膏對寶寶是比較安全的,能幫助寶寶更好地對抗溼疹。

5、注意飲食

此外堅持母乳餵養,能避免牛奶引起的溼疹。如果寶寶是配方粉餵養,此時最好換成水解蛋白配方粉。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