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貝的“嬰語”你懂嗎

寶貝的“嬰語”你懂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貝的“嬰語”你懂嗎

受訪專家:首都兒研所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 李海鷹

剛出生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需求卻不少,冷了、熱了、餓了、困了,都會通過各種細微的表情或動作來表達。一般來說,寶寶2個月左右開始會笑,吃飽了、換好尿布,他會通過微笑來表達愉悅;5個月左右開始嘗試“咿咿呀呀”地“說話”;餓了、困了或感到不舒服,則會不停地哭鬧。所以,新手爸媽們必須學會一門新語種———“嬰語”,學會通過寶寶的動作、表情來“聽懂”他想說的話。

1.睡覺時老搖頭:“給我補點鈣吧!”有些寶寶睡不安穩,小腦袋總是左搖右晃。李海鷹告訴記者,這種不自主的搖頭,可能與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有關。如果寶寶常搖頭,而且搖得很厲害,應儘快就醫。一般來說,缺鈣是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的因素之一,所以寶寶出生15天后應合理補鈣,及時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和鈣,尤其是秋冬季節出生的寶寶更應注意。此外,如果寶寶後腦勺或脖子後面有汗,感到不舒服,也會搖頭來解癢。可以摸摸他的額頭和頸後,及時調整衣物。

2.吸吮:“我餓了。”“我要長牙了。”如果寶寶的嘴部總是做吸吮的動作,尤其是餵食一段時間後,他的小臉再次轉向媽媽,小手抓着不放,說明他又餓了。此外,3個月的寶寶的舌頭會發生變化,開始出牙,唾液腺的分泌量增加,口水增多,所以舌頭總動,也會做吸吮的動作,還發出聲音,此時父母可以嘗試用小勺喂點兒水,讓他學會吞嚥,慢慢地就不再流口水、吸吮了。

3.睡覺癟嘴:“我在長個。”“未滿月的孩子,常在睡覺時癟起小嘴,好像在跟誰較勁,甚至會發出“哼哼”的聲音,這其實是一種不自主的正常生理反應。”李海鷹說,其實就是老百姓說的在“長個兒”。寶寶大一些後,當他的需求沒有得到及時滿足時,也會癟起小嘴,好像受了委屈,這時父母要細心觀察他有哪些需求,適時地滿足,比如餵奶、逗他開心。每次小便前,寶寶通常也會有咧嘴或上脣緊含下脣的表情,提醒父母該換紙尿褲了。

4.常吃手指:“我需要情感依賴。”正在長牙的寶寶如果常常吃手指,說明牙齦癢了。父母可以給寶寶喂點水。但如果寶寶經常吃手,尤其在睡前,則是一種情感依賴的表現,父母應及時糾正這種不好的行爲,既不衛生,又容易形成心理依賴,年齡越大越不好糾正。有些寶寶則會咬衣領、咬媽媽頭髮、摸耳朵等,這些習慣也要及時糾正。

5.紅臉橫眉:“我要大便。”當寶寶突然眉頭緊鎖,臉部發紅,而且目光發呆,這是明顯的內急反應,說明他要大便,父母應立即解決他的“便急”之需。

6.抓頭髮:“我很煩,生氣了!”當寶寶生氣了,心情煩躁時,常常會通過抓頭髮、打頭來表達。此時,父母要找出寶寶不高興的原因,滿足需求。如果寶寶頭上長了溼疹或不清潔,頭皮發癢,也會經常抓頭髮,父母要及時排查原因。如果長了溼疹,開始會是一些小紅疹子,慢慢形成黃色斑片,可用植物油輕輕擦在有頭垢的地方,軟化後洗掉就可以。

7.揉鼻子:“多給我喂點水。”如果寶寶不停地揉鼻子,父母應檢查寶寶鼻孔裏是否有鼻痂,輕柔地幫他清理掉。如果寶寶出現大便幹、有舌苔等情況,說明他感到很熱,容易鼻子幹,此時應多喂水,適當減少衣物。此外,過敏也可能導致鼻子癢,要找出過敏原,把容易聚集灰塵的東西搬離臥室。如果寶寶揉鼻子後打哈欠,那就表明他困了。

8.揉眼睛:“沒睡醒。”“我眼睛發炎了。”寶寶想睡覺時,或剛醒來還沒醒透時,會覺得眼皮發沉,所以常揉眼睛。但如果經常揉得發紅,父母則要注意觀察是否進入異物或發炎、長了倒睫等,此時,應及時就醫。▲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