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哭了要不要抱?這簡直就是一個世紀大難題。

抱寶寶吧,怕寶寶形成依賴,只要哭就必須得用抱來安撫,那日子就水深火熱去了……

不抱讓娃自己哭會兒吧,據說會讓寶寶沒有安全感,會給娃造成心裏陰影……

現在各種說法都有,主張抱或不抱的專家都有,家長們更沒了方向。

爲什麼娃一哭,我們就想抱?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寶寶的哭的時候,不管你的選擇是抱還是不抱, 第一念頭幾乎都是「抱」。

哭喊是一種原始的求生信號。所有人類在聽到哭聲的時候,都會心跳加速、身體隨之分泌應激的荷爾蒙,本能地想做點什麼,讓哭聲停止。

所以說,寶寶一哭家長就頭大、糾結,是有原因的。

這也是爲什麼有的寶寶要是一天哭上好幾次,媽媽會有種特別心累的感覺,其實是身體頻繁切換到應激的狀態的緣故。

因爲這些生理反應,我們一聽到寶寶的哭鬧,就本能地想通過最快的方式讓哭聲停止。

於是,就有了「一哭就想抱」反應 。

老人呢,因爲身體沒有我們好,聽到哭聲「血壓變高心裏發慌」,就更容易這樣做。

寶寶哭了,到底能不能抱?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第2張

能,但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

擁抱會產生大面積的肢體接觸,非常減壓,會讓寶寶快速的感到安全。

大家都知道 1 歲以前哭基本是孩子唯一的溝通和表達方式。當他們不舒服、餓了、累了都會哭,如果父母能及時走到孩子牀邊抱起他們,孩子會獲得很大的心理滿足感,覺得「爸媽在,我很安全」。這樣的及時迴應非常有助於嬰兒的心理健康。

看到這裏,肯定有很多支持親密育兒法的媽媽高興了:

看見了麼,抱是對孩子有益的。

但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抱,並不能讓寶寶不哭。

比方說孩子尿溼了,哭了,你抱他會讓他哭的沒那麼厲害了,但並不會讓他馬上停止哭泣。

他會繼續哭,因爲尿布還是很溼難受。

不過放心,這時候的哭跟心理安全就沒關係了,只是因爲身體不適,不需要太在意,要你儘快給他換尿布,身體上的不適逐漸消失了,孩子就會不哭了。

這種「一哭就抱」,會慣壞孩子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第3張

那爲什麼有「寶寶一哭就抱會慣壞孩子」的說法呢?

因爲有的家長想通過抱就讓孩子不哭,這類家長一般不止抱,還會邊抱邊搖、或者拍。

不管怎樣,孩子不哭就行。

大量的安慰雖然可能會讓寶寶暫時不哭,但這並不是寶寶真正需要的(寶寶需要的或許只是家長過來幫他們換下紙尿褲)。

過度地抱哄會分散寶寶注意力,讓寶寶沒有機會去感覺自己哪裏不舒服,也失去了練習調整呼吸、慢慢平靜下來的機會,長此以往不利於寶寶感知覺和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

最後,就真的成爲了「不哄不抱就哭鬧」的寶寶,容易依賴大人來解決一切負面情緒,等再長大一點兒,「抱哄」會升級爲「物質哄」,「被慣壞」的行爲就會出現,比如滿地打滾、摔東西。

哭了不抱,真的會「哭壞」寶寶?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第4張

正在訓練寶寶自己入睡,寶寶哭了就抱就前功盡棄……不抱的話娃會哭壞麼?對寶寶會造成心理陰影麼?

在這裏,不得不提到被大衆妖魔化的「哭聲免疫法 (Cry-it-out)」。

網上隨便一搜就是:「哭了不抱, 不哭才抱」是 CIO,其實這個是混淆偷換基本概念的謠言。

許多媽媽容易誤讀 CIO,認爲它和親密育兒法是完全對立的兩個方向,事實上並非如此。

CIO 是美國兒科醫生 Luther Emmett Holt 在 1894 年發表的《The Care and Feeding of Children》中提出的,具體內容就是,當孩子有入睡困難,或者夜間醒來,無法入睡的時候,排除寶寶餓了、病了等因素後,不去抱他,讓他在牀上自己躺着。

孩子會哭,但最終會哭着睡着。如此連續幾天後,孩子入睡困難和夜醒後難以入睡的問題可能就會解決了。

這裏的家長,並不是毫無作爲,而是在排查孩子哭鬧原因、並進行安撫後,讓孩子能對情緒進行自我管理。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第5張

哭聲免疫法被廣泛應用在睡眠訓練這件事上。

睡眠訓練切忌一哭就抱。因爲當孩子夜裏醒了哭,他需要的就不是爸媽去抱他,而是有個人幫他翻個身,恢復到容易入睡的姿勢,在他醒着的時候離開,再不時過來看看確保孩子的安全。

他可能會哭一會,但那是他表達情緒的方式,只要不是餓了、病了,並不會造成心理問題。你可以把哭聲免疫法理解成「給孩子打疫苗」,疼一下,但總體利大於弊。但有些人會片面解讀成「拿針扎孩子」,就妖魔化了。

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表明,自閉症、精神分裂和哭聲免疫法之間有關聯。

寶寶哭鬧怎麼辦?家長到底能不能抱? 第6張

我認爲,哭聲免疫法和親密養育法的關係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補充的。

親密養育發法強調在最初的一年裏,孩子需要一個「以兒童爲中心」的母嬰關係;

哭聲免疫法補充說,是以兒童的整體爲中心,而非以兒童的哭聲爲中心。

兩者並不矛盾。

重要的是,家長是怎麼樣的心態,你家寶寶的氣質適合哪種?

寶寶哭了,可以抱,但要注意查找寶寶哭鬧真正的原因;

寶寶哭了,也可以不用抱,用其他的安撫方式來安慰,同樣也要查找寶寶哭鬧的真正原因。

寶寶不是機器,是個性化的個體,沒有完全能複製和適用的成功經驗。沒有更好的方法,只有更適合你家娃的方法。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