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預防寶寶長蛀牙怎麼辦?

預防寶寶長蛀牙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各位媽媽有每天幫寶寶刷牙嗎?關於寶寶刷牙方面的知識,寶媽瞭解到多少?寶寶多大開始刷牙比較好?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有一口潔白健康的牙齒,但對於應該如何保護牙齒,從多大開始要給寶寶刷牙,很多媽媽卻並不清楚。

你有每天幫寶寶刷牙嗎?

還有不少媽媽們是這麼想的:

“我們都不給孩子吃糖,每晚睡前也會漱口,應該就可以了吧。”

“反正都要換牙,現在有一兩顆蛀牙也沒事吧。”

聽到這樣的話,瓜媽就要搖頭了:這種觀點可是會害了孩子的。

乳牙有蛀牙不用管?

寶寶一般會在6個月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然後在6歲左右開始換牙,到了13歲左右乳牙就會全部脫落。

雖然乳牙只會陪伴寶寶十年左右的時間,但它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寶寶的乳牙有蛀牙,將會對他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多的不利影響:

①影響營養吸收

寶寶的快速成長需要大量的營養,沒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就無法充分咀嚼食物,這樣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預防寶寶長蛀牙怎麼辦?

②影響恆牙生長

如果乳牙蛀了之後沒有及時處理,蛀牙上的細菌會入侵牙齦,影響整個口腔環境。

在這樣的全是細菌的環境中長出的恆牙,久而久之也會開始蛀牙。

③影響發聲說話

6歲前是寶寶學說話的重要時期,一排完整的牙齒對寶寶學會正確的發音是必不可少的。

④引發其他疾病

寶寶的面部血管豐富,蛀牙上的細菌很可能會隨着血液流入到其他部位,導致其他部位的感染。

刷牙,越早開始越好

口腔清潔這件事,從寶寶出生開始,就不能忽略哦。

■ 0 ~ 6個月

很多媽媽看到這裏可能會疑惑,寶寶還沒有長牙就要刷牙嗎?

口腔健康不光是要清潔牙齒,牙齦也是很關鍵的哦,奶裏含有很多的糖分,如果不好好清潔口腔,很容易滋生細菌。

6個月前,媽媽可以在每次寶寶喝奶之後,用紗布沾水,輕柔地擦拭口腔。

■ 6個月 ~ 3歲

從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就要使用牙膏,早晚刷牙了。

這時合適的牙膏用量是1粒米大小,這個劑量是非常安全的,媽媽不需要擔心氟中毒的問題。

預防寶寶長蛀牙怎麼辦? 第2張

可以先使用指套式牙刷,然後逐步過渡到寬柄軟毛的兒童牙刷,刷頭周圍最好是軟膠,可以避免損傷牙齦。

在寶寶還沒學會“吐”之前,不需要讓他漱口,不然寶寶很容易會把牙膏泡沫嚥進去。

3歲之前,建議由家長來幫助寶寶刷牙。

正確的姿勢是這樣的:寶寶平躺着,媽媽坐在寶寶頭部12點方向的位置,讓寶寶的頭靠着媽媽的腹部或者枕在媽媽大腿上,這樣的姿勢能方便地看清每一顆牙齒。

■ 3歲 ~ 6歲

從3歲開始,媽媽就可以逐漸培養寶寶養成自己刷牙的習慣了。

但全靠寶寶自己,很難完全把牙刷乾淨,所以在寶寶刷完之後,媽媽還需要檢查一下,再徹底刷一遍,特別要留意牙齒內側壁那些不容易刷到的地方。

這時合適的牙膏用量是1顆豌豆大小,刷完牙後可以用少量清水漱口。

建議選擇容易握持的小頭軟毛兒童牙刷,爲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可以選擇顏色鮮豔,或印有他喜歡的卡通圖案的牙刷,勾起寶寶對刷牙的興趣。

預防蛀牙還有這些妙招

①窩溝封閉

在大牙咀嚼摩擦食物的齒面上,有許多坑坑窪窪的凹陷,這就是窩溝。

食物的殘渣很容易殘留在這些窩溝中,滋生細菌,導致蛀牙。

而窩溝封閉指的就是在牙齒的窩溝上塗抹一層防護劑,保護牙齒,抵禦細菌的侵害。

據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12歲兒童中,有90%的蛀牙都是發生在窩溝。

窩溝封閉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預防蛀牙的有效手段。

很多媽媽可能聽到這是個手術就就覺得有些可怕。

其實,窩溝封閉是完全無痛的,不會損傷牙齒,也不需要打麻藥,一顆牙只需要6分鐘的時間,這可比等有蛀牙了再去補要輕鬆多了。

進行窩溝封閉的最佳時間就是牙齒剛剛萌出的時候。

在大牙長出後,媽媽就可以帶寶寶去拜訪牙醫,檢查評估一下是否有做窩溝封閉的必要。

以下是進行窩溝封閉的最佳年齡:

■ 3 ~ 4歲:乳磨牙 8 顆。

■ 6 ~ 9歲:第一恆磨牙(六齡牙)4 顆。

■ 11 ~ 13歲:第二恆磨牙 4 顆。

②定期塗氟

每天按時刷牙,還是長了蛀牙?別慌,瓜媽再教你一招。

塗氟就是指用氟化劑塗抹在牙齒表面,以達到預防細菌感染的目的。

這個操作也是完全無創無痛的。

預防寶寶長蛀牙怎麼辦? 第3張

塗氟並沒有年齡限制,美國兒童齒科學會建議所有有蛀牙風險的孩子都可以進行塗氟。

但是年齡太小的寶寶很難配合牙醫的操作,所以我們一般建議3歲以上的寶寶去進行塗氟。

美國牙科協會(ADA)建議,3 歲以上的有較高蛀牙風險的孩子,每3 ~ 6個月塗一次氟。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爲學齡前寶寶提供免費的塗氟服務,媽媽們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