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十年的爸爸,會怎麼養自己的孩子?

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十年的爸爸,會怎麼養自己的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桃爸爸做了十多年教育工作,我總以爲這個「老教育」,對養育小朋友,不會像我一樣新奇。直到有一天,他跟我說,跟着核桃,我們都好像自己也重新長了一遍。今天的文章,是他的一些感受。也是我們對自己的期待,希望我們像個孩子,是那張白紙,也是一株向上的樹,總不被生活定義,總不被固有束縛。

和同齡的孩子比,核桃在「社交」時似乎有點害羞。其餘小孩兩分鐘就打成一片了,他往往很「高冷」地自顧自玩耍。有大量陌生小朋友在場時,我似乎能感覺到他的緊張。當然一旦花一兩個小時和某個玩伴熟悉了,他們也會自在玩鬧,可隔段時間沒見,核桃又會忸怩起來。

總之,「慢熱快冷」。

這一度讓家裏的長輩焦慮,說孩子太內向不好,要多引導,以後本事再大,沒朋友可不行。唸叨多了,也喚起我心裏的隱憂。好像從跡象上看核桃是挺內向的。這念頭在腦裏轉了幾轉,停下來仔細琢磨,就覺得不對:這不就是在給孩子「貼標籤」嘛。

「內向」、「外向」恐怕是中國孩子遭受的最簡單粗暴的評判了。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的時間,也具有社交的需求。一方面高低程度不同,另一方面個體差異更大,遠非兩個標籤所能囊括:有的人喜歡獨自徒步旅行,踏遍人跡罕至之處,然後回到人羣,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對於他們而言,孤獨和分享同等重要,互爲因果;有的人每天爲家人朋友奔波操心,彷彿是最高追求,也許只因爲一直沒找到自我的價值;有的人朋友很少,但每個都是一生摯友,不需要很多交往就能心靈相通,三四年不見面,一坐下來彷如昨天。假如把所有人的人際關係描繪出來,會是怎樣一副深刻複雜的全息圖景,且不提這些關係和模式還在不斷變化發展。

「內向」/「外向」的二分法標籤,除了讓我們偷懶不去看世界的真相,沒有任何價值。

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十年的爸爸,會怎麼養自己的孩子?

話說回來,我的隱憂、家裏長輩的焦慮,卻也和中國家長心中普遍的緊張不安一脈相承。是的,「焦慮」可能是當代中國教育的關鍵詞。焦慮孩子上什麼興趣班;焦慮如何佔一個名校的「坑」(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焦慮學區房買不起;焦慮孩子性格太內向怎麼辦……

仔細想想,這種焦慮基於我們一直熟悉的教育比喻: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和老師是畫筆,孩子能否「成才」,全看怎麼畫。問題是對於家長而言,白紙往往只有一張或少數幾張,而自己從未練習過作畫,這幅畫作得怎樣無比重要,責任卻大半在自己身上,能不焦慮嗎?

可是深究下去,就會發現孩子從來就不是白紙。三歲的核桃昨天作了他人生第一首詩,一共兩行。他和媽媽在窗前各自發呆,媽媽隨口唸叨,「怎麼還不天黑?」核桃說:「太陽落下去了/那只是它的光芒」(我加了分行符)。

在此之前,我們很少給他讀現代詩,古詩也只有三四首大路貨的五絕。我更多相信有些東西在他的「靈魂」(姑且名之)裏,在適當的環境下被逗引了出來。他時不時會給我們驚訝,有些表現可以明顯追溯到之前的經歷或引導,還有一些根本無跡可尋。

十年的教育行業經驗告訴我,比起白紙和作畫,另一個比喻或許更加恰當:種樹。孩子是植物,我們是園丁。植物從來不是白紙,它的基因中刻印了整個物種數億年的記憶,它的種子裏隱藏了上一代的命運和智慧。園丁也不是任意揮灑的畫家,他得根據植物的習性和長勢提供適當環境:陽光、水分、養料及其時間和比例。最關鍵的是園丁永遠明白:最終讓植物成長的是自然和植物本身。某種意義上,園丁只是做了「微小的工作」。

Momself常常提到一個觀點,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控制力」這回事兒。教育的起點是首先承認我們無法控制孩子的成長。

「當我們承認一樣事物獨立於我們而存在的時候,我們之間才能擁有發展關係,輾轉騰挪的空間。」當我們承認孩子是一個完全獨立於我們的個體,我們只能提供環境、施加影響,對於最後的教育結果無法完全控制的時候,真正的教育才開始發生。

反過來想,這不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嗎?正因爲無法掌控孩子,孩子才能給我們最大的驚喜。相信多年之後,我還能回味起核桃那兩句「詩」帶給我的喜悅。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