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小人兒”畫,自信原創第一筆

“小人兒”畫,自信原創第一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成人的觀點來看,孩子畫的“小人兒”形象都是原始的、不完整的,和真實的人相差太大了!心理學家卻認爲,“小人兒”畫是孩子非常精巧的原創發明!

“小人兒”畫,自信原創第一筆

從成人的觀點來看,孩子畫的“小人兒”形象都是原始的、不完整的,和真實的人相差太大了!心理學家卻認爲,“小人兒”畫是孩子非常精巧的原創發明!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曾迷上過畫小人兒。如果你家有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遞給他一張紙,一支筆,片刻之後,他就可以輕鬆地畫出一幅“小人兒”畫。

你還記得當孩子畫出第一張可以辨別出形象的圖畫時,他露出的自信的微笑嗎?這些圖畫也常常讓我們驚喜,好像他開始從胡亂塗鴉的混沌中突圍出來了一樣。

孩子筆下的第一個小人兒形象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牙牙學語之時說出的第一個詞彙往往是“媽媽”,可是,你知道孩子拿起畫筆自發畫出的第一個可以辨認出形象的圖畫是什麼嗎?

通常來說,孩子最早畫出的形象是人。這個“人”往往是一個大大的橢圓形,在它的裏邊,孩子們有時候會用一些小圓圈來表示眼睛、鼻子、嘴巴或耳朵。人們通常把這種樣子的小人叫做“土豆小人”。很快,孩子就會給這個土豆小人添加上腿、頭髮和胳膊。

“土豆小人”完全是孩子的原創發明  如果把畫小人兒看成是孩子對圖畫世界的首次探索,而這個圖畫世界的語言對孩子來說又是未知的,那麼我們就會被“土豆小人”的精巧性所震撼!

儘管孩子們最初畫出的小人兒基本上都有一個不規則的大圓腦袋,像個大土豆,但這可不是他們互相模仿着才畫出來的,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原創發明!

讓我們來看一看同是傳達、交流工具的“繪畫”和“語言”。從出生起,孩子就生活在周圍人無時不在的語言交流的環境中,這樣的交流爲他提供了“現成”的表達符號體系。

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卻沒有提供可以用來“模仿”畫畫的範例。圖畫世界的表達方式對孩子來說是遙遠的,未知的。需要孩子運用自己的創造力,不斷嘗試。  “土豆小人”缺胳膊少腿兒,是不是畫錯了?

雖然孩子畫出的土豆小人不像照片那麼寫實,可是它竟然能夠代表那些複雜的三維世界中的人。

心理學家非常欣賞孩子筆下貌不驚人的土豆小人。要知道,在二維的紙上表現三維的“人”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孩子從無數細節中抽提出“人”的基本特徵,並且找到一種高度簡化而獨特的形式來代表。這可不是對原有物體的“複製”,因爲二維的畫紙與三維世界之間固有的差異是不可能實現“複製”的。

所以,就其本質來說,孩子畫出一個橢圓形的、帶有面部特徵的“土豆小人”的形象,並不是把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畫錯了;他是把這個形象符號化,看成是一個可接受的“代表”而已。事實上,這種簡潔的圖畫形式是人類智能的真正表現。

“土豆小人”怎麼轉變成“蝌蚪人”?   雖然土豆小人簡潔地表現出了人物的輪廓,但是圖畫裏的信息非常少。畫的是男的還是女的?是大人還是小孩?這些要求會促使“蝌蚪小人”的出現。

孩子畫出的土豆小人,雖然只是一些簡單的輪廓、模糊的形象,但是他們已開始按照空間順序來安排面部  特徵,將眼睛、鼻子和嘴巴至上而下襬放好,並想辦法把小人畫得具體一些,清晰一些。

在嘗試中,他很快就會發現線條能起很大作用,線的長度也是可以控制的。於是,孩子開始使用線條來表現人的面部特徵、頭髮和四肢。當他發現線條可以變“彎”時,就可以用線條來描畫頭髮、嘴脣和牙齒了。

慢慢地,土豆小人開始“長”出腿、頭髮和胳膊。這些胳膊和腿是從表示頭的圓圈裏直接伸出來的,看起來非常特別。人們把孩子畫出的這種人物形象稱爲“蝌蚪小人”。

孩子最初會在整體人上添加四肢使形象變得清晰。隨後,他們通過縮小整體基本單元的尺寸,向下延長垂直距離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加清晰。這種新畫出的人物形象就是“蝌蚪人”。

用嘴巴講講“小人兒”的故事  孩子對“蝌蚪人”這種缺乏人物細節特徵的表達方式也並不是很滿意。如果他認爲小人兒應該有更多細節,而畫出的圖畫卻沒有達到他的標準,那麼他就會用言語來修正圖畫中不完美的地方——因爲這是他能夠使用的最簡單的方法。

孩子會把不一樣長的兩條腿說成“斷了的腿”,或者用省略的方式來修飾:“我就是沒打算畫它”,或者“它就在那兒,但是你看不到它”。

孩子還會用很多手段來解釋自己圖畫中不完美的地方。比如,編出和圖畫沒有什麼聯繫的故事、仔細揣摩圖形賦予意義等等。這種“浪漫主義”的解釋,是溝通孩子的願望和他簡潔性繪畫之間的橋樑。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