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把尿危害大!

寶寶把尿危害大!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給寶寶把尿嗎?給寶寶把尿會有哪些危害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給寶寶把尿有哪些危害,應該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你還在幫寶寶把尿嗎?

一些家長認爲孩子越早把尿越好,可以從小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既省力又清潔還節省紙尿褲。其實,長時間把尿對寶寶不好,來看看專家的分析和建議~

1、把尿並不能養成寶寶定時排尿的習慣。

早把尿,能幫孩子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嗎?答案是否定的。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而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之一。 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兒科醫生說,好多家長問寶寶多大才需要把尿,我們的意見是與年齡無關,都不需要把尿。孩子通常在兩歲後,膀胱功能發育逐漸完善,這時他才能明白想要大小便時的身體感覺信號,這時寶寶才真正準備具備自己上廁所的能力。 過早把屎把尿除了能省些尿布錢和給家長帶來滿足感以外,對孩子實在沒有什麼好處。

1歲以前,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比如吃奶後5~15分鐘、睡醒後。

寶寶把尿危害大!

2、長時間給寶寶把尿的危害

太早把尿,不僅不能幫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多多。

危害:

1)對寶寶的脊椎不好。

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到三個月會擡頭時,頸椎前凸,形成了第一個彎曲;六個月會坐時,胸椎後凸,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一歲會走路時,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個彎曲,這樣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彎曲。

如果把尿姿勢的不正確,會增加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發生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2)寶寶的括約肌得不到鍛鍊,反而易尿頻。

家長頻繁地給孩子把尿,會讓孩子對大人的指令產生條件反射尿尿,二不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而反射排尿。由於缺乏憋尿的經歷,其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鍊,會導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頻。

由於把尿不容易掌握時機,把尿時間長了,孩子的肛門周圍壓力加大,會對嬌嫩的肛門括約肌造成損傷。

3)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發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

局部頻繁把便,嬰兒會頻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鬆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腸黏膜經肛門突出的現象,也就是脫肛。脫肛又會造成嬰兒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程度,這又容易引發肛裂。

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

4)對寶寶的心理不好。

你想啊,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被拎起來小便啥的,還有那麼多噓噓嗯嗯的伴奏,舒服不?害怕不?

3、"尿布+紙尿褲",經濟而舒適的選擇

在寶寶未能自主排尿之前,給寶寶紙尿褲是最好的選擇。

傳說中紙尿褲引起寶寶的很多問題,都是謬論,很多國家已用幾十年也未發現類似問題。倒是傳統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嬰兒脫肛現象,造成痔瘡的前提。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

只要掌握紙尿褲的正確使用方法,媽媽們時完全可以放心給寶寶使用紙尿褲(紙尿褲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不環保,因爲其中的吸水成分是不能降解的)。

很多媽媽選擇給寶寶白天尿布+晚上和出門時紙尿褲的搭配,一來更經濟,二來夏天寶寶更涼快,三來可以避免和反對使用紙尿褲的家人起太大的衝突。

4、不把尿,孩子更早學會自主便尿

有研究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這是因爲不把尿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所以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

而夜裏把尿的孩子,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而過多把尿的孩子,始終在根據便意排尿和根據把尿動作排尿之間被混淆,對便意的掌握很差。

5、如何正確訓練寶寶如廁?

孩子能夠接受排便訓練的前提是:

1)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

2)對坐便器和排便產生聯繫;

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

一般來說,寶寶長到一歲半以後,都能靈活地坐、站、走、蹲、起,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加之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時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可以準備一個適合孩子使用的馬桶,當孩子表達便意時,建議他到馬桶那兒去處理,但不要催促孩子或期望孩子馬上排便,如果孩子做到了,應表揚;如果反抗,不要強求孩子。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如廁的習慣。

需要提醒的是,男孩有段時間開始喜歡站着尿,而且亂尿,或看自己哪次尿得遠。這是男寶寶的好奇心所致,父母不要責備,要抓住這一時機引導男寶寶站着尿。

6、意見參考

關於寶寶尿便,分享一些意見給媽媽們做參考:

觀點1:反對一歲內給孩子把尿,知道寶寶要便便了可以把出來。

反對給一歲內孩子把尿,家長頻繁把尿容易引起孩子的抗拒,尤其是夜間把尿更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於膀胱儲尿功能建立。

一般孩子大便前都有一些面部表情,如眼睛發紅,嘴角向兩邊使勁裂嘴,或者發出吭吭的聲音,孩子可能要大便了,只要家長掌握孩子要大便的跡象,一般都會把出大便來。但是把便的時間不要長,隨着孩子6個月學會坐以後,建議坐盆大便。

觀點2:堅決反對頻繁把屎把尿,尤其夜間。訓練孩子自主排便,建議至少1歲半之後。

所謂的頻繁,指的是有些家長把便的間隔時間甚至都不到一個小時,就連孩子睡着了也要把孩子弄起來把屎把尿,反對這樣對寶寶不利的做法。

但當觀察到寶寶有便意時,及時把一下也無可厚非,難道明明知道孩子要大便了,還硬是等着他拉在褲襠裏嗎?不管寶寶有沒有拉出來,單次把便時間不宜長, 控制在3分鐘以內。同時,如果寶寶拉褲子了或者把便時沒配合你,都不提倡打罵。

寶寶能坐以後,可改爲讓寶寶坐便盆,一來這樣可以避免之前說到的把便帶來的一些危害,二來能讓孩子很早就習慣坐盆的動作,將來進行如廁訓練就變得簡單多了。

結論:

把尿把便對寶寶脊柱、肛門括約肌、髖關節和心理髮育都不好,不建議給寶寶把便把尿。

如果明確發現寶寶要便便了,選擇便在紙尿褲裏,還是把出來,媽媽們可根據寶寶和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如果選擇把,把出即可,如果把不出就應立刻結束,時間不能長,寶寶會坐以後建議選擇坐便盆替代。)

寶寶1歲半以後具備了自主尿便的調節,纔可進行正確的如廁訓練。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