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婚姻家庭 > 男人女人,誰在婚姻裏最委屈?不幸福的人都忘了這個道理

男人女人,誰在婚姻裏最委屈?不幸福的人都忘了這個道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愛情和婚姻、家庭和幸福、孩子和愛。男人女人,誰在婚姻裏最委屈?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愛情和婚姻、家庭和幸福、孩子和愛。

沒有完美的愛人,不要過分要求

愛情這東西,究竟來自哪裏?

雨果說,人有兩次出生,第一次是從媽媽肚子裏出來,第二次是萌發愛情。

這跟心理學的觀點不謀而合。

你儂我儂的愛情,跟你我不分的母嬰關係,像極了,對不對?

第一次出生,我們和自己的母親,憑藉天然的鏈接,建立起了寶貴的共生關係。

從媽媽眼中,我們看到自己。

當我們向媽媽炫耀,媽媽眼裏會顯現出光彩,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好的。

當我們向媽媽哭喊,媽媽眼裏會表露出疼惜,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着的。

當我們向媽媽求助,媽媽就在那裏,給以支持,爲我們引路。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世界是有希望的,可信任的。

第二次出生,我們遇到了生命裏那個特別的人。重新與另外一個人進入到一段不分你我的共生關係裏。就像最初的母嬰關係一樣。

我們會退行到孩子的狀態。

我們希望對方像自己的父母一樣,能夠看見自己,迴應自己,認可自己,呵護自己。

哪怕天塌地陷,有他在,就能現世安穩。

生命也因爲有了他,而變得完整。

然而,這世上沒有100分的媽媽。

媽媽總有離開孩子的時候。孩子總有獨自傷心和獨自承受的時候。比如餓了乳房卻沒來;難過了卻沒有得到擁抱;很委屈卻不見媽媽的蹤影。

這些各種各樣的成長中的創傷,是必然會發生的。

男人女人,誰在婚姻裏最委屈?不幸福的人都忘了這個道理

母親她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不可能滿足孩子的所有需要和所有期待。

沒有完美的母親,同樣也沒有完美的愛人。

當我們的愛人不能滿足我們的某個需求,我們往往會有受傷感。比如,當我們想去表現,想獲得對方迴應的時候,卻會發現對方可能沒有我們期待中的反應。

對方不一定傷害了我們。但是,我們的自尊就可能會受挫,受傷感由此而生。

兩性關係中,沒有誰該或不該

再具體地說,我們到底如何自己傷害自己的呢?

看看下面的例子,是不是看起來很熟悉。

一個慣於忍耐的女人,賢惠持家,默默付出。哪怕遇到關係裏的不公平,也會一味隱忍。

中國盛產這樣善於忍耐的女人。

這種女人,她們在犧牲自己的同時,是有期待的。她們想要報答。這報答不是別的,而是別人最終口裏的那句,你真好。

如若別人承受不住這個好,或者未能給以相應的欣賞或者感激,她們會通過自己的幽怨傳遞出這麼一個信息:你虧欠了我。

這種帶有交換性質的自我犧牲,是她們打小在跟父母的互動中,就學會的一種模式:付出,然後才能保有一份關係。

然而,這種模式長期持續,會讓伴侶充滿內疚感,讓關係變得了無生趣,充滿負擔,叫人隨時想要逃離。

一個柔弱且充滿依賴的女人,則總會很容易激發男人的保護欲。關係裏,她會無聲無息地傳遞出一個信息:沒有你,我活不下去。很自然的,她們會勾引到他人來照顧自己。

這樣的依賴,一開始會讓照顧者有成就感。然而,太多的依賴,會把照顧者拖入一個心理能量耗竭的境地。

就像一個再好的媽媽,也無法承受日復一日都24小時無保留地付出和照料那個嬰兒。

關係裏的索取與付出太過失衡,一定會遭遇危機。

很多女人,在關係裏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會變得幽怨,會哭訴,會鬧騰。

正所謂“一哭,二鬧,三上吊”。

這樣的女人,還會暗裏去比較。去幻想。渴望有那麼一個完美的對象,能如同自己想象中那般準確無誤地迴應自己。

然而,這樣的女人,若一直學不會真正愛自己,其實誰來都沒用。

套路中的婚姻,很難真正幸福

有時候,關係裏的問題,源自我們早已習慣了的那套行爲模式。

如上面講到的。

有時候,關係裏的問題,源自我們的某個情結。

比如,我的一個女性朋友,某天發愁地問我:爲什麼每次做夢,夢見跟老公吵架,然後第二天就會真的應驗?

我問:那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有預言的能力,還蠻厲害的?

她一聽,哈哈,樂了。

這個笑聲,泄露了她潛意識裏的小“陰謀”。

我瞭解她。

可以說,是她自己一手導演了和老公的爭吵。或者說,她的潛意識需要這個爭吵。

就像萬千中國女性同胞一樣,她最初找老公,是有一個理想模本的:要長得順眼,成熟穩重,有擔當。後來,她果然尋得了這樣一個宜室宜家的好男人,幾乎百分百符合她最初的想象。

然而,婚後,問題卻出現了。

她越來越憂慮他的老公不夠成熟、缺乏擔當。

她老公並非一個缺乏擔當的男人。

那她爲何對於“缺乏擔當”這個事如此敏感?因爲她父親是這麼樣的一個人。而母親一直因此指責父親。

來自原生家庭的情結,就像一個按鈕。

一旦老公身上有任何疑似“缺乏擔當”的跡象,都會立刻觸動她內心的那個按鈕,然後啓動她的警覺模式,連帶勾起一系列老舊的情緒。

那複雜情緒裏,也許有憤怒,也許有恐懼,也許還有無力和悲傷。

就像曾經幼年時期,面對父母爭吵會涌現的那些情緒。

婚姻裏的所謂傷害,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發生的。

看起來明明是兩個人的關係,最後細究起來,有太多套路,太多內心戲。

會愛自己的人,纔有能力愛別人

我見過苦苦尋愛、不懂放手的女人,心心念念守候並渴盼變心的男人回心轉意。

如此死死地抓住傷害過自己的那個人,不是因爲愛,而是在強迫性重複早年被拒絕、被傷害的體驗。

就像一個被媽媽拒絕的孩子,企圖死死撰住媽媽的衣角,以爲只有這樣,纔不會被拋棄。

我遇到過憂鬱的女同性戀者,迷戀所有聲音好聽的溫柔女性,並對男人粗蠻的嗓音深惡痛絕。這般執迷,不過是爲了找回生命早期未曾得到過的那些溫暖,那個缺席了的聲音和人。

因爲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的確有那麼多,未被父母恰當愛過的小孩。

我遇到過深諳曖昧之道的女人,如同花蝴蝶般同時在幾個男性之間徘徊。她不過是在用一種拙劣的方式,去降低被拋棄的可能,逃避被拋棄背後的焦慮與恐懼。

爲了確保自己不堪一擊的內心世界不至於坍塌,她本能放棄了深愛的能力。而她的“道德敗壞”,不過是種類似求生的可憐之舉。

所以,我們癡癡守候的所謂真愛,最終往往都是在找尋曾經缺失的那個自己。

所以,別扯那些有的沒的愛不愛的。一個不理解自己、無法原諒自己的錯誤與弱點的人,一定無法真正理解別人和接納別人。更遑論遇到好的愛情與婚姻。

別再糾結TA愛不愛你。要緊的是你在這段關係裏,舒服不舒服,有無獲得滋養,無論身體或心靈。

更不要拿孩子作爲忍受糟糕婚姻的藉口。如果你連自己都不關心,別假裝你還會關心你的小孩。

在愛情和婚姻之間,請首先做自己。

愛情有時就在我們自己設下的美好幻境中,求而不達。

如果不作,婚姻就不會死

話都說到這兒了,我知道,有人還不會死心。

太多女人抱怨自己的男人粗糙不懂浪漫。

太多女人曾經暗裏明裏,拿自己的婚姻狀態,去跟言情劇裏的男女主角進行過比較。

都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吧?

還記得那句“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嗎?

然而,你有仔細想過嗎?那樣到死都不起一點變化的親密關係,細思恐極!

我們難道沒有生命嗎?

我們一輩子難道都沒有成長和變化嗎?

可是,我們的文化卻不斷在歌頌這樣毫無變化的關係,並且爲之歌功頌德。

我們歌頌過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們,歌頌過泰坦尼克中的傑克與露絲們,也歌頌過民間傳說裏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們。

還歌頌並迷戀過所有讀過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這些被崇拜的愛情,之所以變得偉大,都是因爲,他們在在最激情、最美好的剎那,停止了,結束了。

如果沒有發生死亡,如果故事不結尾,他們的愛情與婚姻生活會如何?

很難說。

羅密歐與朱麗葉也許互相會覺得對方太沖動、不成熟。

露絲可能會覺得傑克太土,又是個鳳凰男。傑克可能覺得露絲太矯情,高高在上,還有公主病。

梁山伯可能會覺得祝英臺太任性、太小姐脾氣,祝英臺可能會覺得梁山伯太遲鈍、一點兒不解風情。

王子和公主可能各自倔強,各自任性,然後在關係裏共同掙扎,互相傷害。

應該可以說,我們不是沒有美好的關係。若都在最美好的那一刻停止,那麼可能世上很多愛都不輸給美妙絕倫的童話故事。

很遺憾,我們沒死,我們的故事也沒結束。

我們好好地活了下來,於是纔有了各種作的機會,並且又在潛意識作用下,悄悄毀掉了我們的愛情。

作着作着,關係也就千瘡百孔了。

好的婚姻中,我和你註定是獨立且平等的

有段時間,我的一些女性朋友們在追一部古裝言情劇,名叫《長歌行》。講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

據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長情的皇帝。

劉秀和陰麗華這兩個人,可算是旗鼓相當的關係。

他們都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然後又總能看到對方的不易。

他們的關係不是不曾遇到變故。然而,他們都懂得調試到讓自己舒服的位置。

想起男神科恩的一首愛的短詩:

你走你的路,

我也走你的路。

好的愛情與婚姻到底長什麼樣呢?從來不曾有過一個標準答案。

然而,真正好的愛情和婚姻裏,總會有兩個獨立的個體,並肩走在同一條路上。

其實,自從人類能夠思考,能夠覺察,就逐漸與大自然分離。變爲直立行走且特立獨行的一種生物物種。

同時,也變得孤獨。

再強大的人,都需要一份關係,一份歸屬。

愛與婚姻於是應運而生。

好婚姻於我們而言,是種身體和心靈雙重的保護。

科學家們告訴我們,能把第一次婚姻或同居關係進行到底的男女,註定會在晚年受益,這些人最不容易患心理疾病。

女人需要男人,如同男人需要女人。

愛情與婚姻的關係裏,

哪裏有什麼對和錯?

哪裏有什麼好和壞?

哪裏有什麼受害者?

哪裏有什麼加害者?

有的只是,同樣對愛的渴求。

保健知識
母嬰用品
婚姻家庭
社會公益
跳蚤市場
十二星座
娛樂明星
寶寶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