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健康 > 立春日“咬春”是咬什麼

立春日“咬春”是咬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春日“咬春”是咬什麼

“咬春”咬的是白蘿蔔。

原因:

因爲白蘿蔔出現的早,秦漢時期的《爾雅》中就有關於白蘿蔔的記載,而胡蘿蔔在元朝時才進入中國。在東漢時期就有了迎春的習俗。民間習俗認爲咬春之後,春天就不會犯困。

其實從中醫理論來看,白蘿蔔藥性辛、甘,溫。能消食,行氣化痰。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髒氣法時論裏記載:“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立春日“咬春”是咬什麼

立春時節爲什麼要吃白蘿蔔

在臟腑和四季的對應關係中,春天對應肝臟,酸苦甘辛苦五味中,酸味對應肝。春天是陽氣生髮的季節,酸味能收斂收澀,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春天應該少吃酸味,多吃辛味食物以生髮陽氣,多吃甘味食物以防肝的功能太盛,抑制脾胃的運化。

白蘿蔔味辛,辛味有發散、行氣的作用,正好順應春天陽氣升發的特點。白蘿蔔味甘,甘味可調和脾胃,並且白蘿蔔消食,能夠幫助身體清理一個冬天活動少,吃得油膩所導致身體裏的廢物堆積。所以“咬春”咬蘿蔔就是中醫“天人相應”理論:春天要少食酸,多食辛甘的具體體現。

立春日“咬春”是咬什麼 第2張

立春吃什麼

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吃春捲

春捲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立春節氣吃春捲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有喜迎春季、期盼豐收之意。最早的記載顯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節氣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爲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炒和菜

有了春餅,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謂和菜就是用時令蔬菜,如韭黃、豆芽、香乾等切成的絲,或拌或炒。拌的話就將豆芽菜用水焯熟,乾粉絲煮好,用澱粉、醋、醬油勾成汁,用汁拌菜絲便成。若要炒着吃,就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豆腐乾絲、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講究的可加海蔘絲、肚絲、香菇絲、火腿絲,這樣就更好吃,也更營養。

立春日“咬春”是咬什麼 第3張

立春的天氣變化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我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爲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裏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日“咬春”是咬什麼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