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給寶寶喂藥你習慣“瞎掰”嗎 家長應如何給寶寶喂藥

給寶寶喂藥你習慣“瞎掰”嗎 家長應如何給寶寶喂藥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國內多地接連曝出幼兒園給孩子喂“病毒靈”事件,引發全社會關注。“喂藥”事件也給家長帶來思考:應該如何正確防控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平常喂小孩子服藥時,應注意些什麼呢?記者日前採訪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相關專家得知,由於缺乏兒童劑量藥物,不少家長給小孩用藥時基本靠“瞎掰”,而且混藥吃的情況也較嚴重。

給寶寶喂藥你習慣“瞎掰”嗎 家長應如何給寶寶喂藥

 誤區1:感冒藥混搭着吃

很多家長在買藥時就如同在自選超市買日用品,拿起來就直接到櫃檯買單,只有在找不到常用的品種時纔會向店員諮詢,還有些人可能一次性買好幾種感冒藥,甚至連中成藥和西藥都一起買進。

“常見的OTC(非處方藥)總體來說是相對安全的,而口服感冒藥也都較爲成熟穩定,已被證實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但相比大人,小孩對藥物更敏感,所以更要小心慎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胡春玲主任醫師介紹,無論是選購中成藥、西藥還是複方感冒藥,都要先仔細看清說明書,弄清楚適應症、禁忌和明確的劑量,切勿自行將各種感冒藥混搭着吃。她舉例稱,很多感冒藥的主要成分是相似的,因此要注意聯合用藥時的相互作用,如正使用雙香豆素類抗凝藥的患者,應避免同時使用含阿司匹林的藥,以防出血;正在使用鎮靜催眠藥的患者,若使用含抗組胺藥的感冒藥時,可加強中樞抑制作用,鎮靜藥應減量。

  誤區2:小孩用藥靠“瞎掰”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藥學部藥師陳莉婧表示,小孩用藥的另外一個大問題則是家長對劑量的把握不準確。由於專門設置小兒劑量的藥品很少,所以家長不安全用藥的行爲時有發生,其中包括隨便選用藥品;將成人用藥直接減量給寶寶服用;隨便按年齡折算劑量給寶寶服用成人用藥;憑自己經驗爲寶寶選用藥品。“以上的行爲都很危險,都有可能對正處於身體生長髮育階段的寶寶的肝腎功能、中樞神經等造成影響”,陳莉婧介紹。所以,家長們不要擅自爲自己的孩子“開藥”,遵醫囑纔是安全的做法,如不確定,不要貿然用藥。

此外,醫生給患兒開具藥品後,需要家長督促正確地使用才能保證療效。寶寶藥物一般是水劑或粉劑,若是水劑可以直接滴服,粉劑則用少量開水沖服,注意水不要太多,以免一次喝不完影響療效。一般助消化的藥物應在飯前服用,抗生素和刺激性藥物應在飯後半小時服用,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

 正確使用常用藥物

  抗生素

抗生素即消炎藥。在我們以前的觀念裏,只要“感染”了,就用抗生素,往往是一種藥不見效,便馬上更換強效抗生素。殊不知很多感染其實是由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療。而過度使用抗生素,一是可以導致藥物不良反應,例如消化系統不適、腎臟損害、耳聾;二是可導致細菌耐藥發生率迅速遞增。出現“感染”,家長應儘快帶小孩到醫院就診,用藥遵醫囑。

  感冒藥

一般抗感冒藥不是治療感冒病因的,而是治療感冒症狀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抗組胺劑、咳嗽抑制劑和血管收縮劑等。這些成分對寶寶也許能起到抑制感冒症狀的作用,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會導致寶寶出現較爲嚴重的症狀。

因此,對小兒的輕度感冒可以採用一些非藥物的緩解症狀的方法,如多飲水、多休息、沖洗鼻子、注意通風等,必要時進行物理降溫。

 維生素

維生素是人體生長髮育和維持健康的基本要素,因此有些父母認爲,維生素是營養劑,不是藥物,多多益善,於是長期大量給孩子服用。

但是如果長期大量補充維生素,可能會對機體造成傷害。例如維生素A,過量服用影響幼兒骨的發育;治療佝僂病的良藥維生素D,過量服用引起的後果比自身佝僂病更嚴重;維生素C,長期過量服用可能導致草酸及尿酸結石,更會影響寶寶骨骼發育等。維生素不是補品,無特殊需要不宜濫用。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