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患兒不可盲目使用退燒藥

患兒不可盲目使用退燒藥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剛滿八個月的康康前兩天突然發燒,體溫在3小時內從37℃飆升至39.5℃,並且出現了頭向後仰、四肢抽搐的症狀,這可把全家人嚇壞了,趕緊把他送到醫院。經醫生及時救治,康康的體溫總算降下來了,但醫生建議給孩子做一個腰穿檢查,看看有無腦炎,是否因腦炎引起了高燒。康康媽媽也很擔心,孩子高燒,還發生了抽搐,會不會把腦子給燒壞了?爲此,記者採訪了鄭州人民醫院兒科主任莊探月。

退燒藥只對症不對因

莊探月表示,發燒不是一種“病”,發燒只是疾病的外在表現,發燒本身並不會“燒壞腦子”。

一些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臨牀表現也是發燒,比如病毒性腦炎、化膿性腦膜炎,如不能及時診治,可能會產生神經系統後遺症,諸如癲癇、腦癱、智力障礙、肢體運動障礙等。

寶寶發燒後,許多家長認爲吃完退燒藥把體溫降下來就萬事大吉了。對此,莊探月表示,家長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退燒藥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凝等作用的藥物,兒科臨牀實踐中,公認的、安全有效的退燒藥物有且只有兩個——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既然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只是疾病的表現之一,那麼退燒藥就只是“對症”治療而不是“對因”治療。換句話說,退燒藥只“治標”不“治本”。

吃退燒藥並不是爲了讓孩子體溫正常,而是爲了緩解孩子的不適,減少孩子由於發熱引起的不舒服。

患兒不可盲目使用退燒藥

退燒藥起效後,體溫一般會下降1℃~2℃,而不是恢復正常。退燒藥本身在起到退熱作用時,也會產生相應的副作用,如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系統損害、誘發或加重支氣管哮喘等。因此,過多或過頻繁地使用退熱藥會給患兒帶來一定的風險。

莊探月講道,服用退燒藥後患兒體溫即使仍高於38.5℃,但患兒頭暈、頭痛、疲倦、胃納差等症狀得到緩解,那麼退燒藥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家長們不應該盲目追求體溫正常。

另外,高燒反覆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引起發燒的源頭。如果出現高熱驚厥,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醫。

這樣對待孩子發燒

莊探月提醒,面對孩子發燒,一定不能只關注發熱這個症狀,還要關注孩子發熱時間長短、熱峯、睡眠、飲食、眼神、活動、循環、呼吸和精神狀態等。特別是精神狀態,如果發熱伴隨精神反應差、肢體異常運動、眼神遊離、皮膚花斑紋等嚴重疾病的症狀和表現,更應該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如果患兒發燒合併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狀,且精神反應良好,活動和平時差不多,食慾也很好,那麼大多數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這種發燒本身並不會對患兒健康產生任何不良影響,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