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發燒了,需要立即喂藥嗎?吃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寶寶發燒了,需要立即喂藥嗎?吃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本就不輕鬆的帶娃,如果再遭遇寶寶發燒,寶寶難受,媽媽也要累爆了!爲了讓寶寶舒服一些,還是快吃點藥吧?停!先別喂!

原本就不輕鬆的帶娃,如果再遭遇寶寶發燒,寶寶難受,媽媽也要累爆了!

爲了讓寶寶舒服一些,還是快吃點藥吧?停!先別喂!

寶寶發燒,不要立即喂藥

普及一個老知識

發燒是症狀而不是疾病。發燒雖然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但是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發燒本身對孩子會有傷害。

發燒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爲低燒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使病菌變弱,有利於戰勝炎症。

寶寶一發熱就吃藥,將會減弱今後寶寶抵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掩蓋真實的病情,延誤治療時間。

單純體溫≤38.5℃,不用着急吃藥

這時候要進行物理降溫退熱,注意多給寶寶補水,預防脫水現象。

寶寶發燒了,需要立即喂藥嗎?吃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何做到發熱時有效的物理降溫呢?人體散熱主要通過皮膚、呼吸、排便來實現。

① 保證寶寶液體攝入。

退熱過程主要是通過皮膚蒸發水分實現。若體內水分不足,退熱效果受限。

② 適當提高室溫,儘可能減少穿衣蓋被,利於皮膚散熱。

③ 洗溫水澡、溫熱毛巾溼敷是很好的物理降溫方法。

通過冰貼或冰袋,讓局部皮膚降溫爲冷降溫,不過退熱效果有限。

雖可感到皮膚變涼,但體內溫度未必降低。變涼的皮膚血管收縮,反而會妨礙體內熱量散出。

溫降溫是在提高環境溫度前提下,用溫熱毛巾敷身體、洗溫水澡等致皮膚血管擴張,有利於體內熱量散出。

④ 發熱時,雖然孩子進食少,不會有多少大便,但腸道本身還有分泌功能,也就是體內代謝產物或毒素會積於腸內。儘快排出利於散熱,也利於疾病好轉。

超過 48 小時未排便,可暫用開塞露。

體溫≥38.5℃可服退熱藥

全球廣泛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安全實惠退燒藥是兩個口服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

寶寶發燒了,需要立即喂藥嗎?吃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第2張

① 年齡:該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 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和兒童高熱時首選退熱藥。

② 常用劑量:10-15毫克/公斤體重/次(每次<600 mg),4-6小時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

其退熱效果與劑量成正比,但劑量過大會引起肝毒性。

③ 代表藥:泰諾林、小兒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

④ 注意:對乙酰氨基酚可能會引起蠶豆病的寶寶發生急性溶血反應,所以,有蠶豆病的寶寶應該慎用。

布洛芬

① 布洛芬是另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

② 常用劑量:5-10毫克/公斤體重/次(每次<600 mg),6小時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

③ 代表藥如美林、託恩等。

寶寶發燒了,需要立即喂藥嗎?吃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第3張

抗生素

醫生檢查後若考慮存在繼發感染,就應該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抗生素,這時候就不是“濫用”了。畢竟只是短期治療,不是讓寶寶長期服用。

這時萬萬不能聽小區大媽、親戚阿姨們說抗生素如何可怕了,要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

退熱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體內水分不足

寶寶生病時多數不喜歡喝水或奶,家長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餵養,以增加體內水分,利於退熱,否則服了退熱藥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再有,排尿和排便過程都可利於降溫。

注意:不要把大人的藥物給孩子吃,因爲成人的藥裏面,有些成分對孩子是不合適,甚至有害的。

發燒超過3天,不要在家觀察了

寶寶發燒,觀察要有度

感冒、發熱超過3天,非但發燒症狀沒有減輕,咳喘、耳痛等症狀反而相繼而來,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查一下是否有繼發感染了,延誤時間越長出現合併症的機率就越高。

寶寶發燒了,需要立即喂藥嗎?吃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第4張

以下特殊情況不用觀察3天,就要及時去醫院

① 出現脫水症狀:小的嬰兒換尿不溼的次數減少,或大寶寶小便次數減少。

② 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39℃,發熱時間超過24小時,需要找醫生判斷下是不是由於疫苗反應引起的。

③ 寶寶出現抽搐。

爲啥會反覆發燒

寶寶反覆發燒說明免疫力差、未對症治療或合併其他感染等原因。

① 寶寶吃藥還是不能退熱,建議給予抗感染或抗病毒等方式進行治療,最好抽血化驗一下免疫及微量元素的檢查。

② 病毒感染、細菌感染以及支原體感染,都會引起寶寶發燒。

寶寶生病一定要對症治療,只有找到反覆感染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立馬送醫

以上發燒僅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3個月以下的寶寶,一旦出現發燒,建議立刻到兒科就診。

3個月以下寶寶的汗腺發育不完全,要多喝水,千萬不能捂,否則體溫會越捂越高。

此外,可以負責任地說,小孩發燒是燒不傻的!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