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早產兒護理 > 早產兒的餵養標準應該是怎樣的

早產兒的餵養標準應該是怎樣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產兒過早從母體中出來,營養不足,因此早產兒的餵養標準特殊,那麼早產兒餵養應該是一個怎樣的標準呢?下面親親寶貝小編告訴你!

早產兒的餵養標準應該是怎樣的

早產兒過早從母體中出來,導致本應從母體中獲取的營養量不足,出生後只能靠後天彌補。因此,早產兒的餵養奶粉和餵養方法有單獨的一套標準。

住院期間,首先鼓勵母乳餵養,無論母乳量多或少都要儘量滿足寶寶。如果是純母乳餵養,要根據情況適時適量的添加母乳添加劑,補充能量及多種維生素。如果母乳量不足或因母親患有疾病、服用藥物等特殊原因,不能母乳餵養寶寶的,可選擇早產兒配方奶粉。

出院後,鼓勵母親與寶寶生活在一起,並給予母乳餵養,如不能實現純母乳餵養,可以選擇補充特殊配方奶粉,如早產兒配方奶粉或低體重兒出院後配方奶粉,餵養量及時間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進行。

在餵養方法上,如果是純母乳餵養,建議按需餵養。如果是人工餵養,可以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形成自己的規律,每次的餵養量可多可少,判斷熱量是否合適,是按全天吃奶的總量計算。

另外,早產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餵奶後,體位豎起、拍背的時間要比足月兒的時間長;睡眠時最好採用頭高腳低位、右側臥位(尤其剛餵奶後)。防治胃食道反流導致的嗆奶。嗆奶嚴重者可以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可能會危及生命。

萬偉琳強調,判斷孩子餵養量是否足夠,有三個衡量標準,一是餵養後孩子睡眠時間在2小時以上,二是每天排尿6次以上,最關鍵也是最主要的標準是體重的增加,出院後體重每天增加10至30克。如果不能準確判斷體重每天的增加量,就以前兩種日常表現作爲判斷依據。

早產兒自身調節體溫能力差,對環境溫度和溼度有略顯苛刻的標準。 監護人要隨時關注室內溫度和溼度,儘量保持其恆定,避免溫差,爲早產兒營造舒適的成長環境。另外,早產兒抵抗力偏低,避免過多人探視,減少交叉感染病毒和細菌的機率。

延伸閱讀  早產多因母體所致

發生早產的原因仍有許多不明之處,母體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母體如果在懷孕期間患有妊娠高血壓、貧血、營養不良及急性感染等疾病,或在妊娠後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等,早產的機率較高。

也有孕婦因子宮、胎盤、臍帶及附屬組織等原因導致早產,最爲常見的因素有雙角子宮、子宮縱隔畸形、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臍帶過短、扭轉、打結及羊膜早破、羊水過多等。  因胎兒原因導致的早產包括多胎及胎兒畸形等因素。  萬偉琳說,有些早產兒從母體出來就表現爲感染,和母體本身存在感染密切相關。因此,準媽媽懷孕前要進行全面體檢,發現問題及時治療,避免早產。一旦早產,科學的治療和護理,及時的後期干預可以減少新生兒的致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