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出生疾病 >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新生兒黃疸怎麼預防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新生兒黃疸怎麼預防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一叢媽媽的肚子裏出來,準媽媽準爸爸就面臨好多以前沒有遇到的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新生兒黃疸的問題。新生兒黃疸是什麼?黃疸值多少是正常的?怎麼降低黃疸值?

導航目錄

1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2 新生兒黃疸原因

3新生兒黃疸預防

4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新生兒黃疸怎麼預防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別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胎黃)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由於膽紅素(胎齡12周時,羊水中已有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爲特徵的病症,60%-80%的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到5天內會出現皮膚髮黃的現象,是種正常現象。本病分爲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麼新生兒黃疸值多少是正常的?醫學上取生理性黃疸的值作爲新生兒黃疸正常值。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於12毫克爲正常。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爲膽紅素低於15mg/dl(毫克/100毫升)。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新生兒黃疸怎麼預防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第2張

新生兒黃疸原因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爲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爲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瞭。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峯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於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對於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對於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後可以繼續用母乳餵養。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新生兒黃疸怎麼預防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第3張

新生兒黃疸預防

1.準媽媽如果曾經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2.準媽媽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黃疸嬰兒者,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變化,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在分娩時應加強監護,產後也應對嬰兒進行嚴密的監護,一旦出現症狀及時治療。

3.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爲O,父親血型爲A、B或AB),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癥的發生。

4.嬰兒出生後就應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及時瞭解黃疸的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5.新生兒注意保暖,早起開奶。

6.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新生兒黃疸怎麼預防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第4張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如果確實需要治療新生兒黃疸,光照療法被認爲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熒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輔助療法。具體方法是讓寶寶脫光衣服躺在嬰兒牀裏(眼睛和會陰需要遮蔽),然後在藍色的熒光燈下照射。患兒入箱前須進行皮膚清潔,禁忌在皮膚上塗粉或油類;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雙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線損傷視網膜;男寶寶還要注意保護陰囊。若使用單面光療箱一般每2小時更換體位1次,可以仰臥、側臥、俯臥交替更換。俯臥照射時要有專人巡視,以免口鼻受壓而影響呼吸。

另外,你還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來幫助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比如,確保你的寶寶能夠吃到足夠多的母乳或配方奶,這樣就能多排便。如果你對寶寶的新生兒黃疸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請教醫生,以確保你選擇了正確的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