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新生兒護理 > 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有哪些

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有哪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新手寶媽來說護理新生寶寶的時候總是手忙腳亂的,心裏也很緊張,不知道在護理的過程會發生什麼異常情況,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種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出生後,媽媽對寶寶的一切都特別關心,也少不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奇怪事情,一些常見的還能應付,但是對於一些很少聽人提及的,真是都嚇壞這些新手爸媽了,那麼,今天就根據這些新手媽媽給我們提供的一些既覺得常見但是又挺少人提及到的新生兒的生理現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接下來當媽媽的你有點心理準備,不要盲目處理。

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有哪些

馬牙

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有的嬰兒因營養不良,“馬牙”不能及時脫落,這也沒多大妨礙,不需要醫治。

奶墊/奶泡

母乳的媽媽們會發現寶寶上嘴脣中間會長像繭一樣的厚皮,另外上下嘴脣都是白白的,而且那個“繭”以及白皮會脫落,重新長出新的白皮。在這過程中並不出血,寶寶也沒有不適感。其實這是爲了保護寶寶嬌嫩的嘴巴呢,因爲寶寶用勁吃奶,嘴脣會和乳頭摩擦,這個奶墊/奶泡就相當於是保護膜,這個保護膜還會代謝脫落。

慄粒疹

發現出生的寶寶面頰和鼻子上長有一些小白點,由於出汗過多而無法排泄,使汗腺開口處的皮膚髮生了急性炎症,俗稱痱子。粟粒疹沒什麼大礙,而且很常見,大約40%的新生兒都會長粟粒疹,最常出現在寶寶臉頰上部、鼻子或下巴上。有的寶寶只有幾個,有的寶寶則可能有很多粟粒疹。 其實這些粟粒疹既不疼,也不會感染,不用治療,會在兩三週後自行消失。

臍疝

當啼哭、站立和用勁時,臍部膨脹出包塊,直徑1~2釐米,無其他症狀,常在洗澡、換衣時無意中發現。大多數臍疝通過臍部筋膜環的逐步收縮而在一歲內自愈。因此2歲前,除非嵌頓,可觀察等待。採用非手術療法促使自愈。如果寶寶臍疝過大,媽媽可去醫院諮詢醫生要不要特殊處理。

容易受驚嚇

其實這是新生兒的“驚嚇反射”。正常表現爲:從熟睡中驚醒,睜開眼睛;身體震顫或是輕微的抽搐;哭鬧;兩手臂,手掌,兩腳,腳趾都(左右對稱)向外伸張.此種現象有若受驚一般,是動物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用來應對或防禦外界的侵害。待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對外界一般性的刺激逐漸適應之後,就不會這麼敏感,驚嚇反射即會慢慢減緩或消失,此時約是寶寶三四個月左右。

打嗝

新生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使控制膈肌運動的植物神經活動功能受到影響。當新生兒受輕微刺激,如冷空氣吸入、進食太快等,就會發生膈肌突然收縮,從而迅速吸氣,聲帶收緊,聲門突然關閉,而發出“嗝”聲。

媽媽們當你們的寶寶出現以上情況時,不要緊張哦,給寶寶一點時間,慢慢地這些“不正常”的現象就會好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