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娩 > 分娩方式 > 你想無痛分娩嗎 關於無痛分娩的幾個說法

你想無痛分娩嗎 關於無痛分娩的幾個說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孩子可以不痛嗎?很多媽媽好奇,同樣是生孩子,爲什麼別人可以不疼?關於生孩子,每個媽媽都有着不同的體驗,90% 的關鍵詞都是「痛」、「痛不欲生」,只有 10% 的媽媽表示沒有經歷過劇痛,沒有精疲力竭。

同樣都是生孩子,爲什麼別人可以不疼呢?

到底是什麼在阻礙無痛分娩的普及呢?

上週國家衛健委的一則通知,讓廣大育齡女性和科普工作者有了切切實實的寬慰:

「2018 至 2020 年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並逐步在全國推廣。」

只要是具備「產科」和「麻醉科診療科目」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專科醫院,都擬將劃入試點範圍。

過去的許多年裏,由於信息的不對稱,鮮有媽媽知道分娩除了有順產和宮剖產之外,還有「無痛」的選項,而今天終於有了更多機會和條件。

無痛分娩普及前

女性要忍受多大產痛?

你想無痛分娩嗎 關於無痛分娩的幾個說法

在公衆的認知裏,產痛是女性的「專利」。

產痛究竟有多痛?在知乎的這個問題下有 700 多條答案:

永生難忘的那種痛;

直接痛得腰椎抽搐像是骨頭拆散又合體;

斷了十二根肋骨的疼痛;

小腹曲線型爆炸疼;

被人用大錘掄小腹,掄了八小時;

.......

在一次準爸爸分娩痛體驗活動中,一位準爸爸堅持到了 7 級疼痛,幾秒鐘之內,他面部抽搐,出了一身冷汗:

「跟捅你一刀的痛不太一樣,沒有什麼疼痛點,就像是跟着你心跳的痛」。

而分娩期間,產婦可能要面對的是 10 級疼痛,而且,疼痛通常需要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

醫學研究表明,產痛的疼痛程度僅次於燒灼的劇痛和肝腎結石的絞痛,是排名第三的疼痛。

爲了緩解產痛,幫助女性儘可能減輕自然生產時的疼痛和焦慮,幾個世紀以來,醫學界一直都在致力於分娩鎮痛技術的研究。

十九世紀初,辛普森首次利用乙醚爲一位骨盆畸形的產婦進行了無痛分娩。

二十世紀末,根據當時的數據,在全美的各大醫院,硬膜外鎮痛分娩的比例有 2/3。

但是,目前在中國,體驗過無痛分娩的產婦比例竟不到 10%。

在過去的數百年間,對無痛分娩的醫學干預一直不是公衆認知裏的主流。

普利策獎圖書《天空的另一半》中指出,「麻醉劑被研發出來後,幾十年來不讓分娩婦女使用,因爲婦女受苦被認爲理所應當」。

然而,生育本是一次冒險十足的嘗試,爲何還要爲女性強加分娩的疼痛?

無痛分娩

是緩解產痛的最佳方案

無痛分娩更準確的名稱應該叫做分娩鎮痛,由麻醉醫生在產婦後腰硬膜外腔位置穿刺並置管,注入鎮痛藥物。

在產程啓動後,「產婦對鎮痛的要求」就是分娩鎮痛的指徵,而不是「宮口的大小」。

簡單而言,痛苦的承受等級,將由產婦本人來控制,而非他人的決斷。

一些丁香媽媽的用戶在體驗過無痛分娩之後都感嘆「從地獄到了天堂」。

無痛分娩上的幾千塊,是這輩子最值得花的錢。

不用經歷開宮口的疼痛,不用精疲力竭滿頭大汗,醫生喊開始生,使勁就行,完美。

然而,無痛分娩涉及到的麻醉方式,讓大衆對它有了各種各樣的誤讀恐懼:

害怕生產的腰疼;

害怕延長產程;

害怕傷害孩子;

......

國內外多項研究證明,分娩鎮痛技術的實施並不會讓產婦生產之後慢性腰痛的機率升高。

而且無痛分娩所用藥物的劑量和濃度非常低,遠遠低於剖宮產麻醉,通過胎盤的藥物更是微乎其微,對胎兒並沒有傷害。

分娩鎮痛之後,產婦可以立即進行母乳餵養。

無痛分娩是一項非常成熟的麻醉技術,合理用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產婦正確用力,減輕疼痛,緩解生產焦慮,有利於分娩的順利進行。

有很多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無痛分娩的安全性。

毫無疑問,如果產婦可以選擇自然生產,無痛分娩是緩解產痛的最佳方式。

母愛不該由產痛衡量

儘管無痛分娩是產婦緩解產痛的最佳方案,但是我們卻在相關微博下面看見了這樣的熱評。

別人不打無痛也沒疼死

無痛分娩最大的障礙是長輩

打無痛對孩子不好

有位媽媽講述了自己隔壁牀產婦的故事:

醫生建議產婦鎮痛,陪產老公給自己媽媽打電話,一番商議之後,不同意。

痛不欲生的產婦苦苦哀求,老公又通過電話跟自己媽媽商量,結果還是不同意。

最後婆婆直接電話打過來,打開的擴音器裏傳來婆婆反覆唸叨止疼泵的壞處.......

去年十月,演員胡杏兒生下寶寶,丈夫發出長文讚賞太太的堅強:

「分娩時胡杏兒拒絕了醫生提議的無痛分娩,因爲她想通過疼痛的感覺來感受母愛的偉大,她想通過自然分娩的過程來表達對孩子的愛意」。

然而這種觀念並不應該在這個時代被歌頌。

雖然,是否使用鎮痛技術只是產婦自己個人意願的選擇,但對孩子的愛意表達有多種多樣,並不能靠忍受產痛來衡量。

十四個月前,榆林產婦因產痛難忍最終墜樓身亡的警鐘仍在迴響。

我們並不能粉飾生育過程中的痛苦,來掩蓋產痛可能會給產婦帶來的危害。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痛不欲生到無痛分娩,這不是一場簡單的社會公益,更是一次社會文明的進步。

產前準備
分娩方式
早產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