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為心理 > 寶寶經常膽小,父母應該怎麼辦?

寶寶經常膽小,父母應該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當寶寶一天天的長大時,你或許可以發現,他們有時候很膽小懦弱。當發現這種情況時,父母應該引起警惕了,應當找出他們膽小的原因,才能培養他們勇敢的去面對生活環境。

寶寶經常膽小,父母應該怎麼辦?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見到一些孩子,見生人就哭,不合群,不敢自己去做事,時時要人陪著。面對於這些問題,我想家長們都很頭疼吧,下面來教大家,如何培養個堅強,勇敢的寶寶。   寶寶的勇敢宣言   小青從小就受到爸爸的嚴格管教,爸爸教育她與人交往時要做到“萬事忍為先”,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十分複雜,只有學會忍耐,才能尋找生存的機會。所謂槍打出頭鳥,中國的社會不適合太張揚、太外露的人發展,因此自古以來就有“夾著尾巴做人”的座右銘。   現在小青也做了媽媽,有了一個美麗可人的女兒文文。小青在教育文文時要與人為善,在幼兒園與小朋友相處時一定要謙讓,不許與小朋友吵架,要做個聽老師話的好孩子。令小青意料不到的是,對女兒的教育盡然矯枉過正,文文變得十分膽小內向,連維護自己的勇氣也沒有。幼兒園老師協商瞭解情況,老師都說文文十分內向,寧可獨自呆在教室也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動。   小青開始從心裡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她認真檢索自己的成長道路,發現自己也在忍耐中失去了許多發展的機會。她意識到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被動就會捱打,就會被擠出遊戲的圈子,只有積極進取,勇於維護個人的權益才能在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以此為鑑,她開始培養女兒的膽量和勇氣,鼓勵她在眾人面前說話、做事,對不平等的事情要勇敢地進行反抗。   在小青的鼓勵下,文文待人接物漸漸從容。文文開始與小朋友一起玩了,有時候放學她會告訴媽媽:“今天馬玉搶我的橡皮,我沒給她,我要求她禮貌地向我借橡皮,老師誇我做得對。”小青聽了十分高興。有一天,小青的手被蚊子咬滿疙瘩,文文說:“媽媽,等我長大了,長到雲彩那麼高,我就把蚊子一個一個都打死,來保護你,好嗎?”   面對生活環境寶寶不夠勇敢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孩子,見生人就哭,不敢自己去做事,處處需要大人陪著,我們平時稱這種孩子是膽小怯懦。這是什麼原因呢?   1、孩子的生活圈子過於小: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裡,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很少出去玩,接觸外人也少,依賴性較強,不能獨立地適應環境。這樣的孩子一見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鬧,如果送幼兒園,碰上新環境、新老師更是膽小。   2、家長喜歡嚇唬孩子:有些孩子在家裡不聽家長的話,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時,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說“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還有的孩子不睡覺,大人藏在門後學老貓叫;有的孩子想玩泥,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說“泥裡有蟲子咬你的手”,用這些恐嚇孩子,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膽小怯懦。   3、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如到公園時去玩耍,不讓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來,不讓孩子去湖邊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這也造成膽小怯懦。   本來寶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只要家長們停止以上不正確的育兒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很快就能勇敢起來。   膽量訓練的“狠心”法則   法則一:言語激將   我家樓下不遠處有幾家小吃店,站在陽臺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天,我對剛滿4歲的兒子說:“去買包子給媽媽吃吧!”兒子搖搖頭不肯去,說:“我害怕。”我對他說:“寶寶已經長大了,都中班了,不是特勇敢嗎?”   法則二:苦肉計   兒子平時是“窩裡狠”,言語激將對他作用不大,我接著“逼”他:“媽媽好想吃兒子買的包子,如果吃不上,媽媽就會肚子疼的。”兒子動心了,問我買幾個包子,還問我愛吃什麼餡的。我告訴他“愛吃韭菜的”,兒子馬上說,“我愛吃茴香餡,那就買一個茴香的、一個韭菜的。”   法則三:狠心到底   苦肉計成功了,這會兒可不能心軟,我給了兒子一塊錢,囑咐他走路一定要小心。兒子拿著錢出門了,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外出買東西,我心裡真有些緊張、激動。我在樓上看著兒子跑到樓下,沿著路邊去了包子鋪,拿找零、接包子,提著包子往回跑。成功了!兒子氣喘吁吁地跑回家,高興地說:“媽媽快點吃吧,等明天我還給你去買。”小傢伙可有成就感哩。   超市“小鬧鬧”   常常見到孩子在超市和爸媽鬧,起因大多是見到中意的玩具,媽媽說“不買”,他便使出殺手鐗:一哭、二鬧,軟磨硬泡,非逼著買不可;如果殺手鐗還不見成效,個別孩子會躺在地上撒潑,甚至對著媽媽拳腳相加;最終,大人不得不屈服。真是非常考驗媽媽的神經呀!怎麼辦呢?   “狠心”媽媽的購物原則   原則一:反覆和孩子講道理兒子3歲不到時,只要跟著去超市,就哭著鬧著要吃糖,我認為吃糖多對牙齒不好,所以不給他買,每當這時,兒子就會哭鬧不止。我沒有買糖給他“止哭”,而是一遍遍講吃糖的壞處,當然,孩子通常會照哭不誤。   原則二:絕不妥協見孩子哭得厲害,邊上總有“好心”的大媽出來說話:“你就給孩子買一個,不就是一塊錢嗎?”我只好說:“不是為了錢,是怕吃壞牙。”又有人說:“多吃一塊壞不了。”我只好接著解釋。孩子雖小,但聽得懂這是有人替他說話,越哭越厲害。我馬上抱起他就往外走,出門後,等他不哭了,我再給他解釋吃糖的壞處。此後,兒子再也沒怎麼鬧了。   原則三:每次只能選一樣兒子大些了,每次買東西都是東挑西揀一大堆,我跟他商量,每次去超市只允許他選一樣東西,並且要經過媽媽認可。如果還想要第二件,只能把第一件放下。開始時,兒子會不自覺地多選。為了管住兒子,即使這件東西需要買,我也會狠狠心把它放回貨架,等到下次我自己再去買。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習慣了。   現在,兒子快5歲了,做事大方,有主見,有自制力,較為獨立,也不怕見生人。別的媽媽羨慕地問:“我家孩子特別‘儲窩子’(不敢說話、不大方的意思),你這孩子怎麼管的呀?”我笑了,這都是“狠心”的結果啊。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