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別讓自己的態度影響寶寶的塗鴉

別讓自己的態度影響寶寶的塗鴉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要知道,從他的第一筆塗鴉開始,你的態度就開始影響他了。

一團雜亂的線條、看不出所以然的色塊……一番塗塗抹抹、點點畫畫後,孩子高高興興地拿過來給你看。該怎麼和孩子談他的畫呢?什麼時候該大聲讚美,哪些地方又得采取迂迴策略?會不會不小心因為我們成年人固有的感受方式,影響了小塗鴉大師新鮮自由的表達?

回到最根源的地方檢驗一下

別讓自己的態度影響寶寶的塗鴉

看看下面這幾位媽媽的“判斷”:

孩子畫的房子總是興趣班老師教的那樣兒。

女兒學了2 年畫了,讓她畫個亭子還畫得不像。

為什麼我女兒畫的畫總沒有鄰居家孩子畫得乾淨呢?

……

這幾位媽媽對孩子的塗鴉分別

皺起了眉頭,認為孩子的畫存在不足。

實際上藝術教育遠不止是教孩子畫一張畫那樣簡單和侷限。很小就讓孩子親近藝術,更重要的是激發他的好奇心、觀察力和想象力,幫助他成為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

如果你認可這樣的觀點,那我們的態度、行為正確與否,就變得有章可循起來:看一看,我們的態度或做法有沒有幫助他更大膽地去嘗試?有沒有幫助他形成發散性的思維?有沒有幫助他學會尋求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沒有激發他的想象力?

這樣,把媽媽們的問題放在這個大前提下看,就有了“答案”:孩子只會畫老師教的那種房子——你可以帶他去看各種不同形狀的房子,看完後,再比較房子之間的不同。甚至還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一棟房子,再鼓勵孩子繪畫時把差異表現出來,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侷限於單一,反而得到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你要求他把小亭子畫出來——等於讓他把你感興趣的東西畫出來。這和他並沒有關係,畫不好是自然的事。

別人家的孩子畫得好,因為“乾淨”——這樣的判斷是有失偏頗的,還是在從你的期待出發,和孩子是否有感受、有探索並沒有關係。

送孩子去哪個繪畫班、要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賽寫生……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試著這樣判斷,看看孩子的反應,也許下一步你能更清楚應該怎麼做。

讓讚美有內容、有傾向

適時的讚美和啟發式的問題,能夠大大激發孩子的靈感,讓他把探索深入下去。下面這些做法可以幫助你:

他的畫和他有關係嗎?

所謂和他“有關係”,是指他的畫和他自己的感受和生活連在一起,表達了那些讓他感興趣、感動、著迷甚至困惑他的內容。

“講講你的畫吧。”

不要問孩子:“你畫的是什麼?”這種問話會讓孩子以為畫畫應該儘量畫得像某個具象的東西。請他講講他的畫,聽聽他想表達的內容。

鼓勵變化。

他畫出了一條曲線,有的地方筆觸輕些,有的地方重些,看起來很有節奏。把這些指出來,這會讓他願意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表達是不是越來越貼切?

和以前比起來,看看他的畫表達感受的能力是不是提高了,是不是找到更合適的顏色、更特別的構圖?如果是,那就大聲讚美他吧。

他是達. 芬奇,還是畢加索?

鼓勵不同性格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膽怯的孩子,要鼓勵他大膽一點去畫;拿著筆亂戳的孩子,不要否定他,可以告訴他:“這只是一種辦法,我們再去試另一種。”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嘗試別的辦法上。

一步一步慢慢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繪畫也有了一些變化,他開始分得清想象和現實了,開始畫出“像樣”的畫了,開始要求細節了……與此同時,你的讚美也要“跟上他的步伐”。

第一個階段:隨意塗鴉,沒有目的地亂塗亂畫,動作笨拙,線條雜亂。

你該怎麼做:引導孩子能專注地去用筆探索,對塗鴉保持興趣。

點評:

steven 驚訝極了, 我知道他是驚訝筆在紙上留下的痕跡。

第二個階段:從無意識塗鴉發展到有意識塗鴉,用各種線畫物體外部的輪廓,任意誇大。

你該怎麼做:不要要求孩子畫得多麼完美,但要不斷鼓勵他嘗試新的可能。

點評:仁仁原來畫得總是這樣模式化的東西( 圖2-1)。後來我提醒他, 木炭條還可以怎麼用?他想了想把木炭條橫了過來,產生了很多富有變化的想法(圖2-2)。

第三個階段:通過視覺、味覺、嗅覺同時感知世界,視覺感受能力逐漸提高,開始有細節,對形象表達容易概念化。

你該怎麼做:幫孩子把思維拓展開來,讓孩子發現如何完善他的畫,引導他將色彩、構圖方式、協調能力做到更貼切地表達。

點評:這幅畫的顏色很特別,在藍色的紙上有大片霧狀的深藍,還有一些綠色,在空白的地方他壓上了一點黑,重心一下子就平衡了。代代知道什麼樣的節奏能夠達到協調,他正在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判斷。

第四個階段:對世界的觀察逐漸具體化,開始關注物體的結構和細節,比如,畫人物的時候會注意到身體的比例。

你該怎麼做:鼓勵孩子在注意細節的同時,也注意畫面的構圖和節奏;鼓勵他用不同的媒介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

點評:雪兒給這幅圖起了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上岸結婚”。把她感興趣的事情用筆作了有意思的表達。很有細節也很生動。

小其媽媽,本名林菁菁,知名藝術家,從事繪畫和實驗影像等藝術創作。創辦有小其媽媽兒童美術網站和小其媽媽藝術工作室,出版了《和孩子一起享受藝術》、《和孩子一起享受創意》等專著。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